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大数据技术专业课程思政的研究与实践

黄隽

江门职业技术学院

摘要: 大数据技术应用广泛,社会对大数据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本文根据大数据技术专业的课程特点,深入挖掘思政内容,将思政内容与专业知识进行有机的融合,形成有效的课程思政方案。
关键词: 大数据技术;课程思政
DOI:10.12721/ccn.2024.157019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随着大数据技术的愈加成熟,大数据技术在越来越多的行业得到广泛应用 ,国家也高度重视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的基础资源作用和创新引擎作用[1]。在大数据人工智能时代背景下,网络信息发展非常地迅猛,传播方式多种多样,大数学很容易在网络上接受到各种信息,也容易受到一些不良信息的影响。因此,大数据技术专业作为一个综合性学科,除了要求学生掌握统计、编程、大数据集群等知识的同时,也需要加强他们在思想、情感、观念等方面的教育,高校需要重视新媒体环境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机制[2]。教育部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要切实落实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要根据不同学科专业的特色和优势,深度挖掘提炼专业知识体系中所蕴含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3]。高等职业院校承载着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目标,教师在教学时除了要培养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同时也要在思想意识方面对学生加以教育。

一、大数据技术专业课程实施课程思政问题分析

大数据技术专业作为一个综合性学科,主要专业课程有《数据可视化》、《数据采集》、《数据分析》、《Hadoop技术》、《Python编程》、《机器学习》等课程,涵盖数据采集、数据分析、数据可视化、大数据集群等方面。专业课程内容的涉及面广且专业性强,对学生的要求比较高。因此在大数据技术专业实施课程思政主要面临着以下几个问题:

1. 由于大数据技术专业的课程专业性比较高,课程知识与传统的思政内容有着很大的区别,如果教师在讲授专业知识的同时,直接穿插思政内容,会导致课程衔接不紧密,过于生硬或碎片化的加入思政内容会显的比较突兀,导致专业课程的知识衔接被打乱,学生的思维节奏也会被干扰,并不能取得一个比较好的上课效果。

2. 部分教师在实施课程思政的时候,思政元素过于理论化,偏向于说教的形式,这种形式的思政内容对学生普遍吸引力不强。

3. 在专业课程中穿插思政内容时,无法保证高质量的思政内容,并且部分内容可能带有教师的主观色彩,不一定能够达到课程思政的要求。

二、大数据技术专业课程思政元素案例分析

高职大数据技术专业课程思政实施的一些问题,核心的问题主要是没有找到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结合点,专业知识与思政元素衔接不够紧密。大数据技术专业离不开数据,它的课程体系中包含了数据采集、数据清洗、数据分析、数据可视化,我们可以从数据入手找到思政元素的切入点,从而避免生硬且突兀的加入思政元素,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将“思政”内容嵌入原有的教学内容,实现专业课程的“价值引领”和隐性教育的课程目标。根据这种思路在专业课程上实施课程思政,不仅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更是促进学生多元化、内涵式发展。以下以案例的形式介绍大数据技术专业的课程思政教学方案,在教学中充分且自然地将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爱国主义精神、工匠精神等贯穿始终。

1. 在《Python编程》课程中,我们将一个个专业的知识点用具有思政元素的案例来阐述原理,例如在解释Python程序构成时,一个Python程序可以由多个模块构成,每个模块都是由多个Python语句构成,语句里面包含了表达式。就好像乒乓球国家队(完整的Python程序),由教练、运动员、后勤等团队(模块)组成,每个团队(模块)又包含了不同职责的工作人员(语句、表达式),正是大家的分工协作,努力奋斗,我们国家的乒乓球团队取得了非常优异的成绩;在设置变量名时,尽量使用具有思政意义的名字作为变量名;在条件分支里面,告诉学生如果努力奋斗,我们就可以创造美好明天,否则生活会陷入蹉跎等。使用这类思政元素阐述专业的知识,可以提高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竖立坚定的信念等。

2.在《数据采集》课程中,主要教授学生使用网络爬虫采集网络数据,在采集数据的时候必须对网页结构及其内容进行分析,根据这个特点,可以让学生采集思政主题网站的数据。如采集学习强国网站的部分新闻文字数据和视频数据,要求学生对指定的页面数据进行采集,例如采集学习贯彻二十大精神的主题页面,学生在分析页面结构的时候,会很自然的对页面的结构和内容进行分析和学习,这种形式一方面增强了思政内容的专业性,另一方面增强了思政内容的时效性,更是体现了思政内容的“润物细无声”。

3.在《数据可视化》课程中,可以对当前热点话题以及国家公开数据进行可视化,从而让学生了解我国经济发展等情况。例如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迅猛,可以将新能源汽车的销量进行可视化展示,让学生感受到我们国家科技的发展速度;通过全国人民的努力,我国综合国力跃上新台阶,可以将近些年我国GDP的数据进行可以可视化展示,让学生了解我国经济几十年的强劲增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并且这种形式的思政元素新颖且容易被学生所接受。

4.《数据分析》、《机器学习》、《Hadoop技术》等课程主要是对数据的处理、分析和预测,学生可以利用地方公开数据集或采集的个性化数据进行分析。例如使用环境数据和人们的健康数据结合进行分析,从而得出环境数据对人们身体健康的影响,从而让学生更加深刻的体会保护环境的重要性;通过分析工作岗位数据,让学生更好的明确目标、努力奋斗;

上述案例仅对课程思政部分做了简短的描述,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还会组织学生互动,进行交流分享感悟的形式进一步升华思政知识。

总结

通过对大数据技术专业的课程特点分析,我们找到了大数据技术专业课程思政的切入点,并且可以做到“润物细无声”的课程思政。除此之外,大数据技术专业实施课程思政还需打造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精通的教师队伍。建设一支高学历、高职称、高水平、结构合理、形成梯队的“双师”型师资队伍。首先, 教师自身要具备较高的政治素养, 关注国内外发生的热点事件, 积极参加各类的学习。其次, 教师需要全面深入掌握所讲授的专业课程, 并熟练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使得专业课教师把思政理念贯穿于知识传授中,将课程思政价值元素内化于心、外化于形。

[1]高亚光.用数据新要素激活高质量发展新动能[J].群众,2020(09):13-14.

[2]田梦婕. 大数据时代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创新融合研究[C]//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2022教育教学与管理(高等教育论坛)论文集.2022:3.DOI:10.26914/c.cnkihy.2022.080166.

[3] 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教高[2020]3号)[EB/OL].(2020-05-28).https://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0-06/06/content_551760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