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地形植物水体在风景园林建筑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封华挺

同创工程设计有限公司,浙江省绍兴市,312000

摘要: 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崛起,给各领域的发展带来了新契机,城市景观规划备受社会各界的关注,人们不再单纯追求形式主义,更注重景观的整体性和美观性。为了满足现代人们的情感需求,提升人们的幸福指数,在风景园林设计中,充分利用人性化理念,兼顾人们情感需求及艺术美感,坚持一定的设计原则,可获得理想的工程建设效果。要明确人性化设计理念的内涵,及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的重要价值,充分考虑环境等因素,妥善处理城市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助力我国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地形;植物;水体;风景园林;建筑设计
DOI:10.12721/ccn.2022.157072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在如今的风景园林建设设计中,应当将对园林植物的规划作为一项关键课题,积极加强研究、探讨与实践,一方面既要客观、全面地认识到风景园林设计中植物规划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另一方面更要采取科学、合理的植物规划策略、方法,以保证风景园林的建设质量,提高其综合效益,在满足城市居民自然审美需求的同时,有效治理、修复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1城市风景园林设计的价值体现

从城市环境设计的整体角度分析,城市风景规划是改善城市环境的重要内容,良好的城市风景规划成效对改善城市环境起到助力作用。为了协调好城市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促进绿色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最大程度地满足现代人们的生活需求。在城市风景园林设计中融入人性化设计理念非常必要,需要明确现代城市建设的发展方向,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阶段,将以人为本作为基本设计原则,重点考虑人们对城市环境建设提出的新要求,从长远发展的角度,制定科学合理的环境规划方案,为城市风景园林建设提供指导性建议。在城市风景园林设计中融入人性化理念,是园林绿化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一方面,有助于满足人们的心理和物质需求,更好地缓解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压力,另一方面,突出风景园林的人性化特点,创造集美观、生态和舒适于一体的园林景观效果。

2风景园林设计原则

2.1人性化

在选择和配置植物过程中,需与地形地势相结合,打造一个良好的微环境。在此过程中,需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综合考虑不同年龄段的人在园林景观生态环境方面的需求,尤其需要对老年人和儿童的安全健康问题进行考虑。例如,尽管柳树与小河可以构成很好的景观效果,但是春季会有大量柳絮出现,加重人们的呼吸道负担,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因此不能大量种植柳树。

2.2实用性

园林植物的规划除了关系到园林的生态性和审美性之外,还应具有一定的实用性价值,这也是需要在风景园林设计植物规划中加以考虑的。所谓的实用性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要根据植物本身的生态习性,合理地进行植物布局,方便进行统一、集中的植物管理和养护;二是要满足遮阴、景观搭配等方面的需求,使其能够为人们的观赏、游玩提供便利,与景观搭配相得益彰.

2.3环保性

当前,相关部门在建设园林景观过程中往往重视其美观性,但未注意生态环保应用,园林植物在改善环境方面的效果非常有限,因此需在选择和配置植物景观方面引入部分具有净化空气效果的植物,加强生态建设。在设计规划过程中,需遵循环保原则,将环保问题融入到园林景观建设当中,促进周边环境的发展,将植物景观美化环境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3风景园林建筑设计思路

3.1园林水景的人性化设计

由于风景园林工程的实际用途不同,一些园林工程会引用喷泉、假山或池塘等,带给人们不同的景观体验。水景观的人性化设计,可从满足人们观赏和游玩需求的角度出发,精细考虑水景观带给人们的情感体验,增强园林工程的综合效益。如在园林场地的中间区域设置美观醒目的喷泉,也可在假山内融入水景观,或在景观内部的单独区域开发设计供人们游玩的水上乐园项目,给人们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缓解人们在繁忙生活中的压力。但要特别注意,水景观具有一定的危险性,为了维护人们的出行安全,可在水体景观周边设置围护设施,周边行走路面铺设防滑砖,并且设置安全栏杆等,带给人们美观舒适的景观环境,切实考虑人们的人身安全。

3.2合理设计独立与群体景观

在风景园林设计过程中,独立景观和群体景观具有不同的效果和用途,在风景园林设计的过程中,设计师往往在较为宽阔或焦点位置设计风景园林,从而优化整体的建筑环境,使整个环境更具审美价值。因此,在进行这一类型风景园林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风景园林与建筑物之间的协调性、风景园林的空间大小,及空间所处的环境,并根据这些条件选择适宜植物进行协调搭配,进而烘托整体建筑物或山体景观。在群体性景观设计过程中,则可以通过选择单一植物为主、多种植物为辅的搭配方式组建,使风景园林具有较强观赏性,同时又不显杂乱。

3.3山地植物景观的设计

山地风景区植物景观设计中,要营造多层次的植物景观,植物配置宜采用乔木、灌木、草类植物的多重搭配,既要满足垂直空间及水平空间的多样,丰富林冠线及植物立体空间,同时还应考虑时间结构上的多样性,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选择植物进行规划设计,避免出现整齐划一的设计。由于山地水土流失较严重,山体土壤贫瘠,石漠化倾向较严重,规划设计时,通过山体植被群落廊道来使物种更多样。如大面积种植防止水土流失的灌木植物,选择比较抗旱且具有固沙效果的植物,既美观,又能达到生态环保的要求。为了使山地植物群体更为美观,在园林景观当中大量种植彩色植物,但需要注意的是,彩色植物虽然具有较强的固碳放氧能力,但是在秋冬两季很容易出现大面积落叶等情况,造成冬季的固碳放氧水平无法达到要求。另外在低碳城市发展过程中,需要进行合理设计,科学地重视常绿植物和落叶植物的搭配,确保二者的比例平衡,这样才能有效的保证全年度的固碳放氧,进一步优化城市的空气质量。

3.4提高植物造景的科学性

在植物造景设计过程中,由于影响植物造景的因素非常多,在植物造景设计前,要实地考察风景设计地点,包括考察当地的气候、设计点的地形、周围的建筑和环境、开发者的建造成本报价、园林的生态价值、审美价值及文化价值等因素外。由于部分因素间存在冲突,在设计过程中还要注重平衡各个因素,最大程度体现园林设计的科学性、实用性与艺术审美性的融合。

3.5科学规划城市园林道路走向

在开展城市园林道路的走向规划中,必须充分结合城市的实际道路设施需求,构建人车分离的专属道路,因此,必须有效控制城市园林道路设计方向,同时对道路两侧绿化铺装进行拓展,在确保人流量较大的基础上也不会对园林道路产生较大影响。

结束语

城市化建设进程的大范围、深度化推进,加深了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隔阂,也破坏了局域自然生态环境。为了改变这样的情况,应当重视并切实做好对风景园林的植物规划工作,通过科学、合理的植物规划为城市居民营造良好的自然审美空间,让人们能够重新接触绿色、享受自然。同时对地方的自然生态环境起到一定的修复、治理与保护作用,促进生态文明的建设与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保彦.地形、植物、水体在风景园林建筑设计中的应用[J].现代园艺,2020,43(11):121-122.

[2]车自力.地形、植物、水体在风景园林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分析[J].农家参谋,2020(05):86.

[3]王靖.试析地形、植物、水体在风景园林建筑设计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9(27):72-73.

[4]李家琦.地形、植物、水体在风景园林建筑设计中的应用[J].现代园艺,2019(10):106-107.

[5]刘波.地形、植物、水体在风景园林建筑设计中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9(0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