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探究金属矿山地质勘探技术的重要性

刘佳

招远市国土资源储备和利用中心,山东烟台,265400

摘要: 各行各业的快速发展,使得社会对矿产资源的需求量日益增加,金属非金属地下矿的开采,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重点内容。由于金属非金属矿产资源的应用价值较高,相关企业也加大了开采力度,但开采过程中的安全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因此,如何科学地进行安全管理,成为行业亟待研究的关键。基于此,本篇文章对金属矿山地质勘探技术的重要性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 金属矿山;地质勘探技术;重要性;应用分析
DOI:10.12721/ccn.2023.157287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引言

随着社会主义经济市场的飞速发展,民众对于金属矿山的需求量不断增大,对金属矿山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导致金属矿山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如果想要在激烈的竞争市场中获得发展优势,金属矿山企业应以当前的市场需求为重点,以满足人民的需求为目标,不断优化与创新,加大对金属矿山的开采力度,同时在开采过程中强化地质勘探技术的更新。金属矿山地质勘探实质内涵是指在金属矿山开发之前,结合各种应用技术,加强对地理位置及地理地貌的勘察工作,通过勘探更加深入地了解金属矿山的整体情况,从而为金属矿山资源开采打好基础。基于此,本文探究金属矿山地质勘探技术的重要性。

1矿石成分、组构及类型

矿石为蚀变角砾岩,角砾占10%-50%,角砾成分为硅化泥质灰岩、少量石英角砾、团块、钙质板岩,形态为棱角状、次棱角状,大小不一,排列无方向性。基质为硅质胶结的岩石碎屑及后期形成的石英细脉、黄铁矿及褐铁矿,主要蚀变为硅化、黄铁矿化、褐铁矿化。金属矿物主要有黄铁矿、褐铁矿,其他金属矿少见。黄铁矿:半自形-它形粒状,粒径0.2—5.0mm,呈浸染状、细脉状或团块状集合体,风化后为褐铁矿,为主要的载金矿物;褐铁矿:呈褐红色,地表多数风化淋滤、流失呈蜂窝状或胶状体;金矿物在标本、光片中尚未看到,比照夏家店金矿应该以微细粒存在于黄铁矿、褐铁矿中。脉石矿物以方解石为主,呈粒状和细脉状分布,晶粒大于1mm;次为石英及少量白云石、高岭石、绢云母等。方解石浅灰白色,它形—半自形粒状,晶粒大于1mm;石英含量少,呈粒状、浸染状、细脉状充填细粒方解石及蚀变泥质灰岩角砾裂隙中,再破碎后呈细砾状。矿石结构构造:矿石结构主要为半自形粒状结构,半晶质—晶质结构、交代假象—交代残留结构、碎粒—碎裂结构、包含结构等。矿石构造以角砾状、条带状构造为主,块状构造、网脉状构造、星点—星散状构造、星散浸染状—脉状构造为次。矿石类型为蚀变角砾岩型,以金氧化矿石为主,半氧化及原生矿石仅见于钻孔、平硐之中。

2金属矿山地质勘探现状

在金属矿山开采工作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地质勘探工作,其对金属矿山开采的顺利实施以及安全高效等均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但是纵观当前金属矿山地质勘探工作中的实际情况,仍旧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

2.1缺乏勘探工作重视

作为金属矿山开采前最为重要的工作内容,地质勘探作业的全面性、详细程度等均会对后续的金属矿山开采工作产生相应影响。但是在实际工作中,部分勘探队伍面对恶劣的地质条件或是具有较大难度的金属矿山地质勘探工作中,往往会出现敷衍工作的现象。由于上级部门不够重视,因此在执行勘探工作的过程中,可能会简化工作流程或是削减勘探内容等,难以形成更加详实、全面的勘探数据,部分勘探队仅仅是在要求形成勘探报告的情况下才对金属矿山地质进行探,且这样的突击式勘探工作往往质量不高。

