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新形势下EPC总承包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性研究

廖尧

中国电建集团江西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江西南昌,330096

摘要: 随着工程项目中流程和专业要求逐渐增多,EPC总承包的管理模式被应用到工程建设当中,对工程造价的控制有着极大的积极作用。基于此,本文简单阐述了EPC总承包项目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性,并围绕加强EPC总承包项目管理信息化的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 EPC总承包;项目管理;信息化管理;成本管理
DOI:10.12721/ccn.2022.157071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引言:EPC总承包模式是集设计、采购、施工三个环节为一体的管理模式,在同一个组织内开展管理,能够有效缓解实际施工进度与设计进度之间的差距,同时控制采购与施工的成本,使工程建设设计方案能够完美实施,进而实现动态工程造价控制,提高工程建设的效率与质量。因此EPC总承包项目管理信息化尤为重要,加强对EPC总承包项目信息化管理也是许多企业关注的问题。

1.EPC总承包项目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性

1.1提升总承包项目管理水平

对于工程项目的承包商来讲,项目信息化管理能够实现工程管理的数字化与透明化,有助于承包商对工程建设的整体流程进度和相关数据有更加清晰和直观了解。承包商从工程的设计投招标到施工以及竣工阶段进行全方位的信息化管控,不仅有助于工程建设中各个环节之间的沟通与合作意识,提高了多方面的沟通效率,同时其对工程建设中信息数据的透明公开作用也有助于承包商对工程进度的实时追踪,实现各个环节的精细化管理。

1.2实现利益最大化目标

随着经济的发展,市场上有着很多的工程项目承包商同时竞争同一项目,因此对承包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工程施工的高质量、更低的工程造价以及更短的工期都是对承包商的要求。将信息化管理运用到工程建设中,不仅能够达到科学有效的工程建设环节管理,实现对工程项目的设计、采购、施工三个环节进行全方位的信息管理,实现对工程造价成本的全过程控制,在保证高质量的工程建设前提下,达到成本最优化,进而实现工程项目中多家参建单位利益最大化,保证工程建设相关企业经济的健康发展。

2.加强EPC总承包项目管理信息化的措施

2.1施工管理信息化

对施工过程实行信息化管理可以构建施工管理信息系统,是项目管理企业按照相关合同和规定对工程建设进行多个阶段或者全阶段的管理,达到对工程进度的实时掌控,同时相关领导人员和工作人员都能及时了解和跟进工程建设中材料采购、整改或者其他信息。首先,施工管理信息化能够利用信息管理平台做好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工作,发挥施工管理信息系统的沟通与协调功能,让不同职位的工作人员都能参与到工程中来。其次,施工管理信息系统能够在采购材料、数据采集与处理、审批与计算费用等环节实现自动化,有效减少人工对这些数据进行操控的情况,控制了人工成本的同时,也实现了对工程成本的控制与降低,也提高了工程管理效率。再次,利用施工信息管理系统的标准化审批流程进行审批上报,能够更加顺利更有效率地进行审批流程,快速完成审批。最后,施工管理信息化系统还能够对施工现场的相关数据进行收集与上传,管理人员能够在信息系统中直观地看到工程建设目前的进度,并了解到目前工程项目中可能会发生的隐患,做到实时了解及时处理,确保工程建设的进度控制以及造价成本的控制[1]。

2.2合同管理信息化

在工程项目中,每一份合同都是有着重要作用的,关乎着工程项目中每一个经济决策和经济效益,比如总承包合同关乎着企业的收入,设备材料采购合同以及施工分包合同等是工程项目中的一部分支出[2]。因此对工程中的合同进行信息化管理也是非常有必要的,企业针对合同管理开发一套完整的合同管理信息系统,对合同签订、合同执行、合同变更以及台账设立等进行全方位的追踪与记录,相关管理人员登录系统后,还能对一系列待处理事项和问题进行统一处理,极大的提高了工程项目中合同管理和合同数据管理的效率。同时合同管理系统内还有统一的单据模板和审批模板,管理人员可以根据这些模板与流程进行针对自己企业的个性化设置,对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合同流程,以及企业内部的相关审批程序进行统一设置,从而方便合同的审批工作和管理工作。合同管理信息系统还能根据合同的重要等级进行管理权限分配,实现对合同全方位的规范化管理。企业还能通过合同管理信息系统随时查看劳动合同和合作合同,准确获取员工的劳务情况,以及与其他企业之间的工作合作进度,方便项目管理人员能够从工程效益的角度做出更加有利的判断与决策。合同管理信息系统还能对相关的合同电子凭证进行全自动化存储,为以后合同纠纷等法律事件提供相应的证据,从而保障工程建设的经济效益。

2.3成本管理信息化

在工程项目管理中,对工程造价成本的控制能够有效将工程项目获得的利润达到最大化,从而保证工程建设的经济效益。因此企业可以创建成本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对工程项目中全过程的成本费用统计与控制,其中包括工程投标招标的采购成本、劳务成本、租赁成本、管理成本、安全成本等。传统的成本管理主要以人工纸质记账的方式,不仅效率低下,纸质账本也可能造成数据无法追溯以及不够连贯等问题。利用成本管理信息系统能够将成本数据进行自动归类与记录,归集后的成本数据的准确性大大提高,同时还能做到随时追溯。而且将工程项目全流程内产生的成本转为线上管理,不仅减少了人工因素对成本数据的干扰,也保证了成本管理流程的规范化。项目管理人员能够做到实时查询成本,通过综合分析项目成本也能够根据生产经验对成本进行控制管理,为工程领导做出科学的经济决策提供数据依据。同时成本信息系统对成本归集的规范化也方便了之后对工程成本进行审计的流程,为工程建设提高了可靠的成本预算控制以及成本决策依据,进而控制工程造价成本,保证工程建设能够带来最大的经济效益[3]。

2.4财务管理信息化

对工程建设项目中的财务管理进行信息化管理也是控制工程成本,进而获得最大经济效益的重要管理方式。同样也可以构建财务管理信息系统,以工程建设项目总账为系统核心,以工程建设中应收应付款项、现金款项、劳务工资款项、管理投入以及固定资产为系统子项,从全方位多角度实现对工程项目的财务管理,同时也能够为管理工作的改进提供有效的方案。首先,财务管理信息系统与财务管理体系相融合,对每一个流程实现规范化管理,比如可以创建统一的账本管理体系、财务凭证管理体系、财务核算管理体系等,规范化的管理体系能够有效提高企业的监控管理力度。同时提高了对相关财务流程审批的效率,通过对财务数据进行综合分析,能够对企业资金实时管理和分析,提高对工程预算成本的前瞻性,达到有效控制工程造价成本的目的。

结论:综上所述,在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工程建设水平不断提高的背景下,EPC总承包模式虽然有着国家政策的支持,能够为工程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的同时,EPC模式的发展仍然有一些不足之处。因此工程管理人员要将信息化管理与EPC模式相融合,达到对工程建设中设计、采购、施工三个环节的实时掌控,通过对施工、合同、成本以及财务多方面的管理信息化,进而完善EPC承包模式在工程建设中的运行模式。

参考文献:

[1] 李娅莉. EPC总承包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研究[J].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20(16):3249.

[2] 刘俊. 风力发电总承包项目管理信息化平台建设研究[J]. 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1(9):2818.

[3] 郭程宽. 基于EPC总承包的配电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研究[J]. 通讯世界,2021,28(7):96-97.

作者简介:廖尧,(1989-),男,工程师,从事项目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