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分析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

李威

内蒙古丰华(集团)建筑安装有限公司,内蒙古呼和浩特市,010010

摘要: 建筑行业发展越来越壮大,土木工程的整体要求也随之不断提升,工程当中混凝土的使用都将是主要选择,混凝土的稳定结构所发挥的作用在土木工程当中有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为了能够有效地提升土木工程的建设质量,从混凝土材料以及结构入手,不断提高混凝土的稳固性,以高质量的应用体现在工程当中。但是目前混凝土施工中还面临着许多严重的质量问题有待解决,需要多加关注。基于此,本篇文章对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 土木工程建筑;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应用分析
DOI:10.12721/ccn.2023.157060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引言

土木工程投资相对较大,且施工周期较长,要用到众多的施工技术、材料等。为了保障土木工程施工的质量,在施工过程中不仅要充分考虑土木工程结构的稳定性以及强度,还要重视结构中存在的裂缝问题,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把控混凝土的材料、配比、温度、养护等施工流程,降低混凝土出现裂缝的概率,提升土木工程结构的稳定性及使用寿命。

1土木工程和混凝土

土木工程在本质上是融合多门学科的科学技术活动,具有综合性、实践性的液特点,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会对施工材料、施工设备、施工人员等提出较高的要求。土木工程的施工会将很多分散化的工作整合在一起,最终打造出综合性强的建筑结构。混凝土是一种实际应用性、社会适用性比较广泛的新型复合材料。混凝土材料的形成融合了多个材料类型,借助胶凝材料来将这些材料配合在一起,其中,用来配置混凝土的常用材料是水泥、水和砂石由多个材料混合配置形成的混凝土具有抗压性强、耐久性良好、防水性优良、刚度和硬度达标的应用优势。因此,混凝土材料被人们广泛的应用到各个类型的建筑工程中。

2土木工程建筑中引起混凝土结构裂缝问题的主要原因

(1)水泥热量过大。水泥遇水之后会发挥出一定的热量,但是一般情况下,土木工程需要运用到的混凝土面积较大,但是由于混凝土的横截面比较宽,水泥遇水之后的热量很难一下子散发,在混凝土结构的内部会让热量聚集,从而使得结构内的温度不断上升,这就造成了同一个结构内外有着不同的温差,在这种差距比较大的温度因素的影响下,混凝土结构出现了裂缝现象。(2)混凝土自缩。水泥作为混凝土的主要材料,在水泥硬化的整个过程中,只有1/5是硬化过程中使用掉的,而剩下的4/5都是自然蒸发,蒸发的水分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混凝土的收缩。自缩值的变化与许多因素有关,比如说不同的外来添加剂都会对自缩值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而不同的原料的掺杂,也会使得水泥产生自缩值的变化。(3)自然界的温差变化。温度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需要格外注意的一个因素,外界的温度变化对混凝土的质量产生直接影响,如果混凝土不能够让自身的内部温差和外部表面温差保持在一个水平,那么会引起温度应力。温度应力的大小变化过程是随着温差的变化而发生变化的,而当温度应力达到了一定程度之后,混凝土的稳定结构会出现变化,从而引起混凝土裂缝现象,温度应力越大就会造成越加严重的裂缝问题。

3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应用分析

3.1配制技术要点

第一,因水泥强度与混凝土强度是正相关的关系,所以需要综合各项影响因素,选取与混凝土结构施工要求相匹配的水泥型号。第二,因骨料能划分为细骨料和粗骨料,其中细骨料为粒径不高于5毫米,不低于0.16毫米的细天然砂;粗骨料是不低于5毫米的碎石。第三,选取相宜的外加剂,防止混凝土结构因为外加剂添加不当而呈现出裂缝或变形的现象,从而使抗变性能和柔韧性能得到显著提升。在选用外加剂时,既要考虑工程设计、施工工艺,也要考虑自然气候条件等因素,并且还要展开多次试验以后才能投入使用。另外,基于混凝土强度与混凝土配比有着相应影响的考虑,所以在整个混凝土结构展开具体施工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务必根据有关规范标准要求展开混凝土配制。不仅如此,还要展开多次适配的方式,确保混凝土配比具有合理性和科学性,这样有利于确保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符合土木工程建筑的施工要求。在对混凝土展开使用以前,要强化混凝土质量的控制,对配制完成的混凝土展开抽样检查,促使应用到的混凝土与规范标准要求不会存在差异。在展开混凝土配制操作期间,要重点关注混凝土的离析现象,所以这就需要相关作业人员强化混凝土搅拌速度和时间的控制,继而使混凝土结构的质量能从根源上得到控制。除此以外,如果环境的湿度比较大,还要高度重视混凝土含水率检测工作,然后按照检测结果展开相应的调整。

3.2提高材料质量

施工过程中,施工企业不应使用不合格原材料来降低成本,而应重视原材料质量来生产高质量混凝土材料,降低混凝土开裂的风险。此外,施工组织应全面分析施工特点,调整混凝土的原材料比例,并指定最适合施工现场的混凝土材料。在混凝土配制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比例进行,并通过选用适当添加剂来提高混凝土性能。

3.3养护施工技术

在混凝土浇筑操作结束以后,要对混凝土构件展开科学化和规范化的养护,而养护效果的优劣势必会对混凝土构件的质量造成直接影响。就常规情况而言,在混凝土浇筑操作结束24小时后,则要对混凝土构件展开有效性的养护。比较常用的混凝土构件养护方法有浸水、覆盖等,针对混凝土构件养护时间,则要根据混凝土构件实际情况来确定,大多数情况下,混凝土构件需要展开7天以上的养护作业。另外,如果是在冬季展开混凝土构件养护,由于温度比较偏低的缘故,在展开混凝土构件养护期间,需要在养护过程中加入部分添加剂,防止因混凝土构件温度偏低的原因,致使混凝土构件养护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

3.4合理控制相关温度

温度变化会影响混凝土结构。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必须进行前期研究,并相应地记录工地温度和湿度的差异。在开始施工之前,选择更适合工作的温度,做好施工规划,避免温度过高或过低。在混凝土配制过程中,砂石可以用水喷射和冷却,从而降低材料混合过程中的实际温度,保证了混凝土的质量,并能减少裂缝。混凝土浇筑后,可在混凝土上安装冷却水管路,降低混凝土内部温度,减少内部持续膨胀,从而降低开裂的可能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使得人们对土木工程施工建设的要求不断提升,土木工程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是影响土木工程施工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一般情况下,土木工程建筑物具有使用寿命长、稳定性高的特点,在建设完成之后很难再继续改变主体结构和基本功能,因而需要在土木工程建设之前就充分考虑其能源消耗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在最大限度上降低建筑物的资源、能源消耗,合理优化混凝土结构设计。为此,文章结合混凝土结构特点和土木工程施工需要,就土木工程混凝土结构施工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即在了解当前土木工程混凝土结构施工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从科学的选择材料、优化设计施工方案、合理安排施工进度、优化混凝土材料的配置和运输管理、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温度应力控制等方面具体分析如何更好的提升钢筋混凝土工程的耐久性,旨在能够帮助土木工程混凝土结构施工获得更为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李瑞.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分析[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15):176-177+180.

[2]陈吉红.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分析[J].绿色环保建材,2020(08):122-123.

[3]王子颖.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施工要点分析[J].砖瓦,2020(07):183-184.

[4]张振铎.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探究[C]//.2020万知科学发展论坛论文集(智慧工程一).,2020:1178-1185.

[5]畅健.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研究[J].建材发展导向,2020,18(12):7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