PDF下载
矿山采矿技术安全管理方式研究

李金生

广西华银铝业有限公司,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德保县,533700

摘要: 在我国快速发展过程中,矿山是不可或缺的能源,矿山生产过程中,现场作业环境通常较为恶劣,相应的生产操作流程也较为复杂,对操作人员的技术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同时,由于矿山自身存在的安全风险,使得矿山采矿过程中存在较为严重的安全问题,给矿山采矿相关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造成了很大的威胁,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很容易影响到矿山企业的经营收益。因此,相关人员应当重视矿山采矿技术安全管理工作,不断强化矿山生产安全技术的管控工作,尽可能的降低安全事故问题的发生几率。严格按照安全技术管理规范进行采矿作业,不仅能够避免人员伤亡问题,还能有效提升采矿生产操作水平。为充分保障矿山采矿作业安全,相关单位应当充分认识到采矿技术安全管理的重要作用,挖掘安全管理工作中可能存在的问题,积极采取相应的措
关键词: 矿山采矿;采矿技术;安全管理
DOI:10.12721/ccn.2022.157218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的高科技发展,在我国一部分矿场施工中可以看到智能信息技术的应用。随着智能化矿山采矿技术的广泛应用,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我国矿山科技的发展步伐,也让我国的矿山企业经济效益实现了最大化。由于当前我国的矿井开发环境十分恶劣,在一定程度上为施工人员带来了很多困难,增加了他们的工作难度。根据文献的了解程度,目前矿产工程安全管理问题一直是中国矿井开发中的主要难题。所以,做好矿井安全管理工作对我国今后的矿井开采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1矿山采矿技术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在矿山日常作业中,加强技术安全管理可以为工作人员提供安全的工作环境,保证采矿工作的顺利开展,提高矿山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加强矿山采矿安全管理需要从规范矿工作业流程、预防安全事故、提高工作人员安全防范意识等方面出发,将安全放在首要位置,让矿工规范自身工作行为、提高责任意识,在采矿过程中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将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有可能会造成人员伤亡,不利于矿产企业的稳定、持续、长远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化、信息化、自动化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矿山作业中,明显提高了矿山作业的安全性,提升了矿产企业的生产效率。但是结合实际情况来看,一些矿山企业对智能化设备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矿产开采过程中未能及时应用现代化设备导致生产效率低,安全管理工作难度大,企业现有的生产模式无法满足行业发展的需求,给企业的持续发展造成了不利影响。

2矿山采矿技术安全管理方式研究

2.1完善安全管理体制

完善的管理体制和规章制度不仅能够规范采矿人员的行为,保证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而且能够减少安全事故,促进采矿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因此,采矿企业要重视安全管理体制的完善与创新,按照实际情况对现有的安全管理机制进行补充,既要落到实处,又要科学分配生产权责,目的在于明确岗位涉及的作业流程,做到专人专责,全面保障采矿人员的生产和安全,使采矿作业井然有序地进行。针对采矿工程施工期间采矿人员存在的懈怠工作、责任感低等行为,企业既要制定规章制度进行管控,又要建立激励机制刺激他们的行为,调动工作积极性,对发现安全风险并及时上报的采矿人员给予资金上的奖励和表彰,评选优秀员工,反之则要严厉惩罚,同时动用相关的法律法规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

2.2完善安全管理责任机制

为保障采矿作业安全,相应的矿山企业管理者应当加强采矿技术安全管理责任机制的建立,不断优化和完善相应的管理制度,将相应的安全管理责任落实到相关员工,才能有效保证安全管理的工作质量。采矿技术安全管理工作中,应当结合采矿作业的具体情况,明确管理目标,并对目标进行分解,将相应的管理责任落实到各个作业环节,同时要加强与相关职能部门之间的联系,保证安全管理责任机制的切实可行。细分安全管理工作流程,确保相关管理人员充分认识到自身管理职责的重要意义,规范安全管理工作,保证一线采矿作业人员严格按照相关管理制度规范进行操作,加强安全技术管理工作,才能有效避免采矿作业安全隐患,保证采矿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同时,还应当制定相应的管理责任追究制度,在发生安全事故问题时,要对相应的管理人员进行处罚,确保安全管理机制的有效落实。在进行采矿作业之前,还要对作业现场进行安全检查,及时清理其中的安全隐患,针对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问题,提前制定防范措施,进一步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充分保障采矿作业安全。

