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初中历史教育教学高效课堂的构建研究

​廖德忠

中都中学,364216

摘要: 为了回应国家教育制度改革创新的需要,对历史课堂形式、教学模式进行高效地优化,让课堂教学内容变得更加丰富,已经变成了每个学校教育革新的一个重要环节。创建有效的历史课堂,培养学生对于历史发展进程的框架构建能力,激发他们的自主学习、自主思考的热情,在多个方面提高他们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在开展初中历史的教育过程中,将学生作为教育的主体,在建构教育框架的时候,要注重他们的适应性和他们的接受程度,让他们有一种行走在历史的长廊之中的感觉,以此来提升他们对历史的探究的积极性,提升老师的教育效果。
关键词: 初中历史;教育教学;高效课堂
DOI:10.12721/ccn.2023.157040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前言: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教师应积极地进行自我学习,充分地改进传统的教学模式,积极地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以满足新时代教学的发展需求。中学历史课,要突破“填鸭式”的教学模式,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实施全面发展,加深历史教学的内涵,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效率。

一、初中历史课堂有效教学的意义

只有在有效的课堂教学中,才能最大限度地完成教学目的,才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在实际操作中,要以“以人为本”为中心,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开展教学活动,以达到教学目的,取得最好的教学效果。

以往,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大部分教师都认为,在课堂上,教师只需要将知识传授给学生,让他们记忆、理解这些知识就可以了,教师的作用只是知识的传授者,而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学习,并没有要求他们具备一定的思考能力。这样的话,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就会降低,从而影响到历史的教学质量。但是,伴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和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教师的角色已经发生了变化,他们已经变成了知识的引导者,他们要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学习,要学会思考,并掌握创新的思维方式。这种情况下,初中教师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了学生,让他们在教学活动中发挥出自己的作用,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来创造出一种不一样的历史课堂气氛,从而将学生们的学习热情调动起来,从而使他们能够对历史有更多的了解。

二、初中历史高效课堂的构建

(一)激活主体意识,探究多元化模式

在新课程改革中,历史课程的教学应紧紧围绕课程目标,并将其与历史课程的基本要求相结合。历史教学与学生的综合素质、历史思维能力等密切相关。学生的认识水平还不够高,思维能力还不够全面。历史分析方法与历史教学的有机结合是其关键所在。深入挖掘历史学科的资源。历史学科知识的讲授,既不能只是表面上的理解,也不能只是机械地记忆。在此基础上,还应进行多种教学方式的探索,做到多种形式的整合,以寓教于乐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历史素质教育。因此,在历史课堂中,教师要把学生放在第一位,将历史学科中的多个板块的内容进行整合,探索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并采用一种长效的方式来达到审美教育的目的。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历史教学的目标,特别是要呼应新课标关于核心素养的要求。师生之间的关系,不是单纯的教授和被动的接受,而是可以互动的。通过多种模块相结合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历史探究能力是十分必要的。这是经过实践检验的一种教学方式。比如,在指导“辛亥革命”这一专题的时候,根据历史教育的基本规律,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多单元教学法,对历史资源进行了深层次的整合。探究式多单元整合的本意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在此基础上,通过“历史复盘”的方式,让学生自主地对辛亥革命进行复盘,并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反思。

(二)引入多媒体教学设备,丰富课堂内容

当今科技快速发展,多媒体器件技术被越来越多的应用于各个领域。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们可以把多媒体技术设备和中学历史课堂有机地结合起来。利用教学课件,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地认识到历史发展的过程,让原本枯燥乏味的历史知识变得多姿多彩,充满活力,进而让学生对历史产生浓厚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利用多媒体技术的教学手段,可以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的注意力,让每一名学生都能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从而增加了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交流互动机会,提高了课堂的互动感,为创建高效的历史课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做好充分课前准备,促使学生积极投入

要想让中学高效历史课堂的建立变得更好,就必须要让老师们在上课之前,做好充足的、大量的课前准备工作,让自己的知识全面程度和教育水平得到整体的提高,让自己对历史过程和发展的背景越来越深刻,让自己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们解开当前阶段的疑惑,让他们能够对自己所掌握的历史知识展开更为深刻的剖析和思考。在历史革新课堂的教学中,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反馈,并对其进行更深入的了解、归纳和创新优化。在进行教学实践的时候,老师们要擅长利用互联网来对自己的教学资源展开有效的拓展,利用历史教科书来进行课前的准备和指导,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的热情,进而提高他们的独立思考的能力。以不同的课堂目标为依据,引入对应的教学情景,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深化自己对课堂上的知识的印象,从而可以避开老师一边倒的授课方式,让课堂上的学习变得更加有趣,引导学生发展出一个良好的历史学科的学习思路,并能架构出一个正确的历史发展框架脉络,从而促进了历史教学的高效进行。老师们应该以学生的不同的学习能力和接受程度为基础,来设计出个体化的教育方式,并对学生的差异化帮扶进行有效地指导,让他们能够真正地学会并将其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并对其进行充分的理解,进而促进历史教学的高效进行。

(四)历史教学与现实生活进行有机结合

中学历史的课堂教学要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将其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弱化学生对历史的距离感,减弱他们对历史事件的陌生感。在实际的课堂实践操作中,教师在平时的备课中,可以多注意社会热点,尤其是与历史有关的热点内容,将其与课堂知识相融合,深度挖掘与热点新闻背后有关的历史事件与知识点,在课堂中进行发散讲解,或是作为拓展提问,从而提升历史知识的时代性,从而增强学生对历史事件的探究兴趣,并增强其对历史课程的学习热情。例如,从台湾事件中,可以学到中国近现代的历史,可以学到“一国两制”的理念,可以学到它的含义和功能。例如,通过与英国一位王子的婚礼,来了解英国政府体系的建立和发展,让学生们更好地了解和思考英国政府体系的历史和改革,以及英国王室体系的构成和特征。这种方式能够更好地缩短学生和教室之间的距离,让他们感觉到,历史虽然已经成为了过去,但它并不是遥远的,它还会在当代乃至未来的文明发展过程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总结:在历史教育教学课堂的高效化实践中,教师要对此给予更多的关注,投入更多的精力,在课堂开始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并与当前阶段的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基本特点和掌握的情况相结合,构建出一种新的、高效的历史教学课堂,让学生对历史知识进行发散和创新,从而形成一个正确的历史发展框架。多引入多媒体教学设备,对课堂教学形式进行创新,让历史课堂的内容变得更加丰富,让学生能够近距离地感受到漫长历史发展的魅力与生命,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效率。

参考文献:

[1]杨国民.初中历史教育教学中高效课堂的构建路径研究[J].新课程,2020(37):173.

[2]石德芳.刍议初中历史教育教学中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J].考试周刊,2020(43):141-142.

[3]王文.初中历史教学改革研究——如何构建高效课堂[J].新智慧,2020(03):81.

[4]叶军燕.初中历史教育教学中高效课堂的构建路径研究[J].考试周刊,2019(90):139-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