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浅谈微课在乡村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胡贤昇

广东省云浮市云城区思劳镇冲坑小学,527326

摘要: 伴随我国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信息技术已巧妙融入课堂教学中,微课作为时代背景下的新型教学资源,深受各科教师的喜爱,且此类现代化教学模式可有效吸引学生,使其配合教学工作开展。尽管我国乡村小学现已具备制作及应用微课授课的基础条件,但因其应用时间较少等问题教学模式并未成熟,教学过程中仍存在一定问题。为此,本文简要分析讨论了微课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并提供了几点乡村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应用微课授课的教学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 微课;乡村小学;信息技术教学
DOI:10.12721/ccn.2023.157274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引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人民生活及日常教育带来了极大便利,多媒体技术的有效应用可显著提高课堂授课成果。随着“微博”“微信”等应用的普及,现阶段社会发展已逐渐进入了“微”时代,微课便在此种情况下应运而生。将新型的微课教学模式引入小学信息技术课堂,由教师引导学生观看、学习课堂内容所制定的“微课视频”,可有效提升课堂授课效率,培养学生学习主动性,树立自主学习意识,使学生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进而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一、微课在乡村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一)并未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若想微课可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获得有效应用,前提条件即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并建立以学生为主体地位的课堂。然而,受传统教育理念影响,现阶段课堂中多仍采用“满堂灌”等机械教学方式,未根据学生心理特征及学习能力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内容,常存在学生热情不高、课堂氛围低迷的情况,致使教师授课效率低下,班级成绩提升困难。

(二)教学任务设计不合理

不同于传统教学方式,微课作为新时代产物,具有教学时间短、内容简练、针对性强等特点。为此,教师不可延续以往教学经验,而应充分分析教学目标的合理性,教学过程的渐进性后设计课堂内容,以实现对学生的引导教学。但观察现阶段乡村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不难发现,教师课堂内容的设计普遍教学任务不合理,授课内容的指向性不强,仅重视对学生基础知识技能的传授,未进一步引导学生深入挖掘知识点,学生主观学习能动性及探索思维培养皆存在阻碍,难以令微课教学的应用优势真正发挥[1]

二、微课在乡村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树立学生对微课的正确认识,激发学习热情

小学阶段学生年龄较小,缺乏对事物的正确认知。为此,教师首先要培养学生对待微课的正确认识,随后激发其学习兴趣吸引小学生主动配合教学工作展开。不同于其他基础课程,信息技术课所包含的理论知识较多,课堂内容较为枯燥故难以有效吸引学生学习兴趣。根据小学生好奇心及求知欲强,难以长时间集中注意力的特征,教师可及时将微课引入课堂,借助其教学时间短、教学针对性强的特点开展教学。例如,学习“用循环绘制太阳花”时,教师可通过图片情境“某位学生在看见太阳花、牵牛花等后,想将其通过GoC软件绘制并保存起来,她应该如何操作呢?”吸引学生兴趣及求知欲,并引入用循环绘制太阳花的教学,随后教师可通过微课播放正三角形和正方形的编写绘制程序,令学生自主学习并思考。此过程中,教师应适当引导使课堂内容更加生动化、立体化,以维持学生学习热情,增强学生积极性,为微课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应用提供保障。

(二)注重课堂教学目标设计的合理性,突破教学重难点

将微课应用至乡村小学信息技术课堂,还应注意整体节奏的把控,微课内容应确保包含当堂课的重难点知识,以实现对课堂教学时间的充分利用。因学生年龄小,理解能力较差,教师还应将较为复杂的知识点进行拆分,加强学生对具体操作步骤的记忆,从而有效提升课堂效率。针对理解较难的知识点,教师还可通过重复播放或暂停播放辅助讲解微课的形式开展授课。以学习“圆形阵列和线性阵列”为例,此部分内容学习难度较大,班级学生因自身基础及学习能力的不同存在较强个体差异,部分学生对此部分概念理解困难,制作过程常出现失误,此时教师便可总结学生易错点,制作易错点集锦微课视频供学生学习,教师还可将微课内容以文件形式传输给学生,使其课后自主学习、巩固,收获更好的教学效果[2]

(三)结合学生心理特征开展微课学习活动

为有效活跃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氛围,教师可将网络游戏中的竞争制度与课堂教学结合。借助游戏中的等级竞争模式建立学生学习管理体系及评价机制。例如,教师可通过积分机制判断学生学习状况,将游戏中经验进度条更换为积分进度条:学生每次认真完成微课视频(新知识)可积3分,回答正确基础问题可积2分,通过观看微课视频可进行电脑练习积5分等,若学生在此过程中请求其余学生帮助,则在完成学习任务后被求助者积1分,每积累10分则可升1级。不仅如此,教师还可借助游戏中挑战boss的机制,为学生布置难度较高的微课学习实践挑战,成功完成挑战的学生可直接升1级,每月进行一次结算,最终等级最高的前5名学生可获得“达人”荣誉称号,并可获得一定奖励。此举可有效吸引学生兴趣,且部分学生为获得更高等级,将提前学习知识,有助于其学习潜能的激发及自主学习能力的锻炼。教师应充分了解学生心理,灵活运用多种教学资源丰富课堂内容,并以富有挑战性的积分制度辅助,进而促进乡村小学信息技术高效课堂的构建。

(四)增添互动讨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信息技术课堂中,教师不仅应充分了解班级学生情况,有针对性地优化课堂内容,促进学生基础能力获得提升,还应广泛丰富教学形式,为学生今后全面发展提供保障。为此,信息技术教师可在课堂增添互动讨论环节,为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间的沟通交流提供平台,学生讨论分享的过程即巩固学习知识点的过程。与此同时,教师还应鼓励学生提问,观看微课过程中产生的疑问或在课外学习时发现的提问都可被提出,其余学生则应就积极给予自身见解,通过加强师生、生生间的交流分享,有效锻炼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学习能力。为有效激发学生参与性,教师应对上文的积分制度进行沿用:提出问题及给予最佳答案的学生都可获得一定积分奖励。此时,学生学习热情将被充分激发,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以及互帮互助的良好品德[3]

结论:总而言之,微课在乡村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是有必要的,微课的使用可为学生创造一种自主学习的空间,使其综合能力获得提升。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树立对微课学习的正确认识,使其主动适应“微”时代下的新型教学方式和学习方法,并持续优化微课教学模式,为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效益的提升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 刘勋.谈微课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9(08):242.

[2] 戴凡凡.微课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智力,2020(34):35-36.

[3] 杜永生.微课让农村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更精彩[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0,5(09):9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