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CT血管成像对脑动脉瘤的诊断价值与心理满意度分析

刘正义

湖北省荆门市第二人民医院,湖北省荆门市,448000

摘要: 目的:研究脑动脉瘤中CT血管成像诊断。方法:取50例脑动脉瘤患者,对其进行DSA和CTA,以DSA为诊断标准,观察CTA诊断效果。结果:CTA诊断48例患者为阳性,2例患者为阴性,灵敏度为97.9%,特异度为100%,准确率为98%,差异无意义(P>0.05)。CTA诊断患者满意度(98%)较高于DSA(82%)(P<0.05)。结论:脑动脉瘤患者进行临床诊断时,CT血管成像具有较高诊断价值,可以快速实现诊断,同时提高患者满意度,为科学制定患者治疗方案提供数据支持。
关键词: CT血管成像;脑动脉瘤;诊断价值;心理满意度
DOI:10.12721/ccn.2022.157007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在临床脑血管病中,脑动脉瘤的发病率较高,并呈现持续上升趋势,如果发生破裂情况需要尽早诊断、治疗,避免发生死亡。如果脑动脉瘤患者未进行及时诊断,通常会错过最佳治疗时间,使患者生命安全受到直接威胁[1]。为了保证脑动脉瘤患者有效治疗,本文选取50例患者,对其进行CTA诊断(computeriz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呈现无创和快速等特点,可以实现脑动脉瘤有效诊断,具有较为理想诊断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以2017年6月-2019年8月50例脑动脉瘤为研究对象,27例男性,23例女性,患者年龄17-77岁,平均年龄(47±30)岁。

1.2 方法

在B组患者进行扫描时,主要选择螺旋CT扫描仪进行,并选择碘海醇作为造影剂。扫描时应先固定额头与下颌骨,参数标准:管电压设置为80-140千伏,同时调整管电流,即51-213mAs,并将厚度设置为1毫米,间隔设置为0.9毫米,持续0.5秒,由第一颈椎转移到颅顶,再对其全面扫描,获取图像后由专业人员进行相应处理[2]。A组患者采取DS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将其作为金标准,具体进行股动脉的穿刺,符合动脉瘤的诊断标准后展开栓塞治疗。

全部诊断均由专业医师完成检查,同时比较2组心理满意度,以问卷调查方式对患者心理满意度进行评分,总满意度=基本满意度+非常满意度度[3]

1.3 统计学分析

数据用SPSS 21.0分析,计数资料%表示,x2检验,P<0.05差异有意义。

2 结果

2.1 诊断结果

患者进行CTA诊断后,其诊断结果显示:48例患者为阳性,2例患者为阴性。经DSA诊断显示,49例患者为阳性,1例患者为阴性。以DSA为诊断金标准,对CTA诊断结果进行计算发现,其灵敏度为97.9%(48/49),特异度为100%(1/1),准确率为98%(49/50),比较差异无意义(P>0.05)。

表1 患者诊断数据[n、%]

71.png

2.2 满意度

CTA诊断患者满意度较高于DSA,比较差异显著(P<0.05)。

表2 满意度对比[n、%]

72.png

3 讨论

在临床中,脑动脉瘤的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具体是指:脑动脉血管壁发生囊性膨出,如果病情严重会引发心脑血管病,通常会面临较大危险性,主要发生于40岁-60岁人群。在对脑动脉瘤患者进行分析发现,其典型症状包括:剧烈头痛与呕吐等,如果未进行病情有效控制,则会造成脑动脉瘤的破裂,从而发生蛛网膜出血,最终面临较为严重后果,因此,对患者进行有效诊断至关重要,以便于根据诊断结果制定相应治疗方法[4]。在对脑动脉瘤发病原因进行总结发现,其主要包括:动脉硬化和感染等,同时还会表现为肿瘤等,均会引发脑动脉瘤,脑动脉瘤的尽早诊断和治疗,是保证患者生命安全的关键。目前,脑动脉瘤诊断方法较多,例如:CTA诊断,对患者进行CTA诊断时,为了保证其具有较高检出率,需要严格按照诊断标准进行,并由专业人员进行图像处理和分析等[5]

    结合临床经验发现,脑动脉瘤患者进行临床诊断时,CTA诊断应用较为常见,可以帮助医生全面了解动脉瘤的具体特征,进而为治疗方案制定提供数据支持,因为其探测器相对较宽,可以缩短扫描时间,同时具有较高准确性。本文研究显示,50例脑动脉瘤患者进行诊断时选择CTA诊断后,其灵敏度为97.9%,特异度为100%,准确率为98%,患者心理满意度为98%,和DSA诊断结果比较发现,2组诊断数据差异无意义,但对比患者满意度差异有意义,表明CTA具有较高诊断价值,同时可以提升患者满意度。除此之外,CTA诊断时,还需要特别注意以下情况:(1)如果患者出现急性头痛与恶心等症状时,需要判断其是否出现动脉瘤的破裂,然后判断其是否出血,若出血应该展开CTA诊断等,掌握血管变化情况。(2)如果检查发现动脉瘤,不管患者是否采取相应治疗,均需要对其进行定期随访和检查,观察是否出现动脉瘤复发情况,以保证诊断准确率。

综上所述,在进行脑动脉瘤患者诊断时,CT血管成像具有较高诊断准确率,同时呈现简便快捷等特点,将其应用于临床诊断中,可以保证患者治疗方案的制定更加精准,应在患者无任何检查禁忌基础上使用,具备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吴慧启,苗书全,陈磊.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对脑动脉瘤患者确诊率的影响[J].实用医学影像杂志,2019,20(4):420-422.

[2]王延岗,张翠兰,王俊义,等.低管电压CT血管成像技术对颅内微小动脉瘤的诊断价值研究[J].中国医学装备,2019,16(9):56-59.

[3]李传,官晓晖.核磁共振血管成像与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诊断脑血管疾病的价值对比分析[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9,3(13):125-126.

[4]茅枭骁.256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颅内微小动脉瘤诊断中的 应用价值[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8,2(22):184-185.

[5]田鹏.CT血管成像在脑动脉瘤诊断及血管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J].现代医用影像学,2018,27(2):55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