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土木建筑工程项目的混凝土加固施工技术分析

于宁

勃利县财政投资评审中心

摘要: 在土木建筑工程项目中,混凝土涵盖了建筑的大部分内容,所以,其施工质量直接决定了整体工程项目的质量。随着土木工程项目的不断增多,混凝土施工存在的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不仅影响了土木建筑工程的整体施工效果与质量,还造成了一定的安全隐患。出于对安全性的考虑,相关技术人员开始研究混凝土加固施工技术,希望通过加固来强化混凝土的质量,避免裂缝、变形等问题。基于此,以下将针对土木建筑工程项目的混凝土加固施工技术展开全面分析,希望能够进一步强化加固施工技术效果,从而提高混凝土施工质量,增强该技术的应用范围,推动土木建筑工程项目的积极发展与进步。
关键词: 土木建筑工程;混凝土;加固施工技术
DOI:10.12721/ccn.2022.157080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引言:作为土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的重要部分,混凝土被广泛应用于各个建造结构,由于混凝土材料的良好性质,其应用的范围越来越广阔。同时,施工中暴露出来的问题也变得越来越明显,为了弥补混凝土的施工缺陷,克服其中存在的问题,混凝土加固施工技术逐渐应用其中。但是该技术仍然处于应用的初级阶段,在许多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因此,对其展开研究分析十分必要。不仅是要解决土木建筑工程中的不良现象,更是为施工人员与居民提供安全保障。

一、土木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的常见问题

(一)裂缝问题

混凝土裂缝问题是建筑工程中比较常见的问题之一,对施工而言,裂缝的出现不仅会影响施工的质量,还会导致施工进度无法达到预期。而产生裂缝的原因可分为以下几点:第一,温度的影响,由于混凝土内外温度差异较大,外部硬化速度较快,混凝土水分缺失,极易发生裂缝现象;第二,混凝土混合比例存在问题,无法满足施工建设需求,尤其是在负荷能力方面,当达到一定承载压力后,混凝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裂缝;第三,混凝土浇筑完成后,没有进行养护,其内部之间分子收缩加剧,其外部就会出现裂缝。

(二)变形问题

对于混凝土变形问题,在大多数情况下,都发生在高层建筑类型中,混凝土由于受力以及浇筑的影响,从而发生非弹性形变。这一问题相对于裂缝问题而言,可能更加严重,混凝土变形,其受力点也会逐渐转移,进而导致建筑主体的承载能力出现变化,致使建筑稳定性与安全性下降。通常情况下,混凝土变形是在施工期导致的,在混凝土完成浇筑后,并没有满足相应的硬化、静置标准,直接作为建筑体框架用于受力支撑,由于无法达到负载需求,混凝土内部分子出现收缩转移,进而出现变形。

二、土木建筑工程项目的混凝土加固施工技术分析

(一)增加截面加固法

增加截面加固法直接在房屋建筑结构中受弯构件一端设置混凝土新浇层与钢筋等材料。混凝土新浇层将起到加大构件截面积、强化结构抗剪承载性能的作用,补加钢筋也将发挥一定程度的黏结保护作用。目前来看,增加截面加固法具有加固效果显著、技术适用范围广、施工成本低廉等优势,是一项应用较为常见的结构加固技术。在应用这项结构加固技术时,应做好混凝土材料的选材工作,禁止配置强度等级在C20以下的混凝土材料。除此之外,对于新浇层部分的强度等级要求应高于原有混凝土部分,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选择轻便型的构件进行加固。一方面,便于加固操作施工,另一方面,轻便的构件,承载点更为分散,所以在应用的过程中能够保持受力均匀。并且新浇层还要弥补混凝土原浇层的不足,将存在缺陷的部分及时进行处理。

