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朱波

湖南省双峰县第一中学,417700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进行深水攻坚区,国家越来越重视具有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人才的培养。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应该积极发挥培养学生良好创新思维的作用,以此来促进学生成为国家社会建设过程中需要的人才,促进学生充分发挥个人价值,实现对学生的全面核心素养教育目标。
关键词: 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创新思维
DOI:10.12721/ccn.2023.157002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使教育体制、教育的受重视程度在逐渐变革。在学校日常课时安排和教学目标的设计中,要以塑造学生的创新思维为基础。因此,高中物理课堂中应借助其实验教学优势,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想象力、创新精神,要注重让学生在课堂中获取综合发展。基于物理学科教学的特色,让学生形成正确的思维意识,打开思维大门,主动探索相关学习内容。

一、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课堂教学方法不合理

新时期学生具有新鲜的思维模式,对课堂学习环节拥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需求。厌烦“填鸭式”、“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完成教学,才会迎合其性格特征和需求。但是,教师使用的教学形式仅以自身为中心,降低了学生的主动意识,忽视了学生的思维发展。课堂教学深浅度不够,创新思维的培养不到位。学生难以将物理课堂知识学习的内容融合日常生活、难以感受到物理学习的实用性价值。教师没有为学生提供创造性的空间和自由探索学习的氛围;难以将效果拓宽,事半功倍效果难以达到。

(二)学生主体位置的显现较差

新时期的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完成指引,才会保障其积极性和热情的提高。学生能够在自由氛围中主动配合教师完成知识探索,课堂教学会以较少的精力取得较高的收获。但是,教师忽视学生的主体位置,课堂中学生对知识点的自我吸收和问题探索意识较差。新旧知识交替度不够,长期导致教学环节呈现恶性循环,实际对物理知识的掌握意识差。积攒了较多的课堂学习“矛盾”,致使学生呈现被动和抗拒状态。

二、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提高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策略

(一)营造优秀实验氛围,培养学生形成创新意识

高中物理课堂教师塑造学生形成创新意识,优秀课堂教学氛围的构建会推进目标的实现。课堂中教师要换位思考,考虑到学生问题解决时采用的不同方法和在物理课堂中取得的不同效果,让学生的创新意识得以形成。同时,通过优秀氛围和课堂教学环节的考量,让学生形成兴趣;能够主动参与物理课堂中的知识学习和实验学习,减轻其在课堂学习中的负担;通过优秀实验氛围的构建,显示学生的中心位置,能够使课堂教学取得良好的成效。在学生的主动探索和教师的知识讲解中,推动目标和教学实效性的完美增强。

例如,在有关平抛运动相应实验教学时,教师可以邀请一名同学站在讲台上抛出一块橡皮,通过实验操作学生会发现在讲台上的同学在抛橡皮时力度不一样,橡皮抛出的实际距离也不一样。此时,根据实验现象部分同学会就速度产生一定的疑问,教师借助多媒体形式进一步诠释和展现实验内容,形象化、生动化的将本堂课的教学知识传递给学生。再结合相关的实验数据和理论知识,在脑海中加深学生的物理学习印象,能够促使学生主动探索。同时,借助自己能够完成的实验形式进一步验证理论知识,让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形成。

(二)将物理实验教学和信息技术设备结合在一起

在我国信息技术发展的社会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师能够将物理实验教学和信息技术设备结合在一起,这样在面对具体实验中可能出现难度的实验时,能够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效率。同时信息技术设备的使用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培养学生良好的物理意识和创新思维。

比如,高中物理教师在进行电池电动势以及内阻的测量实验中,教师能够使用多媒体播放使用生物电池来给手机或者平板充电的视频,以对实际的实验教学进行有效的引入。这样教师在进行新课引入时能够结合实际的生活知识,同时使用多媒体设备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观看视频时肯定还会思考生物电池在生活中还能具备哪些作用,这样也充分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通过这种教学方法的使用,能够充分提高高中物理教师教学的质量和效率。高中物理教师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以后,可进行良好的实验教学。在教师实验教学的过程中,也能够使用微课等方式来聚焦学生的注意力,进而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的物理知识,实现对学生创新思维的有效培养。这样既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创新思维,同时能够缩短无效的实验时间,进而帮助高中物理教师控制教学进度,充分提高物理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三)在实验教学中使用小组合作教学法

很多时候,学生在实际的实验教学过程中自己的思考能力是不能满足学习物理知识的要求的,同时很多的实验也是需要学生组成小组进行的。所以在这种环境下,高中物理教师可使用小组合作教学法来充分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能力,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础上充分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比如,高中物理教师指导学生测量小车瞬时速度时,如果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不能想到使用平均速度来代替瞬时速度,教师就能够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讨论。这样学生就能在实际的小组讨论过程中研究测量瞬时速度的时间,时间接近0时就越接近瞬时速度的测量的相关知识。大部分学生在通过讨论以后都能够对小车进行实际的瞬时速度测量,甚至一小部分学生能够在测量过程中对极限知识进行简单的理解。但是需要高中物理教师注意的是,由于探究性的实验教学本身就是对教师掌控教学进度的挑战,所以在使用小组合作教学法时一定要科学合理地进行分组,尽量避免出现学生走神或者是开小差等影响学生学习质量的现象。

三、结语

在新时期高中物理课堂知识教学中,教师借助实验方法让学生进行创新思维。同时,通过实验验证一定的物理理论知识。学生会紧跟时代潮流,在新鲜模式的进行中体会物理学习的重要性。教师要优化学生的学习成果,通过物理课堂实验教学,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同步也会形成严谨思维意识,会为其日后的综合学习和发展创建基础,有助于物理课堂实现对学生的全方位培养。

参考文献:

[1]余俊文,马来敏.高中物理研究型活动提升高阶思维能力的研究——基于成都“七中网班”远端直播教学的背景[J].教育科学论坛,2020(28):14-17.

[2]梁加琪.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促进学生创新思维发展的策略[J].求知导刊,2020(44):7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