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以下简称《量表》)是我国首个覆盖全学段的英语能力测评标准,规定了中国英语学习者和使用者的英语能力等级,详细列出学习者应掌握的各种英语知识和能力;其颁布和实施对英语学习、教学、测评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英语听力能力量表概述
英语听力能力量表理论框架是基于交际语言能力框架,融合功能语言学、认知语言学、教育学等学科理论形成的,强调在语言学习过程中重视认知能力的发展。“英语听力能力量表”是《量表》的子项目,包含9个等级的英语听力能力描述语,科学解释和测评我国各学段英语学习者的英语听力能力。采用“能做”描述语,强调语言学习者和使用者运用语言知识和非语言知识及各种策略,参与特定情境下某一话题的英语听力活动时所表现出的英语理解能力。它包括四类量表,即听力理解能力总表、听力理解能力量表、听力理解策略量表和听力理解能力自我评价量表。
根据《量表》,听力理解能力作为一种综合认知能力,由与听力活动相关的识别、提取、概括、分析、批判、评价等认知能力组成。听力理解能力量表包括理解口头描述(表18)、理解口头叙述(表19)、理解口头说明(表20)、理解口头指示(表21)、理解口头论述(表22)、理解口头互动(表23)六个方面。听力理解策略量表(表24)对第一级至第五级策略进行了综合表述,包括规划、执行、评估/补救等方面,并指出达到第六级及以上能力的学习者和使用者具备第一级至第五级的能力要求。
二、军校学员英语听力能力现状分析
听力能力是军校大学英语教学培养的重要能力之一,为了解其能力现状,笔者选取我校140名大一学员为研究对象开展问卷调查。王守仁教授指出《量表》的四到六级水平相当于我国高中教育阶段和高等教育阶段大学英语学习者和英语专业低年级学习者。考虑到我校学员生源地区,部分省市高考无听力或不计入总成绩,结合学员学习实际,依据听力理解能力6张分量表的四级描述语形成问卷,共21题。调查问卷选项设置采用李克特5级量表,分为“完全做不到”“勉强做到”“基本做到”“较好做到”“完全做到”,对应1分至5分,通过问卷星发放及回收,并通过SPSS分析其信度。
结果显示最高及最低值均出现在“理解口头叙述”中,最低是第3题“在收听或收看语音标准、语速正常的一般性话题的广播或电视节目”,能达到一般及以上的只有38.17%;最高第8题“在观看情节简单的影视剧时,能理解人物与事件之间的关系”,为52.75%。且除第8题外,其他各题达到一般及以上的均不足50%。在“理解口头描述”中,仅有10%的学员对两项能力掌握情况均在良好及以上。在“理解口头论述”方面,17.57%的学员完全听不懂熟悉话题的辩论双方的主要论点和论据;在“理解口头互动”方面,掌握最差的是理解说话者的言外之意,完全做不到和勉强做到的比例达60%。数据分析表明学员各项分能力指标均与量表四级水平之间差距较大,总体听力能力较弱。
三、提升军校学员听力能力的途径
(一)基于《量表》制定清晰、明确、阶梯式的教学目标
根据国内相关研究及《量表》的能力标准,学员要通过大学英语四级,应达到《量表》五级能力标准;要通过大学英语六级考试,应达到更高能力等级。听力能力的培养是循序渐进的,其课程教学目标应清晰、明确且呈阶梯式上升。可根据院校实际,将目标细化,即第一学年第一学期使学员英语听力水平全体达到《量表》四级;第二学期则为英语听力水平达到五级;第二学年全学年最终达到六级。《量表》中与英语听力相关的各分项指标也根据学年学期的不同而对应不同等级。以语速为例,听力理解能力总表6级要求能听懂语速100-140词/分钟的职场对话;军校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中的通用英语能力分级培养及考核要求中指出学员达到的“基础”能力要能基本听懂语速为130词/分钟左右的音、视频材料和题材熟悉的讲座;军事英语能力模块要求能听懂120词/分钟左右的标准英语军事内容讲话,并能较好地运用听力技巧。因此,结合《量表》,科学制定教学目标对培养和提升学员听力能力十分重要。
(二)运用《量表》指导听力教学全过程,包括听前准备、听中策略、听后反思。
听前准备包括听力材料的筛选、课前资料推送、教学方法选择等多方面准备。根据听力能力量表,4-6级要求学习者能理解各种相关信息,把握中心意思,注重英语学习者的听力理解能力和认知能力的发展。因此,听力材料选取除了要注重语速,也要关注内涵,练习听力的同时提升文化素养,培养专业能力。军校英语听力选用通用英语和军事英语听力教材,应基于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选取合适的听力材料。听力策略的运用能够更好地帮助学员提升听力能力。《量表》对听力内容的要求为理解主要内容(4级)、理解基本文化内涵(5级),并不断扩展;听中,教员可培养学员熟练应用内容预测策略、抓关键词策略、整体把握策略等,具体来说主要包括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还可使用情感策略帮助学员克服畏难情绪。听后教员组织学员及时反思,如听力中遇到什么困难,我如何解决等;通过反思帮助学员深入理解听力材料,发现并攻克薄弱点,有效提升听力能力。
(三)基于《量表》调整并完善评价方法
在评价方面,教员应充分利用听力理解能力自我评价量表(表80),注重在学习过程中开展学员自评、生生互评和教员评价。教员可结合课程标准、教学大纲等,适当对描述语进行深度加工,使其与形成性评价深度融合,并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在学员自评和生生互评前指导学员学习《量表》,使其理解内涵,保证评价科学有效。如听力自评表5级中的“我在与英语为母语者就一般性话题进行交流时,能理解对方话语的文化内涵”,互评时将“我”变成“你”即可。基于自评表进行评价能让学员实时掌握自身听力水平,及时发现问题;教员也能够及时调整听力教学内容和方法,做到真正以学员为中心,促进听力能力发展。
参考文献:
[1] Bachman L F. Fundamental Considerations in Language Testing [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0.
[2] 罗畅. 基于《量表》对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的改革研究[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21(6)
[3] 王守仁. 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 外语教学,2018(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