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成品油库装车油气回收技术改造的探索与研究

郭荣生

广州港发石油化工码头有限公司,广州,510000

摘要: 本文在现有油库设施设备和工艺基础上,围绕国家生态环境部修订发布的《储油库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20950—2020,借助新技术、新工艺、新标准,全面辅助油库VOCS治理工作,实现信息化在线检测、满负荷油气回收、智能化检测油气回收状态、远程智能化作业操作、设施设备故障提前预警、决策与布局有力支撑等功能。基于此,本篇文章对成品油库油气回收技术改造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 成品油库;油气回收;技术改造
DOI:10.12721/ccn.2023.157290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引言
成品油是指市场工业生产与煤油行业运营中,具有可代替生物柴油、乙醇汽油的燃料物质,具体包括汽油类燃料与煤油类燃料等。随着生态环境和城市环境的恶化,我国更加重视环境保护。为了解决罐区、加油站等领域生产活动污染问题,提高油气资源的利用水平,必须对食品仓库油气提取技术的设计和管理进行研究和探讨。
1油气回收系统概述
油气回收是指在车辆加油或加油站装卸汽油过程中,对挥发性汽油油气的收集。它是一项节能环保的新技术。油气回收系统由三次油气回收组成,即一次回收、二次回收和三次回收。1)一次回收是指配送汽油的油罐车装卸汽油时,将产生挥发的油气收集到油罐车内的系统。该系统通过密闭卸油的方法,将油罐车与地下储罐构建成密闭系统,从而将挥发油气回收到油罐车内,实现油气一次回收。2)二次回收是指在给车辆加油时,通过真空泵控制加油机的脉冲泵,在启动真空泵后二次回收系统同时启动,对加油时产生的挥发油气进行回收,真空泵停止工作的同时二次回收系统关闭。3)三次回收系统主要作用于油罐系统排放油气时。如二次回收系统在工作时,会出现回收的油气比加出的汽油多,从而导致储罐内部压力升高,为了维持储罐正常工作,储罐系统会打开呼吸阀排放油气来降低罐内压力。当外部环境温度降低时,油罐系统会打开呼吸阀进行吸气,而随着温度升高时,为了保证油罐压力,系统会打开呼吸阀排放油气。
成品油库储罐装车过程,主要通过油泵输送,从油罐车底部装车。油罐车排放的油气通过专门的排气管进入油气回收装置,形成密闭系统。当排气管路较长时,通常在油气回收装置入气口安装真空泵,克服油气输送管阻。
2合理选择油气回收技术
1)冷凝法,是一种可见性的油气回收技术,利用烃类物质的蒸气压不同,经过多级冷却的方法使油气冷凝成液体,最终实现油气回收。与其他油气回收技术不同,冷凝技术回收的油气可以直接使用,能提高加油站的经济效益,同时冷凝技术可以通过控制冷却温度来控制油气的回收率。该技术的缺点在于前期的投入较大,而且能耗较大。2)膜分离法,利用烃类物质优先通过高分子膜的特点,将回收的混合气体压缩后通过高分子膜,空气会被隔离在高分子膜屏障外而油气会通过高分子膜,这样就实现了油气回收,若进行二次膜分离,油气回收率可以达到99%。膜分离法是最早的油气回收技术,具有自动化高、回收率高等特点,但高分子膜需要在稳流、稳压的环境下工作。
3加强油气回收系统的闭环管理
为了提高油气回收系统的应用质量,加强石油产品储存库资源利用和绿色生产的整体水平,相关人员必须建立闭环管理的系统应用和监管机制。所谓“闭环管理”,即遵循“发现问题—制定对策—解决问题—再次排查问题”的持续运行,遵循螺旋上升的优越管理方式。实际上,油库、设备、业务、背景、检查等工作人员应明确自己的工作职责,了解并记录油库环境、油料质量、回收系统条件,并通过信息报告、会议讨论等方式与上级机关交换意见。此后,在接到上级单位的指示决定后,控制和处理油库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最后,在执行命令任务后,向上级部门报告各种情况信息,得到反馈后,实施进一步整改优化。这样可以有效地保证管理工作的持续发展和稳定实施,从而有效地发挥成品油库吸附式油气回收系统的应用价值。
4组合工艺设计
活性吸附+吸收组合工艺是当前油气回收行业中相对经济效益最高、应用最广泛的技术之一,通过改变装置运行条件,可控制排放口气体中烃组分浓度,达到不同的排放标准要求。吸附吸收技术是将活性炭吸附工艺与溶液吸收工艺相结合,既包括吸附+吸收组合工艺,也包括吸收+吸附组合工艺。原油油气预吸收+脱硫+活性炭吸附+真空解析+吸收液吸收组合工艺,装船气相管线汇总油气进入油气处理单元,汽车装车油气管道集气后经缓冲罐缓冲凝液、进吸收塔预洗,塔顶气经脱硫塔脱除硫化氢,在进入活性炭碳床,在生产操作过程中交替切换对进入系统的油气进行吸附及脱附,依靠真空泵对吸附的油气进行脱附,完成活性炭再生;再生后高浓度油气进入吸收塔,使用原油吸收液将高浓度烃气吸收。控制吸收液进入吸收塔内的流量,使吸收效率最佳。流量较小时,不能最大限度地吸收来自真空泵脱附出的高浓度油气,流量较大时,吸收液喷淋使挥发量增加,降低回收效率。富油泵变频设计使吸收塔液位平衡,这样可以保持塔内的气体压力平衡,有利于油气被吸收液吸收。若吸收法在吸附法之后,碳床内提浓后油气经真空泵进入吸收喷淋塔。烃气自下而上与来自上而下喷淋的吸收液实现对流,从而在吸收塔内实现油气的吸收和液化。在碳床再生阶段产生的少量残余烃气通过吸收塔顶部排入进气管线进行循环回收。由于油气生产设施的运输、安装和投产受到各种因素的限制,大规模油气生产设施采用了机载加固设计理念,以降低现场施工负荷,并在不影响施工进度的情况下接触现场施工人员。滑动固定结构可完成工厂90%以上的施工工作量,分段滑动运输可避免大规模运输的困难。现场工作量取决于设备和设备(如吸收塔和吸附罐)的单独的高层和大型房间的现场布置。减少现场安置的每种类型的施工人员数量和工作日。
结束语
总之,在罐区的生产活动中使用油气提取系统,不仅可以大大减少运输、储存等环节成品油蒸发所产生的油气排放,还可以实现油气资源的良好回收和油气污染处理的效果。因此,在设计实践中,相关人员应结合石油储藏类型和产品罐区的运输方式,设计最合适的提取系统和技术系统,全面加强罐区系统的生产经营管理质量。
参考文献
[1]胡艳辉,胡剑.成品油库吸附式油气回收系统的设计与管理研究[J].清洗世界,2020,37(02):87-88.
[2]唐洪亮.成品油库油气回收系统改造的安全管理[J].化工管理,2018(19):72-73.
[3]郭奇.成品油库复合式油气回收系统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