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少数民族地区初中英语教学中培养核心素养的思路

李红

云南省屏边县第五中学,661206

摘要: 在近些年的课改过程中,“核心素养”培养成为热议的焦点,而二十一世纪主要包含的学生核心素养有三类:数字化素养,信息及通信技术、媒体素养;学习及创新素养,沟通及协作、创作及革新、批评性思考及解决问题能力;职业及生活技能,社交及跨文化交流、灵活性及适应能力,以及责任感、领导力、高效生产力、主动性及自我导向。文化品格、思维品质、语言能力、学习能力等几方面均包含于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中。作为一线教师,需从课堂教学设计及其外延出发,积极调整思维,促进培养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 少数民族;初中英语;核心素养;培养
DOI:10.12721/ccn.2021.158529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一、少数民族英语教学核心素养培养的现状问题

(一)教学策略及目标设计缺乏有效性

在设置教学目标时,较多教师要么对核心目标的实现路径、评估策略、分层设置等缺乏应有的考量,要么忽视对学生主体情感价值目标及学习品质的有效化渗透,导致英语课堂难以真正进入到高效的模式中。所以,立足学科核心素养及立德树人展开课堂教学模式极为关键。

(二)传统教学理念依旧占主导地位

在英语课堂的教学中,依旧有很多学校沿袭传统教学理念,在教学表层、程式、模式化上有集中表现。现代课堂要充分调动起教师积极性,并强调教学活动双边互动,但当前课堂仍以教师“一言堂”单边为主,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缺乏应有的合作及自主探究空间。

(三)少数民族学生语言能力薄弱

少数民族大学生掌握语言能力的水平关系到地区发展与繁荣,大学生英语能力不足也造成就业率低等问题。除此之外,少数民族地区自身师资水平的低下、师资短缺以及落后的办学条件等对少数民族学生的英语学习造成直接或间接影响,他们普遍起点低,基础不扎实,对英语投入的时间短[1]。对较多学生的调查显示,大部分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低下,能熟练使用英语的仅占少数。

(四)民族文化和主流文化及所学外语文化的冲突

对于很多少数民族学生而言,谈及英语时总是不免会头疼,出现多语语言学习疲劳的现象。绝大多数少数民族学生从小学到初中的教学语言为其民族语言,在学习母语的同时还要兼顾汉语及外语,三语学习的负担很重。由于少数民族学生地域文化的特殊性以及语言的特殊化,民族文化和主流文化及所学外语文化的冲突,使得少数民族学生学习、认同其他文化及所学英语文化的困扰增加,热情减弱。

二、少数民族英语培养核心素养的思路

(一)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语言教学过程包括学习和教学,其中老师是引导者,学生是主体,外语学习的最终结果取决于主体,也就是学生自己。此外,帮助学生培养内在和外在学习动机是很重要的。为了调动每个民族学生的热情和积极性,教师应通过营造一个轻松、活泼的教学氛围,尽最大努力地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通过教学材料设计一些稍微超出学生目前水平的问题让学生来解决,也可以让学生参加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勇于接受挑战[2]。这样的话,学生会获得一种成就感,他们的内在动力也会得到提升。只有处于完全的学习自主,学习者才能规划好自己的学习。

(二)训练民族学生的学习方法

有一些学生平时学习也很刻苦,上课也认真听讲,可成绩依然很糟糕,学习方法不当是一个重要的原因。上课只关注练习答案,所有注意力都放在抄答案上,知其然却不知其所以然,课本关起来仍然什么都答不上来。在问卷中关于学习英语最常见的困难一项,语音、单词、语法、听力、口语、阅读、写作这七个选项选择人数都超过六成,也就是说学英语对这些少数民族学生没有一样是轻松的。记单词不讲究方法,不会看音标拼读拼写单词,而是一个字母一个字母地死记硬背,记了这个单词之前记得的又忘了,单词量一直没有提高。为了更有效地学习,教师需要激起学生的学习策略意识,教师应该把学习方法的训练作为日常教学的一部分。学生单词记不住,就要训练学生记单词的方法,学会用派生词扩大词汇量,定期开展单词小测验,完成情况记入平时成绩,学生有压力才会有动力,鼓励学生参加学校组织的词汇竞赛,平时可以利用百词斩等记单词软件辅助记单词,只有单词量积累到一定程度才能看懂文章、写出自己想表达的内容。平时加大语音训练,纠正学生发音,从国际音标抓起,要求学生能准确、熟练读出并默写每个音标[3]。只有音标过关了,学生才能准确拼读单词。语音语调是语言学习最基础也是最容易被忽略掉的一环,中国学生一向都是哑巴英语,一张嘴就不行了,少数民族学生更甚,受方言、民族语言影响,这些学生的英语发音都是有口音的。

(三)结合学生特点,设计有效的教学活动

有些老师潜意识地认为民族学生基础知识差,所以他们就过多地关注英语基础知识,尤其是语法。然而,这样做的话就会忽视了口语和英语听力的培养。所以,要想提高民族学生的英语水平,更新教学观念是很有必要的。教师应该要尽全力探索适合民族学生的英语教学模式。民族学生英语不好,有的学生敏感自卑,在课堂上不敢回答问题,教师就应该注重人文关怀,多鼓励、表扬学生,帮助学生培养自信心,这样学生才能有一种学习的成就感。教师需要应该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制订学习计划,应用合适的学习策略学习英语,实现真正的自主学习。还可以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设计一些教学活动,借助现代教学设备,多采用直观的教学方法,把英语学习简单化。学生有所收获,才能有自信继续学下去。

三、结语

英语课程对青少年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部分少数民族学生受主客观因素影响,在英语学习上存在一定的障碍,甚至发展为学困生。对此,教师应认真分析学生产生英语学习障碍的原因,针对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和学习特点,采取相对应的策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树立英语学习自信心,同时积极改善师生关系,建立通畅的家校合作渠道,让学生逐渐发现英语语言规律,掌握英语语言知识和技能,并不断调整情感态度,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杨京鹏,托娅.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英语课堂表现研究[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4):88-92.

[2]唐丽君.少数民族中学生英语课堂沉默现象调查研究——以六盘水地区为例[J].教师教育论坛,2020(7):73-75.

[3]程晓堂,等.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实质内涵[J].课程·教材·教法,2019(5):5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