(二)预应力加固法

预应力加固法是施工人员使用外加预应力钢拉杆等配件,采取适当的预应力技术手段,对建筑结构原有内力分布情况加以调整改变,要求后加的钢拉杆起到受力作用,以此克服结构受到外荷载作用力影响而产生的弯矩,有效解决结构存在的应力应变滞后问题。与其它混凝土加固施工技术相比,预应力加固法更具备竞争优势。其一,这种加固方法原理更加清晰,操作相对简单,能够有效改变其内部结构,增强其稳定性;其二,施工成本较低,从经济角度进行考虑,许多土木建筑工程项目都会更加倾向选择该方法;

(三)外包钢加固法

外包钢加固法是在待加固构件的表面结构上包裹若干数量与规格尺寸的钢板或是型钢。随后,向构件表面以及外包钢的间隙处灌入适量的环氧树脂浆料等材料,并使用套箱等连接件对其进行连接外理。待浆料将结后,即可将构件与外包钢形成整体性结构。同时,在施工条件允许前提下,施工人员可采取无水泥砂浆处理方式,这被称作为干式外包钢法。这种处理方式,更符合当前土木建筑工程项目建设需求,能够将加固构架的作用发挥到极致,而且不会出现应力后滞情况,对于建筑体而言,其内部结构能够得到完全强化。此外,外包钢加固法的工序流程更为清晰,在施工过程中也不会对建筑整体结构或是外形造成破坏,工期相对较短,所以,近些年被广泛应用于土建工程项目中。

(四)碳纤维加固法

该方法是对房屋建筑结构中分布的各处缺陷部位进行有效处理,如铲除结构表面碳化层与松散混凝土、整平凹陷部位等等。随后,在结构缺陷部位表面粘贴碳纤维布等材料,并涂刷适量的环氧树脂浆体等粘结剂。在粘结作用下,碳纤维布与原有建筑结构将会形成全新的复合体结构,进而起到强化结构强度、延伸性能与抗剪抗裂性能的加固作用。这种加固方法相对而言,操作更加复杂,流程也比较丰富,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切入建筑结构内部构件,对破损部分进行细化处理,基础表面清洁处理完成后,应在其表面涂抹底胶,然后进行纤维修复,粘贴相应的碳纤维材料,最后进行封层,后续经过基本养护,加固即可完成。

(五)置换混凝土加固法

这项结构加固技术中施工人员将房屋建筑结构中的缺陷部位,或者强度过低构件的混凝土进行剔除。随后,向混凝土结构置换部位中浇筑适量的混凝土材料,在混凝土硬化凝结过程中,受到水泥水化作用影响,新旧混凝土将粘合形成较为稳定的整体性结构,起到混凝土结构局部增强、恢复结构承载性能的作用。该加固方法,强调的是置换,所以用于置换的材料质量必须高于原材料,并且能够满足土木建筑工程的施工需求。与此同时,在置换的过程中需要严格规范施工操作,制定合理的施工流程方案,以免对建筑结构其它部分造成影响。

三、结语

总而言之,混凝土作为土木建筑工程项目中的主要内容,其施工质量直接决定了整体工程的质量,所以针对其产生的问题进行研究十分必要。加固施工技术就是在此前提下研发而来的,混凝土加固施工技术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混凝土的质量问题,但是该技术仍然处于应用的初期,那么对其进行全面分析,不仅能够增强技术的适用范围,更是推进了土木建筑工程的多元化发展,使得建筑物的安全性于稳定性显著增强。

参考文献:

[1]郑闽春.分析土木建筑工程项目的混凝土加固施工技术[J].四川水泥,2021(08):21-22.

[2]顾晓晴,倪青.土木建筑工程项目的混凝土加固施工技术分析[J].混凝土,2020(05):156-159.

[3]林科明.土木建筑工程项目的混凝土加固施工技术分析[J].工程技术研究,2020,5(23):115-116.

[4]黄超,夏松林,周林城,代宗玉,何世民.混凝土结构工程加固施工技术研究[J].建筑技术开发,2020,47(08):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