2.3提高采矿人员综合素养

矿山采矿作业中,相关单位应当加强相关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不断提高采矿相关人员的综合素养,才能有效保障采矿作业安全。对于管理者而言,应当不断加强技术安全管理知识学习,树立正确的安全管理理念,在工作中做好不同单位之间的安全管理协调,确保技术安全管理工作到位。基层管理人员应当加强对采矿操作技术的审核工作,做好相应的安全管理考核,采用技术能力高的人员进行采矿,确保矿山采矿作业安全进行。同时,还应当做好采矿技术人员培训工作,不断提高相关人员的技术与安全知识水平,并要加强安全隐患处理相关知识培训,确保相关采矿人员能够更好的应对突发安全事故问题,充分保障采矿人员的人身安全,减少安全事故问题。

2.4加强信息系统的建设

随着科学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迅速发展,现代化、信息化、智能化、数字化管理系统被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采矿生产活动具有危险性,安全隐患多,采用人工为主管理方式无法实现全方位的管理,导致安全管理工作存在很大的盲区和漏洞,阻碍采矿企业的进一步发展。采矿企业要根据行业特征和时代发展趋势,加强信息化管理系统构建,利用信息管理系统实现采矿生产的精细化、全方位管理,利用信息系统可以对矿山开采过程中的各类数据信息进行及时收集、分析、整理,明确生产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提高采矿企业的管理水平。

2.5加强作业区的通风管理

对于井下生产作业来说,采矿企业要高度关注,除了做好日常的培训教育,建立完善的制度保障外,还要加强作业区的通风管理,只有保证通风系统的稳定运行,才能排除安全隐患。另外,矿井通风管理制度的建立,还需要加强通风知识的普及,只有面面俱到,才能保证采矿人员的人身安全。制度实施工程,管理人员要结合多种作业情况充分考量,根据通风条件和要求合理划分人员进行操作,根据岗位需求规定采矿人员数量。除此之外,管理人员要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井下生产作业过程中,以采矿人员的安全利益为先,防止其人身安全受到威胁。采矿企业要将更多的安全技术内容应用到具体的工作中,注重先进技术成果的合理使用,在施工安全保障工作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既要实现现代化高效生产,又要对内部的工作环境进行优化,防止各种安全事故的发生。

2.6强化落实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

建立智能化采矿风险对应评估体系,可以加强对采矿企业生产过程中风险因素的识别,基于信息管理平台可以实现各类数据信息的全面收集、分析、整理、储存,以此为基础,对现有的风险评估体系进行完善、优化、调整,实现不同信息之间的有效融合,发掘数据中的有效信息,依靠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推动井下避险系统、通风系统、废气预警系统的改造,为数字化、智能化的实际应用提供依据。

结语

矿山采矿作业有着较大的安全风险,在实际的采矿作业中存在不少的问题,严重影响着采矿作业质量。为有效保障矿山采矿相关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减少安全事故问题,相关企业应当加强采矿相关人员的技术安全培训,制定更加完善的安全管理责任机制,不断加大采矿相关技术与设备的资金投入,强化现场安全管理工作,才能有效保障矿山采矿作业安全,进而促进我国矿山采矿事业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赵玉龙.矿山采矿技术中的安全管理问题论述[J].当代化工研究,2020(16):2.

[2]刘伟.矿山安全管理问题及策略研究[J].中国化工贸易,2019,11(21):61.

[3]陆忻宁.加强矿山采矿安全技术管理工作的探讨[J].低碳世界,2019,9(6):2.

[4]韩青松.矿山采矿技术中的安全管理问题研究[J].中国金属通报,2020(11):2.

[5]张磊,盛维娜.矿山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要点分析[J].冶金管理,202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