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策略

许先俊

广南县八宝镇初级中学校,663306

摘要: 历史学科具有思想性、人文性、基础性与综合性的特征,初中历史是在马克思唯物主义史观指导下的课程,其围绕历史进行探寻真相、总结经验、认识规律与认清发展趋势等活动,在拓展学生眼界,培养学生家国情怀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繁复的历史知识学习对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相对单调、枯燥、乏味,学生历史学习积极性不高,在历史知识体系建构、历史经验总结等学习活动中缺乏主动性与自觉性,历史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因此,培养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意义重大。
关键词: 核心素养;初中历史教学;学习兴趣
DOI:10.12721/ccn.2023.157846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被摆在了更加重要的位置,如何通过教育教学使学生具备终身成长与全面发展应具备的正确的价值观念、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亟须思考的问题。历史教学是初中教学重要的组成部分,蕴含丰富的教育资源,要想充分发挥历史教育资源的育人价值,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参与到历史学习中,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本文对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进行了探讨。

一、立足学生实际,注重因材施教

学生是历史课堂的主体,教师要想激活学生历史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历史学习积极性,就要立足初中阶段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目标与教学方案的设计,注重以生为本、因材施教理念的融入,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作为历史课程开展的目标,切实激活学生在历史学习中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保障历史教学的实际效益。初中生思维活跃、活泼好动,但思维水平与认知能力发展不充分,在历史学习中容易出现精神游离的状况,且对历史知识、规律与经验难以形成相对深刻的理解。因此,教师在组织历史教学的过程中,就立足学生实际,充分考虑学生的整体特征与个体差异,推动分层教学与分类指导的实现,使不同学习层级与性格特征的学生都能够感受历史学习的乐趣,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热情。例如,教师在围绕“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一课开展历史教学的过程中,就可以立足学生实际进行分层教学目标的设计,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先进层级、发展层级与基础层级三个层次。针对先进层级,将“借助时间线索强化中外历史事件的联系”设置为历史学习目标;针对发展层级,教师可以将“深刻理解殖民地人民反抗斗争的异同点”作为历史学习目标;而针对基础层级,教师就要注重学生历史知识的夯实与积累,是学生能够扎实掌握本课知识。

二、创设学习情境,进行趣味导入

历史学习情境的创设是课堂导入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学生历史学习兴趣的关键手段。通过历史学习情境的创设,学生得以在具体真实的历史情境中了解历史事件、感受实际问题、体会历史规律,学生与历史之前的距离被拉近,消除了学生历史学习时的陌生感,激发了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进行历史文献、历史影像的展示,从而创设历史情境、引入教学主题,也可以借助生活情境的创设建立历史与生活的联系,引入教学主题,另外,教师甚至还能够通过带领学生参观历史博物馆与纪念馆等形式进行历史情境的构建,有效激发学生历史学习积极性。例如,教师在围绕“隋唐时期”开展历史大单元教学的过程中,就可以借助现代教学设备进行历史情境的创设,让学生在影像资料观看的过程中切实感受隋唐时期的繁华与衰落,体会盛唐时期的开放与繁荣,培育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切实激活学生的历史学习动能,为历史教学的高效开展奠定环境氛围基础,同时,教师即可进行学习任务的明确,让学生在具体、生动的历史情境中围绕“唐朝文化发展”这一学习主题开展探究活动,让学生在探究中完成知识的整合与迁移,有效强化学生分析、探究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三、设计趣味活动,激活学习动能

组织趣味教学活动是培养学生历史学学习兴趣的直接手段,教师在组织历史教学的过程中,要主动多样化、趣味化教学活动的设计,有效满足初中阶段学生的历史学习需求,让学生在生动趣味的历史活动中掌握知识、发散思维。在实际教学中,一方面,教师可以设计历史剧表演、主题辩论会、历史故事会、诗歌朗诵等活动,切实激活历史课堂氛围,通过趣味活动的设计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强化生生互动与师生互动,让学生在交流碰撞中得到核心素养的发展,提升历史知识教学的是实际效益。另一方面,教师可以进行实践活动的设计,不仅可以带领学生参观历史博物馆、历史遗址遗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也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历史模型的制作,有效激发学生历史学习的热情,让学生在历史实践活动中完善认识、深化理解。例如,教师在围绕“洋务运动”一课组织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即可以进行历史剧表演活动的设计。“洋务运动”一课讲述了洋务派为了救亡图存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因此教师就可以围绕“洋务派与顽固派之争”这一主题组织历史剧表演,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再现历史典型情境,让学生在表演实践中深刻理解洋务派与顽固派的主要主张,明确洋务派与顽固派的立场,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切实促进学生历史学科素养的发展,培育学生的爱国情与民族情,使学生能够主动树立远大理想,成为优秀的社会主义的建设者与接班人。

总而言之,随着素质教育与课程改革的深入,教师必须用先进的教学理念引导教学实践,将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作为教学目标设计与教学活动组织的重要任务,通过多样化、趣味化的教学手段的应用积极推动高效历史课堂的构建,让学生在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础上进行历史知识体系的建构,感受历史事件的内在联系与奥秘,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有效培育学生的唯物史观与时空观念,帮助学生掌握了解历史、认识历史与表达历史的基本技能与方法,发展学生的家国情怀,为学生的终身成长与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于灵强.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科学咨询,2021(13).

[2]许绍军.浅析对初中生进行历史学习兴趣培养的策略[J].考试周刊,202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