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初中历史教学中家国情怀的渗透策略研究

黄芳

郴州市第十八中学,423000

摘要: 家国情怀是历史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其渗透到初中历史教学中,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应该结合具体历史教学内容,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给予学生必要的资源支持,促使他们通过解读史料素材形成家国情怀。文章主要探究了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渗透家国情怀的重要价值,并从实际教学情况出发,分析和解读家国情怀的渗透策略。
关键词: 初中历史;家国情怀;渗透策略
DOI:10.12721/ccn.2022.157095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明确了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以及家国情怀五大方面,其中家国情怀是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充满人文情怀并关注现实问题,热爱家乡,热爱祖国,放眼世界,以服务于国家富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人类命运共同的构建。义务教育阶段,要求学生形成对家乡、国家和中华民族的认同,具有国际视野,有理想、有担当。家国情怀体现了历史学习的价值追求,是其他素养得以达成的情感基础和理想目标。初中生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在历史课堂中渗透家国情怀教育,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培养学生对家乡、对祖国、对人民、对党的热爱之情。

一、创设教学情境,丰富教学方式

在传统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采用讲授法,一般教师在讲台上为学生讲解历史内容,学生则在下面认真听讲,而且教师为学生讲解的内容一般都是将教材中的知识提炼出来讲解给学生。但是这种方式很容易会使学生在课堂中出现走神、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也没有得到提高,很难能够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与教学质量,这样时间久了就会出现两极分化的情况。热爱历史的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更充分,而不喜欢历史学科的学生则越来越难提高对历史知识的学习兴趣,这样的教学很难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在新课改之后,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要求更高,因此,教师的教学方式与教学模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教师需要根据教学目标以及教学内容,创新出多样性的教学方法,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能力,更多地掌握历史知识。而且教师采用知识延伸的方法,不仅能够使学生掌握教材知识,同时也能掌握更多有趣的历史知识,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初中历史教师可以为学生创造针对教学内容有关的教学情境,从而引领学生投入到情境中,感受饱满丰富的历史事件,引起学生对情境的思考与感受。然后,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教学问题,使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每个人都可以交流出自己的思想感情与想法,从而促进师生情感与生生情感,还可以营造欢乐的课堂教学氛围。这样很自然的学生就能够培养出爱国情感、家国情怀,同时还能进一步学好初中历史知识,探索出历史发展的规律与本质,促进初中学生的长远发展。

二、加强历史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应用

教师如果想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那么可以充分借鉴身边教师的教学方法,以及国外先进的教学方式,进一步创新出属于自己的教学模式。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进步,现代化信息技术已经基本上遍布在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信息技术有效展示,讲解出历史课堂的教学重难点,同时以这种方式还可以快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在较短时间内了解课堂教学内容,从而有一个大致方向的掌握,教师就可以利用新媒体技术为学生扩充课堂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同时,也可以将历史与现代相结合,与历史内容有关的现代化热点新闻,都可以通过多媒体为学生播放出来,进一步融入家国情怀,帮助学生提高爱国意识。因此,教师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需要充分掌握信息技术手段,并且时刻关注社会中的热点新闻,采用多种方式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兴趣,教师也可以以更加轻松愉快的内容,为学生展示沉重的历史事件,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与掌握历史。通过多媒体信息技术还可以提供更多的历史教学资源,帮助教师更好地展开课堂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三、组织开展各种历史教学活动

在新课改之后,教师格外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在课堂中做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与合作者,着重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能力,加强对历史事件的了解与掌握,同时教师还需要为学生留出更多能够自主思考的时间,以及更好的历史知识学习环境,在课堂中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例如,在上课之前,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本节课所需要学习的内容,然后使学生自主进行课本的阅读与浏览,提前掌握部分知识,然后在课堂中通过讲故事的形式为学生讲出本节课主要讲解的历史故事,故事讲完之后,教师可以对主要讲解的思想进行升华,引发学生的思考与探究兴趣。教师还可以通过帮助学生扮演历史人物,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历史人物的经历与内心思想活动,这样也是在潜在地融入爱国情怀,从而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积极性。学生也能够掌握更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识到今天的幸福生活与美好未来都是来之不易的,都是前辈奋斗得来的,从而教师就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在开展历史活动时,也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教师要将历史知识与思想意识相结合,通过历史知识的传递与教学,帮助学生掌握包含的爱国思想与爱国意识,教师需要对整体的活动提前做好准备与组织。其次,教师还需要对历史教学资源进行整合与传递,与教学内容相结合,从而进行教学方式与教学模式的创新,学生也能对这种新颖的方式产生极大的学习兴趣。最后,教师还可以为学生设定学习任务,对课堂的学习结果做出评价,如果学生掌握得较好可以做出表扬,掌握较差的也要鼓励学生再接再厉。

四、结束语

为了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渗透家国情怀,教师要创新现阶段的历史教学内容和形式,让学生摆脱单一教学内容和陈旧教学形式的束缚,使他们在新型历史课堂中调动起情感体验,进而与历史教材、视听史料等资源中的家国情怀产生共鸣。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仅能够形成家国情怀,还能在形式多样、资源丰富的历史课堂上实现学习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陈淑华.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J].学周刊,2020(13).

[2]黄宜琳.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J].西部素质教育,2020,6(7).

[3]赵晓萌.初中历史主题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育研究[J].才智(下旬刊),2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