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汽车制造中机械焊接质量的提升策略研究

宋丽辉

江西五十铃汽车有限公司,江西省南昌市,330100

摘要: 汽车制造中的机械制造正朝着规模化、高质量、高精度的方向不断发展,这对机械焊接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机械制造和使用中经常出现问题和故障的主要原因是焊接质量控制不当。通过对汽车制造中的机械焊接方法进行分类,并解释机械焊接质量问题的原因,阐述了提高汽车制造中机械焊接质量的策略,为汽车制造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关键词: 汽车制造;机械焊接;焊接质量;提升策略
DOI:10.12721/ccn.2023.157037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1机械焊接的概念

焊接是一种利用热量、压力或两者的结合,通过原子在金属内的结合和扩散,将金属的两个独立部分牢固而永久地结合在一起的过程。由于技术发展的影响,焊接工艺越来越完善,形成了电弧、激光和超声波。它们不仅可以用于工程生产和加工,还可以用于部件维护。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它们很容易受到工艺和环境等各种因素的影响。目前,机械制造中的焊接工艺相对复杂,焊接质量的稳定性对产品质量和性能尤为重要。然而,有许多因素影响焊接质量,并贯穿于汽车制造的整个过程。如果焊接完成并产生焊缝,修复焊缝将消耗大量的材料、人力和财力,成本高昂。如果维修不成功,将导致产品报废并造成更大的损坏。如果能为其运营制定一套高效、完整的管理措施和质量控制,就能全面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安全,增强企业的竞争实力。从这个角度来看,焊接质量控制是非常必要和关键的。在机械制造过程中,加强质量控制,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控制和处理,有效减少质量问题,这一点尤为重要。

2汽车制造中机械焊接质量问题的原因

2.1零件影响

在焊接汽车零部件时,它们受到温度和处理等外部因素的共同影响,在某种意义上可能会导致零部件加工过程中出现零件飞溅和通过板材焊接等问题。因此,在机械焊接过程中,有必要加强质量监控,严格控制零件的尺寸,清除零件表面的杂质,造成表面飞溅。

2.2焊接参数的变化

焊接的最终结果将受到焊接电压和电流的影响。在大规模生产过程中,由于焊接设备数量的不断增加,工厂目前使用的设备电源被忽视,转而使用传统的电源处理,导致车间电压不稳定,对生产率的提高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在加工过程中,有必要对整个生产车间的供电设备进行监控和更换。焊接设备通常使用电缆来传输电流。电缆利用将电传导到铜体的原理,由于使用量的增加,铜体逐渐老化,导致输出功率下降。因此,面对这个问题,有必要定期检查电缆的质量。如果电缆出现质量问题,应及时更换。

2.3焊接夹电极

通常会考虑生产成本和导电性问题,并且大多数焊接夹具电极使用铜作为原材料。电极对输出电流有严重影响,电极头材料的选择尤为关键。许多制造商考虑到公司的利益,选择铜作为电极,导致电极使用寿命短,严重影响焊接质量。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将导致电极头的直径增加。因此,有必要定期维护电极头,如果发现电极头有任何问题,应及时更换。更换时,还需要观察电极是否未正确对齐或电极冷却位置是否不正确,这对电极冷却有负面影响。因此,在电极头的安装或更换过程中,有必要正确对齐电极并将其保持在正确的冷却位置。

3汽车制造中机械焊接质量的提升策略

3.1完善焊接技术

在汽车制造机械的焊接过程中,焊接工艺和焊接步骤都是直接影响焊接产品质量的因素。因此,为了确保焊接产品的质量,有必要严格遵守机械焊接的焊接标准和规定步骤,完善相关操作规程,提高焊接质量,以满足行业生产需求。为了更好地改进相关焊接工艺,企业必须建立焊接制度,规范焊接操作程序和标准,并邀请或聘请相关专业人员提供指导,减少机械焊接过程中步骤的混乱,确保其焊接工作能够有序进行。此外,机械制造企业还需要加大宣传力度,采用科学合理的手段,提高相关人员对机械焊接工作的重视程度和认识,从人员操作的角度规范焊接工艺,切实保障焊接技术的科学有序进步。此外,为了确保焊接技术和机械制造的各个方面符合相关标准,企业还需要加强对机械焊接全过程的监督,完善相关工作的监管体系,及时整改焊接监督质量,从根本上保证焊接产品的质量要求。