2.2勘探技术水平较低

当前在金属矿山地质勘探工作中所应用到的技术水平不高。这是由于发展金属矿山地质勘探工作的时间相对较晚,技术发展较为落后,勘探技术水平已经难以适应金属矿山生产工作,二者之间的严重脱节,导致金属矿山生产频繁发生基于地质勘探不足而引发的安全事故问题。并且在金属矿山地质勘探工作中,由专门的勘探队伍负责完成勘探工作,而落后的技术与设备等,难以满足勘探工作的实际需要,也无法为金属矿山生产提供安全保障。大多数的金属矿山开采区域中的地质相对复杂,并且随着对金属矿山资源需求量的增长,开采金属矿山工作需要逐渐向地下进行延伸,进而导致矿井周围呈现出更加复杂的地质环境。对于勘探技术以及设备的要求更高,但是在勘探工作中,却无法引进更为先进的技术设备,包括GPS以及GIS等均难以在金属矿山地质勘探工作中广泛应用。同时也无法建立起更加智能的数据管理平台,导致无法通过地质信息进行预测,对地质勘探工作可靠性产生严重影响。

3金属矿山地质勘探技术的应用分析

3.1流量测井技术

在现代社会发展中,流量测井技术已经成为地质勘探应用最为广泛的技术手段之一。在以往工作中,金属矿山企业主要采用分层抽水法进行地质情况分析,但这种传统技术手段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资源、经济资源和物力资源。而流量测井技术在实际应用期间,不需要花费过多的上述资源,在技术手段上相比,流量测井技术的便利性特点也更为显著。基于该技术手段可以一次性进行金属矿山开采地质数据的测量分析,所以在技术应用期间能够有效实现对勘测成本的控制。此外,流量测井技术在金属矿山找水后期的水灾防治上也能发挥显著优势。需要引起注意的是,虽然这项技术的应用可以为矿井建设的相关问题予以应对,但该技术主要原理主要是对曲线的模拟,这也意味着模拟曲线期间很可能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甚至诱发测量结果出现变化。如果测量期间发生井径变化,意味着测量结果也会发生明显变化。换言之,虽然该技术具备较为广泛的应用空间,但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量测井方法的发展仍然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3.2钻孔透视勘探技术

金属矿山地质勘探期间对无线电技术的应用概率较高,而钻孔透视技术则是最为关键的应用技术之一。在对该技术进行分析后可知,无线电波传播期间,传播系数往往会受到传播介质类型差异的直接影响,而钻孔透视技术在应用期间也可以借助这一特性获取更为精准的勘探结果。如果在金属矿山井下的岩层存在积水,电波在行进积水层期间就会发生显著频率变化,工作人员在获取频率变化后,精准实现积水层情况判定,这也为后续金属矿山开采工作的开展提供了精准的数据帮助。

3.3加快信息建设技术推进技术系统化

①在实际金属矿山地质勘探过程中,勘探工程队应加强对数据采集工作的信息化建设,遥感技术要逐渐朝着勘探技术、定位系统、实时测绘系统等一系列多样化系统相结合的方向发展。地面应做好配合工作,在地面通过射线光谱将矿井下的地质构造进行突出反应,实现地下信息的采集;②在金属矿山地质信息勘探工作完成后,对数据进行后期处理时,应保障数据具有较高智能化、信息化。数据智能化、信息化的过程可以结合当今时代最为重要的计算机同步工作来强化动态模型的构建。动态模型构建之后能从根本上体现出金属矿山地质结构系统的全面性,以动态模型为引导,降低人工成本及危险事故发生的频率。勘探技术的系统化是根据当前应用频率较高的几种勘探技术的全面结合,通过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的应用,对地质构造有一个全面清晰的认知,使勘探工作的精确度更高。同时,在技术结合与优化过程中,应加强对安全内容及环境保护问题的重视,使得一系列开采技术应用下施工的误差更小,保障环境的优化、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结束语

需要进一步加大对金属矿山地质勘探技术工作的重视程度,通过对各种安全问题的原因分析,以问题为切入点,制定出一系列针对性较强的有效防控措施,保证采空区及其他问题得到妥善治理,从而更高质量地完成地下区域的开采工作,保证金属矿山地质勘探安全,提高开采效率。

参考文献

[1]李玉文.金属矿山地质勘探安全生产的标准化建设研究[J].西部资源,2020(01):169-170+173.

[2]刘宇坤.金属矿山地质勘探技术及其重要性[J].世界有色金属,2019(13):115+119.

[3]晋晓明,王金亮,黎勇.研究如何加强有色金属矿山地质找矿方法[J].世界有色金属,2019(06):102+104.

[4]张蒙.关于金属矿山地质勘探技术创新问题的认识与分析[J].世界有色金属,2019(06):151-152.

[5]李峰.物探电法在金属矿山地质勘探中的应用分析[J].世界有色金属,2019(02):129-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