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金属矿产勘查中的多通道瞬变电磁技术分析

李转宁

银川科元地质矿产勘查有限公司,750004

摘要: 金属矿勘探工作开展过程中,全新的工艺技术及设备不断涌现,这为金属矿勘探工作带来更多帮助。其中,多通道瞬变电磁法技术作为全新的物态技术,可以提高勘探质量,在实际应用阶段需要围绕技术的应用现状进行综合分析,制定针对性勘探措施,充分了解这种技术的应用优势,从而发挥实际作用。基于此,本文简要概述多通道瞬变电磁法的原理,并结合实际应用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 金属矿勘探;新设备;技术创新;多通道瞬变电磁法
DOI:10.12721/ccn.2023.157295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引言:在科技水平不断提高的背景下,金属矿产勘探的工作水平也在大幅提高,但为了能够实现多通道瞬变电磁法的科学利用,在金属矿产勘查中,需加强对多种技术的整合,起到良好效果,实现更好的推广和应用,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可以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并在原有基础上对多通道瞬变电磁技术对应用进行改进,以便于不断提高金属矿勘查的精度和效率。

一、多通道瞬变电磁法勘探原理

在金属矿勘探工作开展时,经常会存在深埋矿床无法寻找的情况,在勘探工作开展时会受多种因素影响,所产生的限制较为严重,且矿床的深度不断加大,甚至部分金属矿的勘探需要延伸到1000米左右,若仍然运用传统的勘查技术,则会导致问题的不断产生。而对于多通道瞬变电磁法的科学利用,可以改变传统勘探能力不足的问题,且勘探深度可以达到800~2千米,为矿产勘探事业带来更多帮助。多通道瞬变电磁法在实际应用时,以压缩脉冲技术作为标准,通过高达200安倍的强电流传递电磁过渡场信号,研究人员可以不断进行技术的改进,将应用的优势充分展现。根据法拉利电磁感应理论指导,多通道瞬变电磁法通过发现电磁波,了解被勘探地质在电磁场脉冲向下产生的电磁涡流运行规律,具有时间周期和空间性,通过多通道瞬变电磁法勘探技术的应用,为电磁勘探带来更多帮助。作为矿产资源勘探的主要技术之一,在勘探工作开始时借助接地导线对被勘探区域发射脉冲信号,在多通道瞬变电磁法勘探应用时,中心回线技术作为重要设备之一,在实际工作开展时,主要就是通过监测数据,以便保证数据准确性,在基础矿勘探工作发挥良好的价值。

二、金属矿勘探中多通道瞬变电磁法的实际应用

(一)对金属矿地质特征的了解

金属矿勘探工作涉及到的内容较多,需要事先对其地质特征有着基础掌握,尤其是结构复杂的因素,且不同时期岩层地质结构差距较大,涉及红基岩、粗砂岩、腐蚀土等,这为勘探工作带来一定难题。即便应用多通道瞬变电磁法,但仍然需要对各项数据进行采集,并制定针对性数据应用方案,对区域内地地质情况把握充分,实现准确高效的采集样本信息。

通过对测试值流纹岩结构的电阻值可发现,不同时期的岩层结构差距较大,且无法进行准确识别,受技术及内外部因素约束,尤其是硅质物质量的增大,岩层电阻率也会不断增大,若没有得到可靠性控制,会严重约束后续工作的开展。铅锌化凝灰岩围岩电阻率相比于流纹岩要低很多,且据实际探测,该区域铅锌多金属矿产结构较为复杂,借助多通道瞬变电磁法的应用可以纪律岩芯电阻率,为后续数据收集提供资料保证,提升勘探工作的可靠性。

(二)勘探数据的采集

多通道瞬变电磁法在金属矿勘探中,虽然可以发挥良好的优势,可以为后续采矿作业带来数据保证,但仍然需要加强对数据采集重视,这样可以通过多种方法对数据有着充足掌握,尤其针对布线方向需要为EW向,如下图1所示。

1739944118850.jpg 

图1 M-TEM测线布置图

在数据采集工作开展时,需要对不同的采集点进行脉冲信号的收集,并绘制相关脉冲图,在脉冲信号观测阶段,根据不同观测点进行综合分析,确保距离达到实际标准,且受剖面测量长度影响的问题得到充分解决,在进行多通道瞬变电磁法勘探工作时,利用接地导线进行信号发射,保证矿区深度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并通过连续发射电磁信号,以便于提高整体检测的可靠性,在信号发射过程中,准确检查不同电极之间的距离控制情况,确保达到所设定的标准,在发射设备信号后,应结合电流控制情况进行准确分析,如发射源频率、工作循环周期以及电流信号大小等各项数据,在控制工作开展时应做好综合协调工作,确保数据在规定范围内,以便提升数据控制的可靠性。针对接收电压工作,对采集数据进行准确观测,尤其针对记录发射电流数据,这样可以为后续应用带来工作保障,提高整体勘探效果,有效减少影响,为后续工作的顺利推进提供重要支撑。

(三)数据研究与分析

通过数据收集,在分析工作时需要结合多通道瞬变电磁勘探法的应用情况进行综合探索,尤其针对所产生的脉冲信号,针对大地脉冲信号数据进行准确记录,结合实际情况准确获取数据,获得相关监测数据信息,以便绘制相应的电阻等直线,记录更加准确的信息,以测试具体矿产深度作为坐标,绘制相应的线路图,从而得到金属框电阻率剖面图,如下图2所示,为后续的检测工作开展提供重要支撑。

 1739944156504.jpg

图2 矿区电阻率剖面图

(四)勘探结果的分析与研究

通过M-TEM电阻率数据信息的全面分析,可以进行二维数据图的建立,以图形观察及技术分析的方式了解金属矿勘探的结果,掌握地下岩石结构与矿产分布情况,并通过二维数据图像生成,为后续勘探工作的顺利开展带来工作帮助。而且对于勘探结果,为避免受某项因素影响而导致数据不准确,在勘探工作开展时,应结合多通道瞬变电磁法的应用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制定更加科学的检验措施,了解技术的运行情况,做好综合优化与规范工作,提升整个数据准确性,切实改进传统工作面临问题,发挥必要性作用及优势,实现更好的进行规范控制。

结束语:总而言之,金属矿勘探工作深度在不断增大,通过多通道瞬变电磁法的应用可以起到良好作用,但是随着深度的不断加大,深度之间电阻会存在异常,为了能够提升勘探效果,应从勘探数据进行分析,了解电阻异常现象,保证矿产资源勘探的准确性,在勘探工作中根据地质岩石的结构,科学合理的运用技术,有效提高金属矿勘探工作质量,将技术应用的价值充分展现,确保不会受某一环节因素影响而导致数据不准确问题的产生。

参考文献

[1]王超.地理信息系统与多通道瞬变电磁技术在金属矿产勘查中的应用[J].西部探矿工程,2020,32(10):119-120+123.

[2]王璇.物探新方法——多通道瞬变电磁法在金属矿勘探中的应用[J].世界有色金属,2019(06):249+251.

[3]薛国强,底青云,王若等.多通道瞬变电磁法资料处理方法技术综述[J].地球物理学进展,2020,35(01):21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