3.2上游和焊接前工艺的处理

零件装配是改进上游活动的一个典型例子。如果冲压模具开始磨损,零件的装配过程会发生变化,需要修改焊接参数以防止焊接缺陷,尤其是在自动装配过程中,如烧穿、尺寸过小或漏焊。在冲压操作过程中,监测模具的实际状况,必要时进行更换。对于重复的机器人焊接,有必要维护零件夹具,以确保零件和焊缝的正确位置。上游工艺可能会引入污染物,如机加工油或拉丝油,这可能导致焊接中的气孔相关缺陷。为了实现这一点,可以使用焊前清洁过程来最大限度地减少这些污染物,这通常比焊后返工所需的时间要短得多。还要考虑原材料的条件。如果材料最初是干净的,焊工就不需要去除严重的铁锈和其他污染物。原材料可以储存在干净干燥的地方,也可以使用其他填充金属。在某些应用中,焊前活动可以提高产量,但在其他应用中会阻碍生产。例如,拱门通过在直构件中引入弯曲或曲线来帮助补偿大型构件的变形。随后的焊接将弯曲部分扭曲到其预期的直线度。这有助于最大限度地减少由变形引起的废料和返工,使更多的零件能够通过焊接单元。由于弯曲操作耗时,如果可能的话,有必要重新考虑焊接工艺或零件设计,以减少或消除变形源。

3.3减少焊后和下游活动

加强根本原因分析有助于确定最长时间,减少焊后活动,并保持零件的合理移动。根本原因分析也可以评估问题的原因,而不是查看焊接操作中的每项任务并计算完成这些任务所需的时间。例如,如果带有气孔的零件到达焊后区域,是什么原因导致的气孔。这可能是由于焊接设置不当或不频繁、喷嘴维护或保护气体泄漏造成的。尽早发现这些根本原因可以减少后期维修的需要。经过培训的焊工能够在零件离开焊接装置之前识别并纠正焊接不连续性。随着零件操作过程的延长,返工的时间和成本呈指数级增长。当有缺陷的零件到达焊后区域时,需要额外的劳动力来修复它们,这消耗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为此,有必要在操作过程中避免难看的焊缝,因为这些焊缝需要修整焊缝轮廓,以减少应力集中,使其美观。相反,遵循焊接单元中的参数可以确保更好的焊接外观。也可以考虑使用防飞溅化合物或低飞溅焊接工艺和焊丝来消除飞溅的产生。选择易于产生熔渣、无熔渣和/或具有较少硅岛的焊丝将减少焊接后去除硅岛所需的时间。

3.4提高焊接人员的综合技能

为了进一步提高机械焊接的质量水平,有必要从根本上提高机械焊接操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要定期组织机械焊接人员参加机械焊接技术的培训和再教育,并注意分享最新的焊接知识和研究进展,使他们对这些内容有更深入的了解。要建立严格的评估机制,并定期对机械设备焊接人员进行评估,以确保评估的透明度和透明度。这应该作为职称晋升、年终奖以及是否续聘的依据。这应加强对焊接理论相关知识的学习,为焊接实践提供理论支持和指导。

结论

在工业生产过程中逐步实现了焊接自动化,不仅可以有效降低劳动力成本,还可以提高生产效率,优化工作空间条件,全面提高焊接质量。在焊接质量控制过程中,要加强焊接的重要性,建立专业的管理机制,从焊接工艺入手,加强对各个环节的控制和人员培训,以达到汽车制造业对机械焊接的要求。

参考文献:

[1]黄建鹏.重型机械智能焊接应用现状及其发展趋势[J].金属加工(热加工),2022(1):18-21.

[2]罗宇.矿用智能焊接技术及装备研究[J].煤炭工程,202250(10):146-149.

[3]杜鹏.智能制造与机器人焊接技术的集成与应用[J].时代汽车,2021(15):136-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