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关于高中历史大单元教学的思考与实践

陈健超

广西贺州市八步区贺州第四高级中学,542825

摘要: 历史教育在高中阶段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有助于学生洞察往昔的事件,探讨现实的课题,同时也培养了批判性思维及分析能力。然而,传统的零散式教学方式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及促进更深入地思考。为了提升历史教学的质量,高中历史教师逐步采纳大单元教学策略,将相关的历史知识纳入一个较大的主题之下进行教学。本文就是针对高中历史大单元教学的深入思考与实践,并提出了富有价值的教学心得和建议。
关键词: 高中历史教学;大单元教学;教学思考;教学实践
DOI:10.12721/ccn.2024.157898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一、关于高中历史大单元教学的思考

实施大单元教学需教师进行深思熟虑和全面规划,以确保教学的良好效果和实现学生的学习目标。教师应慎重考虑并确立教学目标。在大单元教学中,目标须更加具体且明确,以促进学生深度理解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发展。教师应明确期望学生能掌握的知识、技能以及态度,并沿袭这些目标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大单元教学的关键在于整合零散的历史知识,促使学生领悟历史事件之间的关联与影响。教师应筛选相关的历史事件、人物和概念,并将它们编排成一个有机的知识体系。在此过程中,教师还需思索如何将跨学科技巧融入教学之中,以此推动学生对历史的全面理解和应用。

在大单元教学中,教师必须规划和组织切实有效地学习活动。学生应充当积极参与和探究的主体。教师可以设计多种能够激发学生求知欲和推动深入思考的活动,例如分组讨论、角色扮演、文献阅读等。除此以外,教师还可以借助多媒体及信息化技术手段,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和工具,从而深化他们的学习体验和提高互动水平。二、关于高中历史大单元教学的实践

(一)具体大单元教学的策划与实施

在实施高中历史大单元教学时,教师需要进行详细地策划和实施,确保教学的有效性和学生的学习成果。教师应选择一个具有丰富历史内涵和相关的大主题,接下来,教师需要进行教学内容的整合和设计。通过仔细分析历史事件和概念的内在联系,教师可以将相关的知识点组织成一个有机的知识体系。在具体实施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设计多样化的学习活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深入思考。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以选择人教版“反侵略斗争与革命思潮”作为高一第六单元《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以及第七单元《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大单元教学的主题为例。这一主题涵盖了中国近代历史中重要的社会运动和民主思潮,具有丰富的历史内涵和相关性。在策划和实施教学时,需要首先设定明确的教学目标,使学生能够理解近代中国反侵略和求民主的历史背景、动因以及对中国社会和政治的影响,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历史思维能力。接下来,教师可以将课程划分为几个核心部分,涵盖了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等重要事件和思潮。通过讲授相关知识,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每个组成的背景、原因、过程和影响,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二)学生参与及其反馈的观察分析

学生在大单元教学中表现出了更高的学习主动性和参与度。他们对于探究和了解大主题下的历史事件和潮流表现出浓厚的兴趣。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和实地考察等活动,学生积极地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理解,并与同学进行交流和辩论。其次,学生的反馈对于教师的教学改进具有重要启示价值。在大单元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鼓励学生积极表达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定期进行教学反馈和评价。学生通过书面反馈、小组讨论和个别交流等形式,提出了一些对教学内容、活动和方法的建议和意见。此外,学生在大单元教学中展现出了较高的学习成果和发展。通过对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业表现和课堂表现的观察与评估,学生对于历史事件和思潮的理解更为深入和全面。

以人教版《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这一大单元为例,学生在这个大单元的学习过程中表现出了较高的学习主动性和参与度。在学习工业革命的过程中,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进行深入研究,探究不同国家的工业化进程和对社会的影响。他们阅读相关文献、观看视频资料,并进行讨论和辩论,激发了对工业革命背后原因和影响的思考。同样,在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课程中,学生积极阅读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原著,理解他们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和社会主义理论的构建,展示了对思想史的深入理解和思考。

 最后,教师应鼓励学生开展独立研究和思考,通过写作、展示和辩论等形式,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表达能力。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反馈,加强案例分析、实践性活动和学生独立研究,以提高学生对工业革命和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和应用能力。这样的教学实践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深度思考,提升他们的历史学习效果和能力。

(三)教师与学生间的互动与合作

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是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和解答学生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深入探究。同时,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积极地交流和互动,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参与度。教师通过倾听学生的意见和观点,了解他们的学习需求和困惑,从而更好地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和指导。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与外部资源进行互动与合作。教师还可以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如在线学习平台、社交媒体等,开展学生间的学习分享和合作。学生可以通过搜索、分享学习资源和互相评价,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和信息素养。

 三、结论

大单元教学能够提供更有意义和连贯的学习体验,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历史事件和概念,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然而,教师需要仔细规划和设计教学目标、内容和活动,并与学生进行有效地互动和合作。此外,教学评估和反馈机制也需要得到重视,以确保学生的学习成果和进步。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索不同类型大单元教学的效果,并结合新技术和教学方法,不断提升高中历史教育的质量和效果。高中历史教师应该积极探索和应用大单元教学的策略,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历史学习体验,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综合素养,从而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苏静,李林川.基于学习任务驱动的高中历史大单元教学探究[J].中学历史教学,2023(06):48-50.

[2] 林晓倩.高中历史大单元教学研究[J].学园,2023,16(15):48-50.

[3] 张亚君.高中历史主题式大单元教学的实践探究[J].文科爱好者,2023(02):55-57.

[4] 米慧.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历史大单元教学策略研究[J].试题与研究,2023(12):7-9.

[5] 宋晓瑛.高中历史大单元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智力,2023(02):7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