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物理大单元教学策略研究

李丹

重庆市开州区云枫初级中学,405400

摘要: 在新课程标准的背景下,核心素养的培养已成为初中物理教学的核心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大单元教学策略应运而生,旨在通过整合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强化实践操作等方式,提升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本文将从大单元教学的定义出发,探讨其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以期为相关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 初中物理;核心素养;大单元教学
DOI:10.12721/ccn.2024.157443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引言

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初中物理教学逐渐从知识传授转向能力培养。核心素养作为衡量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指标,包括物理观念、科学思维、实验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等方面。大单元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强调知识的整体性、连贯性和深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大单元教学的定义

大单元教学是一种教学模式,其核心理念在于将教学过程中涉及的相关知识、技能和价值观围绕某一特定主题或问题进行整合,从而构建出一个相对完整且富有逻辑性的教学单元。这种教学模式颠覆了传统教学中以章节为单位的划分方式,不再局限于孤立的知识点教学,而是更注重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整体性。在大单元教学中,教师通过精心挑选和组织教学内容,将看似零散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还能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系统思考能力,提升他们的核心素养。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物理大单元教学策略

(一)确定大单元教学主题

初中物理教师在确定大单元教学主题时,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学生的实际情况是首要考虑点,包括他们的认知水平、学习兴趣以及已有的物理基础。同时,教师还需紧密围绕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确保所选主题能够全面锻炼学生的物理观念、科学思维、实验探究以及科学态度与责任。教师可选择与现实生活紧密相关的主题,如“运动和力”、“能量与转换”等,这些主题不仅具有代表性,能够体现物理学的核心概念,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感受到物理学的实用性和趣味性。教师在确定主题时,还需注重主题之间的内在联系,确保大单元教学的整体性和连贯性。教师通过构建知识网络,可帮助学生形成系统的物理知识框架。

(二)整合教学内容

教师在确定大单元教学主题后,需要梳理教材内容,明确每个知识点在整体知识结构中的位置和作用。同时,积极引入课外资源,如科普文章、视频资料等,以丰富教学内容,拓宽学生的视野。例如,以“运动和力”这一单元为例,教师可以将牛顿第一定律、第二定律和第三定律等核心内容进行整合,通过对比和分析,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力的性质和作用。在整合过程中,教师还需注重实验和实践活动的安排,如设计简单的力学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感受力的作用和效果。教师还可以结合生活中的实际案例,引导学生将物理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中,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三)优化教学方法

在初中物理大单元教学中,教师应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问题式学习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教师可以根据大单元主题提出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究。这些问题应具有启发性和层次性,能够逐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物理知识。通过问题的引导,学生可以主动思考、积极探究,形成自己的物理观念和科学思维。

项目式学习也是一种创新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设计一个与主题相关的项目,让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学习和掌握知识。例如,以“物态变化”这一单元为例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个关于水循环的实验项目,让学生通过观察、记录和分析数据来了解水的不同状态之间的转换过程。这种教学方法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和创新能力培养,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合作学习也可引入大单元教学。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负责一个子任务或问题。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学生可以共同完成任务并相互学习。在合作过程中,学生可以发挥自己的特长和优势,同时也可以从他人的优点中汲取营养。这种教学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社交能力。

(四)强化实践操作

物理作为一门实验科学,其实践操作环节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在大单元教学模式下,初中物理教师应当特别重视实践操作的设计与安排,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以及科学思维能力。

例如,以“教学透镜及其应用”这一单元为例,教师需要深入挖掘教学内容的精髓,同时结合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精心策划一系列与主题紧密相关的实验活动。这些活动不仅应当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应当能够帮助学生深入理解透镜的成像原理及其在现实世界中的应用。在实验过程中,教师需要及时关注学生的实验进展,耐心解答学生的疑问,并在关键时刻给予必要的指导,确保学生能够顺利完成实验任务。在实验结束后,教师还应对学生的实验结果进行全面评估,提供有针对性的反馈。教学中以这样的评估和反馈,学生可以清晰地认识到自己在实验探究方面的优势和不足,从而有针对性地改进和提高。

(五)注重评价反馈

在大单元教学中,初中物理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手段收集学生的学习情况信息,并进行及时反馈和指导。课堂观察是教师常用的评价手段之一。教师通过课堂观察,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参与度以及思维活跃度等方面的情况。在观察过程中,教师应及时记录学生的表现并给予相应的评价。同时,也可以根据观察结果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作业批改是教师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的重要途径。教师通过批改作业,可以发现学生在掌握知识点方面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教师在批改过程中,应注重对学生的解题思路、方法以及错误原因进行分析和点评。同时,也可以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个别辅导和指导,帮助他们及时纠正错误并提高学习效率。测试也是评价学生学习情况的有效手段之一。教师通过测试,可以全面了解学生对大单元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教师在测试过程中,应注重题目的多样性和层次性,以全面考察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测试结果进行反馈和指导,帮助他们找出存在的问题并制定相应的学习计划。

除了以上几种评价手段外,教师还可以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如同伴评价、自我评价等。同伴评价可以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和学习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和优点;自我评价则有助于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反思能力。教师以多元化评价方式,可更加全面客观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和提高。

结语

总之,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物理大单元教学策略是提升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初中物理教师在实施大单元时,可通过确定大单元教学主题、整合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强化实践操作以及注重评价反馈等措施,可以帮助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培养科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形成积极的科学态度与责任。未来,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和教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物理大单元教学策略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玉峰.以大概念、大思路、大情境和大问题统领物理单元教学设计[J].中学物理,2023(5):55-56.

[2]崔允漷.学科核心素养呼唤大单元教学设计[J].上海教育科研,2023(4):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