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抽象思维是以具体形象的符号或语言来表达出概念、原理和规律等基本思想,并能通过逻辑推理得出结论,它所具有的是创造性与灵活性并存的特点。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这种抽象能力非常重要。高中阶段对学生思维敏捷度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提高高中生学习物理知识时感知、分析以及解决问题及运用物理学理论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速度是目前研究方向之一。教师应该引导他们将抽象复杂难懂概念转化为容易理解和掌握的知识。
一、高中物理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的相关理论依据
物理学是一门实验性学科,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学生往往会出现抽象思维和记忆力不够等现象。而对于这些问题教师应该要给予高度重视。抽象是物理学的基本理论,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以一般性为基础”。在高中物理教材中对抽象思维有明确要求,首先要能用简单的话语来描述一个物体或事件;其次,它可以用来解释一些概念和规律;最后是通过理解将这些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并使学生能够掌握相关原理、方法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这样就能培养出具有丰富感性材料,以及运用到各种科学分析问题中去的思维能力。
在高中物理中,抽象思维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对学生学习新知识具有很大帮助。抽象性和概括性都比较强。抽象思维是一种以具体形象为主的心理活动,它主要表现在我们在实际生活中,会遇到各种各样复杂多变且难以用语言表达出来的问题。学生通过对物理现象和规律进行分析、综合后得出结论。
高中阶段物理学习时大多数采用的是类比法来学习,而对于一些比较抽象难以理解或无法解释清楚地知识点,则运用到直观教学当中去学习。但有些时候也可以利用逻辑思维将这些概念与实际生活中具体情况相结合,从而使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二、题高中物理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的策略
抽象思维是由外化形象、概念和表象三个方面组成的。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从具体事物里发现问题并且解决问题。例如,用物体运动学知识可知了太阳光照射到导体表面形成电流;当我们看到电磁场时,就会想到电感应现象产生的“电场”与“磁力”两种形式之间,存在着一种相互独立而又本质相同但又不同结合、相互作用关系等特点,这就可以理解为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知。
物理抽象思维是高中学生的一种基本能力,也就是我们所说在生活中,人们常常会将一些概念性知识和现象分析、归纳等过程称之为抽象。因此,教师要想培养高中生的这些能力就需要从实际出发。老师应该引导学生进行简单易懂并且容易理解并能够运用到日常生活当中去;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让教学更加直观化;教师还可以通过物理模型建立物理问题解决方式来提高课堂上的效率。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引导学生学会抽象思维。例如,对于那些比较难理解且很难掌握知识点时的学生来讲,老师可以把一些复杂难以想象和理解较深奥题目用一个简单易懂的话题来解释出来,让同学们自己去感受、分析并解决这些问题;或者是通过对教材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形成概念框架,或理论体系等方式帮助他们将抽象思维转化为具体形象化的过程,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思考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在中学物理学习中抽象思维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教师要从实际出发为基础出发来培养学生良好地认识和掌握相关知识点;教师也要引导高中学生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并主动去看待事物之间相互联系,形成自己独特观点;激发学生兴趣,通过分析研究物理现象,从而发现规律的本质属性及其内在关系等问题是高中物理学习中抽象思维方法教学的主要内容。
抽象思维在物理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概念,还可以使教师和学生产生浓厚学习兴趣。高中阶段是人脑发育最快、知识体系最完整的时期。因此,我们要重视培养高中生对物理学习产生强烈兴趣并提高抽象思维能力为基础,这一事实就必须注重运用好抽象性与逻辑性相结合这个特点来进行课堂中的讲解教学活动,从而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学到物理的相关概念。
三、结束语
总的来说,抽象思维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科学思维,它与我们生活中的物理现象联系密切,具有一定深刻性和广泛实用性。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所理解知识、概念等进行分析。学生通过对这些问题进行思考,能够有效提高他们运用已经学过得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以及解决问题方法意识。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用语言描述抽象事物本质特点和规律的思维习惯。
参考文献:
[1]谭卫平.浅析高中物理教学中提高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途径[J].数理化解题研究,2017(9).
[2]陶斯法.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策略研究[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7(5).
[3]丁红明.基于前概念的高中物理错题研究[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