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初中物理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的应用策略

何启华

广东北江实验学校,512026

摘要: 物理是对生活中物质变化规律进行总结的学科,物理教学和日常生活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教师在新时期的初中物理教学中大力实践生活化教学策略,不但可以帮助学生积累更丰富的生活经验,也能开阔学生的视野,促进学生科学思维与探究精神的构建和完善。基于此,教师应该积极开发生活化教育资源,扩充初中物理教学容量,使教学内容能够不断推陈出新,始终引领学生的物理探究兴趣和自主学习意识,从而加快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成长步伐。下面我们就针对这一目标展开教学实践研讨。
关键词: 生活化教学;初中物理;科学思维
DOI:10.12721/ccn.2022.157072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一、生活化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实践价值

第一,实施生活化教学策略可以优化初中物理教学切入点,消除物理课程与学生日常生活之间的壁垒。物理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初中物理课程讲授的是一些基础性的物理概念知识,但是由于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学生透彻理解物理知识存在一定难度,降低了物理教学体系的创新改革效率。实施生活化教学可以优化物理教学切入点,帮助学生发现物理和生活的内在联系,从而化解学生的思维障碍,增强学生对物理现象的领悟能力。第二,实施生活化教学策略可以深化学生对物理概念知识的领悟和理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探究精神。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物理树立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的新导向,生活化教学策略最显著的实施优势就是可以借助生活现象或者生活资源向学生呈现物理知识,使学生切实体验到生活中潜藏的无数物理奥秘,从而顺利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探究精神,使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跃升到更高的水平,收获预期的教育改革成果。

二、生活化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实践策略

(一)开展生活化预习,提高初中物理预习效率

初中物理教学中具体的生活化预习路径主要有两条:第一,教师可以根据具体的物理课程要点,提炼生活中相对应的物理现象,将这些生活信息整理成微视频预习课件,鼓励学生跟随课件的引领开展生活化预习活动,这样不但可以在预习阶段就扩充学生的生活化物理经验,使学生对物理课程探究产生亲近感,也能提高学生参与生活化物理学习的内驱动力,锤炼学生的自主预习能力和生活化探索意识,从而让物理生活化教学目标更加精准完善。第二,在物理教学的生活化预习环节,教师还可以借助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引出物理课程探究的主要内容,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造自主预习的空间,培植学生自主探索、自主将物理问题和日常生活联系起来分析的思维习惯。这样一则可以使学生重新掌握物理课程学习的主动权,二则也能通过有效的生活化预习活动让课堂生成状态更加活跃,从而驱动后续深度物理探究教学的顺利开展。

(二)设计生活化问题,帮助学生开展有效的思维活动

首先,教师可联系日常生活为学生设计探究问题,如此既容易被学生接受,也有利于学生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发散,从而加深学生对物理概念知识的印象。其次,学生通过思考和解答生活化问题,不但可以完整吸纳物理知识技能,思维空间也会得到显著的拓展,这些都有助于学生多元化知识能力体系的构建。基于此,教师在将生活化教学策略引入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时,应该在生活化教学的基础上跟进实施问题导学手段,以生活现象还原物理理论知识,以问题促进学生开展有效的思维活动,从而使学生的科学思维迈入更高的阶梯,实现生活化教学策略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创新应用。

(三)创设生活化情境,引导学生揭示物理概念的本质

首先,教师在为学生创设生活化情境时,必须加强对生活资源的旁征博引,从直观教学的视角出发让生活化资源成为改善物理课堂教学环境的源头活水,对于生活实物演示教学的应用比重多多益善,促使学生的形象思维顺利升级为抽象思维,锻炼学生对物理概念的直观想象能力。如果部分生活情境无法实现直接创设,教师也应该开发互联网技术资源为学生间接创设,这样一则可以全面疏通生活实际和物理课程教学之间的交流渠道,也能强化学生的理性思考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从而发挥生活化物理情境的思维引领功用。

其次,教师在为学生创设物理生活化情境的过程中,还应该善于利用生活化情境带领学生开展探索式的物理课程学习。具体来说,教师可以依托生活化情境启发学生的交互式对话能力,通过各抒己见和集思广益拓展学生对生活化物理问题的剖析深度和广度,促进学生科学思维和探究意识的横向与纵向延伸。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在生活化情境中自主探索具有广泛性的新问题,内化学生对物理模型的认知,使学生能够基于生活化物理情境学会思考辨析和迁移变式,帮助学生清晰掌握物理概念在生活中的具体呈现形式,从而高效率完善学生的物理观念和科学思维。

(四)组织生活化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物理观念

物理观念是物理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学生形成良好的物理观念,不但可以游刃有余地开展各项物理探究活动,知识理解效率也会得到大幅提升。物理观念包括物质观、能量观、相互作用观以及运动观等等,学生物理观念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对生活中自然现象的观察。有效的生活化观察不但可以培养学生悉心观察探索生活的美好情态,也能使学生对抽象的物理理论知识产生直观形象的认识,从而同步提升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使学生的科学思维产生突破性发展。基于此,教师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实施生活化教学手段时,应该积极组织学生开展生活化观察活动,深度开发利用生活资源以及互联网教育资源,为学生提供充足的观察机会。这样一方面可以使灌输式物理教学顺利优化为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另一方面也能同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物理观念,从而促进学生物理核心素养与综合思维能力的早日成熟,彰显生活化教学策略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价值。

(五)巧借生活化物品,优化物理实验教学模式

物理是一门强调实验探究的科目,教师增加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比重,一则可以提升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论证能力,二则可以培植学生的理性精神和实证意识。这些对学生实事求是科学态度的形成和完善大有裨益。但是就初中物理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实验课程的开设效率并不高。深入剖析其原因,主要是教师认为开展实验教学受多重条件限制,所以常常用口头讲解取代动手实验。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物理素养以及综合能力都会陷入发展困境。

实际上,初中物理课程讲授的都是一些比较浅显的自然现象知识,很多生活中的常见物品都可以满足物理实验教学需求,教师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运用生活化教学策略时理应遵循因地制宜原则,巧借生活化物品优化物理实验教学模式。这样一方面可以发挥生活资源的教学价值和使用效率,另一方面也能顺利培育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实证意识,从而逐步构建学生严谨、理性的科学态度,发挥生活化教学策略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实施优势。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运用生活化教学手段,不仅可以优化物理教学切入点,也可以培育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科学探究精神。基于此,在素质教育背景下的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应该树立明确的生活化教学导向,开发利用优渥的生活化教育资源,打通物理和生活之间的壁垒,帮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感知物理现象的变化规律和本质,引领学生开展物理实验探究和生活实践活动,从而使初中物理教学满溢生活元素,多维度完善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与综合性知识技能体系。

参考文献:

[1]林岁祥.浅析生活化教学理念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J].新课程,2021(37):129.

[2]张俊梅,全秀娥,谢素君.生活化教学如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运用[J].黑龙江科学,2021(13):47.

[3]边永前.浅析生活化教学理念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J].学周刊,2021(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