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高职体育课程融入职业体能训练的对策

朱翔翔

舟山技师学院,316000

摘要: 在高职体育课程中融入职业体能训练,教师应充分考虑不同专业学生的身体素养差异,进行针对性的引导和强化训练。通过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结合多样化的措施,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为核心,以提升学生的体能为目标。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逐步认识到职业体能训练对于未来就业和人生发展的重要性。同时,通过创新教学手段,不断优化职业体能训练课程的设计和实施,确保训练的效果和质量得到切实保障。基于此,本文对高职体育课程融入职业体能训练的对策进行相关讨论。
关键词: 高职体育课程;职业体能训练;对策
DOI:10.12721/ccn.2024.157236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加强职业体能训练已成为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的关键发展路径,它在提升学生的身体素养、心理素质及抗压能力等方面具有显著成效。随着新时代高职体育课程理念的逐步深化,职业体能训练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得到了广泛关注和认可。为了进一步提升职业学生的锻炼兴趣,我们需要将课堂与课外相结合,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和实践,引导学生形成自觉锻炼的良好习惯,并培养他们的终身体育意识。

一、重视分析学生的专业特点,强化职业体能训练的针对性

为了提升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整体效果,我们应深刻认识到职业体能训练的重要性。在具体实践中,应依据学生的专业方向,科学选择职业体能训练方法,全面培养学生的各项能力和身体素质。这样,学生在掌握专业技能的同时,也能提升心理素质和体能水平,从而增强他们在行业中的竞争力。

以电工专业学生为例,鉴于其未来职业特点——需要长时间站立且对手部灵活性有较高要求,我们在职业体能训练中应特别关注腿部、腰部和手腕部位的训练,设计更具针对性的动作,从而为电工专业学生的职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通过这样的精细化训练,我们能够充分发挥职业体能训练在学生职业发展中的服务效能,助力他们更好地走向未来职场。

二、重点激发高职学生的积极性,创新多元职业体能训练模式

为确保职业体能训练计划得以有效实施,高职院校应积极构建高效且富有成效的训练模式,为提升体育教学效率奠定坚实基础,进而取得理想的体育教学效果。为此,高职院校需增强基础设施建设意识,结合教学改革要求及学生个性化需求,增设特色化、职业化的体能训练课程。在课程设计过程中,应注重激发学生积极性,调整教学策略,确保学生在职业体能训练中感受到强烈的参与感。然而,现实中,高职院校在职业体能训练方面常因多种因素而显得不够合理。若仅通过有限课时进行训练,往往难以达到预期的体能训练效果。因此,高职院校应勇于创新职业体能训练模式,并配合实施相应的改革工作。

为实现上述体育教学目标,高职院校可深入分析实际情况,针对内部学院建立晨跑项目机制等创新举措。通过给予学生更多鼓励,引导其积极参与此类项目,并强化学生的互相监督意识,培养其自主管理能力。这样不仅能让学生正确认识体育教学及体育训练的重要性,还能有效促进职业体能训练计划的实施,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建立完善的体能训练考核机制,构建健全的训练考核体系

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职业体能训练的实施情况表明,部分学生尚未充分认识到职业体能训练的重要性,对其在身体素质和职业能力提升方面的积极作用缺乏了解。这种认识上的不足影响了教学工作的顺利推进,难以取得理想的体育教学效果,也不利于学生专业技能的提升。

为此,我们需要综合考虑学生的学习能力差异,明确体育教学工作的具体要求。学校领导及教师应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积极在学生群体中宣传职业体能训练的重要性和益处,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认识,激发他们参与体能训练的积极性。同时,学校应深入分析国家相关政策规定,明确大学生的体质健康标准,并建立科学完善的体能训练考核机制。通过合理设计考核指标,对体能训练态度消极或考核结果不达标的学生进行及时疏导和引导。在必要时,可以采用合理的激励措施,如延期毕业等,以督促学生更加重视并积极参与职业体能训练,确保他们在这一过程中投入更多时间与精力。

四、科学优化职业体能训练结构,强化体能训练与专业匹配性

高职院校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应深入考量各行业的可持续发展需求,致力于为社会输送具备高度专业技能和良好体能素质的人才。为了确保学生的职业技能与体能能够满足未来职业发展的要求,我们必须设计更为科学合理的职业体能训练结构。这一结构不仅应基于当前的实际状况,还需根据行业发展和专业特点进行动态调整和完善。

针对不同职业特征及专业特点,我们应精准制定职业体能及职业病预防教学课程。以机电一体化专业为例,由于该行业对学生的体能有着较高的要求,因此,在职业体能训练中,我们可以优先选择足球、篮球等具有身体对抗特点的运动项目。通过增设相关训练内容,对学生进行全面的体能训练,帮助他们提升全身运动能力,增强活力。而对于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由于其职业特性要求具备良好的耐力、耐心和优雅的职业形象,我们在体能训练中应重点培养他们的这些素质。因此,可以考虑将游泳和排球作为体能训练项目,以帮助他们塑造良好的形体,提升职业素养。

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强化职业体能训练器材的完善性

高职院校在推进职业体能训练工作时,必须注重教师队伍建设,并加大在设备器材引进方面的投入,以完善体育教学基础设施。具体而言,学校应主动向上级领导部门争取政策和资金支持,确保职业体能训练工作得到有效落实,为提升训练水平打下坚实基础。同时,高职院校应增强校企合作意识,与龙头企业加强合作与交流,深入了解其对专业人才的具体需求,从而拓展体育教学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来源。为确保资金的合理使用,学校应成立专门的资金监管机构,对专项资金进行严格管理,确保在职业体能训练设施完善中做到专款专用。通过优化基础设施,高职院校能够进一步激发师生参与体育教学和职业体能训练的积极性,满足他们在训练器材使用方面的需求,进而有效提高体育教学效率。这些举措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体能素质,还能为他们未来的职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六、结语

综上所述,职业体能训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要求高职院校与体育教师紧密合作,共同克服实践教学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短板。通过把体育教学与职业体能训练有机结合,我们可以丰富教学内容,增强教学的针对性与有效性。在此过程中,对教师进行持续培训至关重要,以确保他们具备最新的教学理念和技能。如此,新时代的高职体育教学将更好地满足社会对综合型人才的需求,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方睿.体能训练在高职体育教学中的融合与应用研究[J].冰雪体育创新研究,2020(20):39-40.

[2]黄贤东.职业学院体育与职业体能课程设计的探讨[J].当代体育科技,2020,10(29):181-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