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两位三通液压滑阀结构密封性能改进研究

冀江涛 韩栋 张静波

中航西安飞机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陕西西安,710089

摘要: 为提高液压滑阀结构密封性能,改善液压系统的油液泄露问题,本文以常见的两位三通液压滑阀为研究对象,依据同心圆环缝隙流动原理,分析油液泄漏主要影响因素,在合理范围内,减小滑阀内部间隙值、增加间隙长度、增加均压槽,并同步改进液压滑阀的工作行程。改进方向正确,设计尺寸合理,能够大大提高两位三通液压滑阀的内部密封性能和密封稳定性,为后续解决液压滑阀油液泄漏和系统串油等问题,提供可行性参考。
关键词: 液压滑阀;间隙密封;间隙值;间隙长度
DOI:10.12721/ccn.2023.157298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1 两位三通液压滑阀结构及工作原理
两位三通液压滑阀是液压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改变液压系统油液流动方向和速度,从而使下游执行机构实现不同功能。其基本结构主要为阀体、阀套、阀芯、供油腔、工作腔和回油腔几个部分,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

捕获.PNG

阀芯处于中立位置时,供油腔持续供压并处于密封状态,滑阀内部工作腔和回油腔接通,工作管路与回油管路接通,执行机构无高压油液;向下移动阀芯至工作位置时,滑阀内部供油腔与工作腔接通,供油管路与工作管路接通,执行机构实现对应功能,此时回油腔处于密封状态。
2 两位三通液压滑阀间隙密封结构及特点
由阀芯和衬套共同构成两位三通液压滑阀的间隙密封结构,其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图2a为无均压槽间隙密封结构,图2b为有均压槽间隙密封结构。采用这种非接触式的密封方式,摩擦阻力小,对零件表面磨损较小,能够较好满足航空类零件的寿命要求[1]。当阀芯和阀体相对运动时,液压油会产生液体电阻,增加流动阻力,从而起到密封效果[2]。

1.PNG

液压滑阀缝隙处流场示意图,如图3所示。缝隙密封处在阀芯活门两侧高压区和低压区之间存在较大压力差,导致高压区附近零件易产生较大变形,均压槽的设计能够在衬筒与活门之间形成锥形缓冲空间,较好地平衡阀芯受到的径向不平衡力,使阀芯在孔内保持良好的对中性,以此达到减少泄露、形成密封的目的。

捕获.PNG

图3 液压滑阀缝隙处流场示意图

3 故障分析
3.1主要故障
由于液压滑阀要保证阀芯工作时运动灵活,液压滑阀密封存在微小间隙,工作时难以避免会有少量油液漏出。统计现有产品故障情况及跟踪观察可知,两位三通液压滑阀主要故障有两种:内漏量大和工作腔串油。内漏量大主要表现为:压力源蓄压瓶压力下降快,验收试验时阀芯中立位置和工作位置内漏量检查不稳定;工作腔串油主要表现为:验收试验过程中,移动阀芯至工作位置,工作管嘴和回油管嘴同时有液压油流出。
3.2原因分析
根据流体力学基本原理,可以将滑阀间隙等效为同心圆环缝隙流动模型,其流量可通过以下计算公式[3]~[4]计算:

捕获.PNG

式中,∆p –间隙两端压力差;d-表示阀套直径值;h-表示间隙值,一般为阀套减去阀芯的直径值;μ-表示动力粘度系数,与具体介质有关;l -表示间隙长度。
从上述公式可以看出:通过间隙的流量与间隙两端压力差、孔径大小,间隙值的三次方值成正比,与动力粘度系数和间隙长度成反比。在实际过程中,间隙两端压力差比较稳定;油液动力粘度系数与油液成分和环境温度相关,不易改善;由于产品结构和功能的限制,孔的直径不能改变。因此,要达到较小的流量损失,主要通过优化间隙值和间隙长度进行控制。
4 改进方案
综合考虑零件加工能力、产品低温使用工况、现行产品故障情况,优化阀芯、阀套配合间隙,将间隙值由8um~12um改为6um~8um。
同时增加阀芯和阀套封油凸台宽度,即增加间隙长度,对不同产品改进参数如表1所示。捕获.PNG由于间隙长度更改,为保证滑阀的功能,不同产品的工作行程行程进行了相应更改,改进参数如表2所示。捕获.PNG提高密封性的同时,为减轻密封间隙减小可能带来的径向液压卡紧力,在阀芯上增加11道均压槽,如图3所示。

捕获.PNG

5 结论
本文以两位三通液压滑阀为研究对象,基于同心圆环缝隙流动原理,分析了油液泄漏主要原因及其影响因素,并针对滑阀结构提出了可行性改进方案:减小滑阀内部间隙值;增加间隙长度;增加均压槽;改进液压滑阀的工作行程。结果表明,该方案大大提高了液压滑阀的内部密封性能和密封稳定性,有效改善了液压滑阀在使用过程中的油液内部泄露问题。
参考文献
[1] 何毓明,彭利坤,宋飞.基于AMESim的液压滑阀中位内泄漏仿真研究[J].液压与气动.2018(5).
[2] 荣刚. 液压滑阀内部结构变形与流量泄漏研究[D]. 杭州:浙江大学, 2015.
[3] 杨秀峰.水压环形缝隙泄漏特性的理论和实验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2.
[4] 许福玲,陈尧明.液压与气压传动[M].3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