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客教学是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它更注重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将“创客教育”理念引入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可以有效地解决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模式单一,内容枯燥的问题。因此,在中学信息技术课中,教师应积极运用创客教育思想,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信息技术学的实践能力,启发学生的思维,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使“做中学”的教学思想真正落实下去。
1.创新:紧跟时代步伐,创新信息技术教学
(1)创新信息技术课程理念,以创客教育理念
打造信息技术教学阵地。在创客教育理念落实过程中,教师应扮演活动组织者、空间建设者、课程设计者的角色。因此,教师应紧跟时代步伐,树立全新观念,明确自身定位,充实专业信息技术知识,与学生共同“创客”,共同进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主动去发现和探索,把好的创意与设想转变为现实,不断拓展学生思维边界,让学生将创意凝聚于作品中,体现出个人独立的核心创造力。当代教育技术的进步性、竞争力,更体现在具有创造力的人才培养上。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引入3D软件与技术已成为创客教育推进的主要体现形式。学生可利用家庭版3DOne软件自主设计制作多种类型的物件,如书架、花瓶、钥匙环等,还能与其他学科结合起来,设计数学课所需的各种教具,劳技课所需的手工模型等,但凡能够想到的事物均可尝试制作,再利用3D打印机进行呈现。由此,学生在信息技术课能学到更多书本上无法呈现的实践知识,使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锻炼。
(2)优化教学流程,布置任务完成教学目标。
过去,初中信息技术课以教师讲授演示为主,学生自行上机操作,缺乏师生间的有效互动,难以将创意变成现实。创客教育重视“做中学”,提倡自主探索、项目学习、小组合作等教学手段的灵活应用。因此,教师可从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现实出发,充分发挥创客教育的教学优势,打造科学的教学流程,即“设置情境—明确问题—讨论问题—设计作品—制作作品—分享成果”。以“视频信息的加工操作”教学为例,教师在教学中可引入网络视频,突出故事情节,体现作品的趣味性,吸引学生参与到短视频制作中。再布置相应的任务,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和设计适合短视频制作的剧本主题、拍摄方式。以任务来促进教学,能使学生在合作中相互帮助,共同进步,不仅能高效完成教学目标,还能让学生学到视频拍摄技巧与加工技能。
(3)创新教学形式,借助游戏焕发课堂生机。
游戏是学生开启对世界认知的最好钥匙,也是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有效途径。为此,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可设计游戏,以游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愉快的游戏中绽放创造性思维的光芒,培养创新能力与实践技能,焕发课堂生机。以“计算机的奥秘”教学为例,教师可设计“计算机大世界”的Flash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了解学习计算机构成等知识。游戏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探索欲,让他们主动了解计算机硬件构成,为后续的上机练习做好准备。
2.实践:在动手操作中提升实践能力
创客教育理念的落实,离不开实践教学的配合,这不仅是理论落地的要求,更是优化教学的必然选择。部分教师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往往忽视实践教学,照本宣科,要求学生死记硬背,很少让学生实践操作。久而久之,学生会失去学习兴趣。基于创客教育理念的信息技术教学关注实践,要求教师给予学生广阔的自由发挥空间,以发散学生思维,让学生展开想象,并用技能将想象变成现实,在动手操作中提升实践能力。以“制作演示文稿”教学为例,教师应给予学生鼓励和支持,并给予适当的指导。比如,学生学习演示文稿怎样展示动画效果时,教师应引导学生想象自己的主题,再依据课堂所学知识去发现和探索,进而尝试利用所学知识在演示文稿中实践操作,以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在制作过程中,教师应保持对学生制作进度的关注,及时进行指导和帮助。另外,信息技术教学应走出教室、机房,开辟更广阔的学习空间。比如,教师可组织学生到科技馆感受先进的信息技术成果,了解它们的用途、原理等。在“Word文档编辑”教学中,要使学生充分了解如何使用Word文档进行编辑操作,教师无须按照既定的教学内容去讲授。学生的信息技术实践能力不同,部分学生有了一定的操作基础,且兴趣也各不相同。基于此,教师可设计制订“21天学习计划”的实践项目,让学生从审美特征、学习需求等指标出发,制订合理的学习计划。这一实践项目不仅涵盖本课的所有知识内容,还使学生的个性化创意得到发挥。学生通过实践了解了自己的技术短板,从而与同学进行交流,学习他人的长处。学生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未能解决的难点等,都成为创客教学的内容。这既能为学生未来实践提供更多帮助,又充分体现了“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3.分享:指导生生互动,积极分享经验,在沟通与合作中提升学生信息技术素养
创客教育理念为教师开展信息技术教学提供了科学依据,以教学为指导去优化设计,师生间形成良好的互动,关注教学环节,使学生以积极的热情投入课堂学习,激发他们的创客意识。创客教育理念指导的信息技术课堂应呈现出互动的场景,师生的互动,让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激发,彼此思想的交流与碰撞,点燃学生的创新热情。为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分享经验,培养他们的自主创新意识。教师要以分组活动的方式,构建班级交流群,使学生能在线上进行互动。这样,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能够及时沟通和交流,主动在课堂上发表自己的观点。同时,教师将学生分组,有利于组内同学间的沟通与合作,调动学生参与交流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种线上交流、线下互动的方式,能让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信息技术知识和操作技能,提升学生信息技术素养。
结语
中学阶段是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的重要阶段,要完成创造性思维培养这一任务,教师就要着眼于学生的身心特点、学习特点,注重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提升与个性的培养。创客式教学培养的首要目标就是创新思维,利用创客式教学能帮助学生利用该思维技能塑造出创造性思维人格,实现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创客式教学对学生想象力的发挥有重要促进作用,使学生在实践操作中获得更多有效经验,指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去运用,如果遇到类似困难能快速找到解决对策,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的优秀品格。因此,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应用创客式教学,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与综合素质,促进学生进步与成长。
参考文献
[1]裴文卓.浅析信息化教学模式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中国新通信,2022,24(24):138-140.
[2]潘新荣.基于新课标的初中信息技术核心素养培育策略[J].亚太教育,2022(24):4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