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电企业若想保证电力平稳运行,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正常用电需求,达到未来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就一定要及时且足额的进行电费收缴。但因为行政体制运行原因的影响,再加上一系列社会环境因素和人文因素的影响,电费回收变得甚是艰难。因为电费被长期拖欠,所以供电企业的生产经营备受影响,这将会严重限制供电企业的各项工作建设。作为新时期的供电企业,务必要制定出行之有效的电费回收风险应对策略,如此才能最大限度上保障供电企业经营效益。
一、电费回收困难的主要成因
1.滞后性收费
由于供电企业滞后性收费属性存在,导致电力欠费的情况时有发生。发电和输电以及配电等工作的进行,决定了用户在使用电能期间存在着电费收取不等时性特点,先费后电及先电后费等情况屡见不鲜。现阶段供电企业对用户采用的普遍都是第一种方法,从商品交易角度进行分析,供电企业在售电的过程并未及时收回资金,这样就会导致其在商品交换中处于被动地位。
2.企业经营陷入困局
因为国家经济结构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调整,再加上节能减排政策在多省相继落地,这样虽然对地区的发展有所帮助,但同时也致使一些企业的经营发展陷入困境。现如今,随着落后产能相继被淘汰,水泥和冶金以及煤矿等传统行业均备受影响,一些企业经营费力,上下游产业之间开始断裂,继而便会滋生出新的欠费链,这样就会造成电费回收环境堪忧,新欠电费风险从而逐步加剧。
3.非居民用电欠费
第一,企业关闭、停产、合并、转让等情况存在,是导致陈欠电费问题出现的主要成因。
第二,党政和司法等权力机构,由于上级财政拨款不及时,时间一长就会出现严重的跨月电费未结算情况。
第三,在抗击自然灾害以及应对社会公共卫生事件以及举行大型社会公共活动时,供电企业基于保电保稳定的角度出发,对欠费用户没有立即对其停止供电,也没有及时的进行催费,所以后续便出现了欠费的情况。
第四,因为银行在经历了商业化改革之后,企业贷款可谓重重受阻。一些企业经营得还算顺利,但是却将拖欠电费作为解决无息流动资金问题的一项办法,通过此种方式去谋求更多利益。
第五,根据现行政策及规定可知,从用户开始用电至欠费停电,这期间最少需要两个月的时间,一些临时用电用户和租赁用电用户,时常会突击用上一到两个月,之后人去楼空,供电企业无处讨要电费。
4.低压客户多
之所以会出现合表欠费问题,主要由于以下几点所致:
以与开发商、物业管理公司之间的权益矛盾没有得到处理为借口,拒绝向供电企业缴纳电费。
物业更换时手续移交不彻底,原来的物业公司没有将欠费情况及时通知给新物业公司,如此就会导致新物业公司不认账。
物业管理公司没有能力去将居民分表欠费信息收集齐全。
在更换物业公司期间,以前的物业公司可能会将房屋维修基金非法挪用,此时业主便会拒绝缴纳电费。
二、供电企业规避电费回收风险的方案
1.创建电费回收预警机制
部分企业因为产业结构调整,亦或是内部经营管理工作没有做到位,之后就会破产和倒闭,这样就很容易出现电费流失情况。所以说,供电企业需按照用户的具体资信情况,及时的创建用电用户信息登记信息档案,在电费核算系统中构建起先进的电费监控系统,如此便可第一时间掌握用电用户情况,必要情况下还可使用法律手段进行电费收缴。
2.创新收费方式
首先,针对目前低压客户群,只要是租赁或者经营困难的用电用户,需要统一为他们更换预付电表。
其次,针对高压客户缴费困难企业,可以安装高压预付电能表去进行电费预收。
最后,针对电量和电费消耗相对较大的用户,供电企业需要对结算办法进行完善,尽可能的去缩短用户的电费结算周期,这样便可有效的降低欠费数额,全面保障供电企业权益。
3.优化供电合同条款
供电企业一定要和用户之间签订好用电合同,之后所增加的担保条款信息务必要详细。担保过程中,可按照用电用户的不同情况,针对性选择保证和抵押以及质押等方式,若用户缺失存在破产、倒闭、藏匿等情况,供电企业方面则要行使优先受偿权,使用担保财产去补交电费。还有就是可起诉担保者,让担保者按规定缴纳电费,与此同时,还应严格落实违约金制度,依据法律规定合法的去收取电费滞纳金[1]。
4.加强合作
作为供电企业,一定要协调好和地区各级政府之间的关系,主动寻求政府支持和帮助,最大限度上发挥出政府优势,之后解决电费回收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普遍性问题。供电企业不单单要和客户之间进行积极有效的沟通,同时还要经常性的将电费回收问题和自身不能有效处理的问题制作成书面报告,将报告及时上报给正部门,积极、主动、及时的向上级求助,争取获得政府的支持,如此才能将供电企业的电费损失降到最小。
5.打造诚信式经营文化
供电企业要全力发挥出社会舆论的监督效果,将那些有悖于市场发展规则、拖欠电费的企业、客户等,纳入到广泛的社会舆论监督之下,切实提升市场经营人员的自律意识,端正其交易行为。另外则是要大范围的普及和宣传《电力供应与使用条例》及《电力法》中的相关内容,之后明确好供电方、用电方各自的权利和义务,让广大用电用户彻底懂得“电也是一种商品,用电是每一位公民的权利,而缴纳电费也是每一位公民的义务”,要让电力法律“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这样才能让广大人民群众的用电法律观念得以增强,自觉缴纳电费[2]。
6.合法追讨电费
当务之急是要加强用电合同管理力度,做到按期续签,需要在电费缴费协议中明确好具体的收费方式和收费日期以及违约责任。另外,针对缴费信誉登记连续性差且被纳入电费预警机制中的用电用户,供电企业要做到提前介入,通过奠定电费抵押和质押以及担保合同的方式,避免恶意拖欠电费情况的发生。供电企业应合理利用法律进行维权,充分发挥出法律事务部门和营销部门以及财务部门的合力,对违规用户进行债权追讨,必要时要用实物去抵押电费,这样才能更为有效的减少电费流失风险。
7.加强内部收费管理
供电企业需尽快构建出一套正规化、常态化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并要制定出《电费抄核收考核办法》以及《电费回收考核办法》,之后在此基础上将指标落实到具体的工作岗位上,通过此种方式将电费回收职责深度落实下去。应按照考核办法,按月对责任方进行全方位考核,完成任务的一律给予嘉奖,未完成任务的一律给予惩戒。另外还要对影响电费回收的各个营销工作过程加强管理,从客户申请和客户代表服务等多个角度去提升供电企业营业基础管理工作成效[3]。
结束语
综上所述,供电企业要做到多措并举,唯有如此才能根除电费回收风险,保障企业经营效益,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优质的供电服务,并促进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和建设。
参考文献
[1]樊芮,陈湘媛,胡军华,等.供电公司预收电费的法理分析及电费回收风险预警[J].财经界,2020(7):2.
[2]裴影.电费回收存在的问题及规避电费风险对策研究[J].石油石化物资采购,2020(35):157-157.
[3]黄瑾.电费回收的过程管理和风险防范[J].现代营销:经营版,20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