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民办高校职业教育中体育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

宋召容

四川科技职业学院,四川眉山,620500

摘要: 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大力支持,民办高校也不断发展,为我国培养了大量的应用型人才。因此,本文旨研究在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体育创新应用型人才,从而促进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和进步,为我国社会培养更多优秀的体育专业人才。
关键词: 民办高校;职业教育;体育;创新应用型人才
DOI:10.12721/ccn.2024.157288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近年来,我国竞技体育事业的迅猛发展,迫切需要具有较高素质和较强运动能力的创新应用型人才。开展民办高校职业教育中体育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既是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又能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又是推进民办高校体育教育发展的重要举措。

一、民办高校职业教育中体育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现状

随着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稳步提高,体育事业在我国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作为教育体系中的重要一环,民办高校在培养体育创新应用型人才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民办高校职业教育中,体育创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是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学校培养人才的主要方式。但是目前我国民办高校体育专业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现状不是很乐观,虽然国家出台了许多政策来培养体育创新应用型人才,但由于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致使在民办高校体育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目前我国一些民办高校体育教育的师资队伍比较单薄,优秀的师资队伍严重不足,严重地制约着学校的教育和发展。还有部分高校所开展的教育活动与社会需要不相匹配,造成了学校对人才培养的不能很好地满足社会对人才的要求,造成了学生巨大的就业压力。受教育程度、教育资源等因素的制约,部分高校还缺乏实际教学与科学研究的创新,很难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有创意的、有实际应用能力的职业教育。

总之,我国民办高校在职业教育中体育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因此,我们需要对目前我国民办高校体育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相信通过不断改进和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注重实践教学和产学研结合,民办高校有望在这一领域取得更加显著的成效。

二、民办高校职业教育中体育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策略

(一)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高校体育专业教学要在注重理论教学的同时,增加实践教学的环节,把课堂讲授与课外实践相结合,通过实践环节来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动手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民办高校要对体育专业人才培养进行合理定位,明确自身办学特色和优势,在此基础上进行教学改革。要对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改革,根据社会需求、就业趋势和学生自身特点来制定科学合理的培养方案。民办高校要结合社会需求,把重点放在就业方面。要保证学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其次在此基础上再来谈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要注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不断增强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比如:在体育专业理论课教学中,要通过课外实践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一方面可以鼓励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体育竞赛等,另一方面还可以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出学校,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和各种体育比赛。总之,民办高校要不断增强自身的办学实力,使自己能够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优秀体育专业人才,从而促进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和进步。

(二)完善师资队伍建设

民办高校要建立一支综合素质高、专业技术能力强、富有创新意识的体育专业教师队伍,才能适应新形势下社会对体育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因此,学校应把师资队伍建设作为学校工作的重要内容,从政治思想、业务水平、创新意识等方面进行全面的培训。同时,积极鼓励教师参加国内外培训,加强与社会体育企业合作,聘请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体育专业人员到学校来进行授课。民办高校要引进高素质的体育专业人才。民办高校应从本校体育专业教师中选拔出一些优秀人才,不断充实到师资队伍中去,引进一些具有专业水平和丰富教学经验的体育教师。同时,对现有教师也应进行相应的培训和学习,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业务素质。民办高校要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民办高校要充分发挥评价机制在人才培养中的激励作用,激发教师进行教学改革和创新的积极性。要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机制,激发教师教书育人、科学研究等工作热情。民办高校还要定期对教师进行思想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等方面的培训,提高教师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三)加强校企合作

学校培养出的人才与社会需求之间存在很大差距,所以,民办高校要加强校企合作。学校要积极和企业进行合作,实现学校与企业之间的优势互补,从而实现资源的共享,通过资源共享来降低体育教学的成本。学校还应该对企业进行实地考察,了解企业对人才的要求和需求,从而培养出更符合社会需求的体育创新应用型人才。学校要注意加强与企业的联系和沟通,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从而促进双方共同发展。民办高校还可以建立实训基地。实训基地是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场所。在实训基地中,学生可以得到系统、全面的理论知识学习和实践锻炼机会。通过实训基地建设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实习基地可以为学生提供实践平台。在实习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了解体育行业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方式、方法和技能等内容,还可以从企业那里学到更多理论知识和实际技能,从而提高学生在体育领域中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四)改革教学模式

体育教学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参与到实际的体育训练和比赛中,使他们能充分认识到体育的重要性。此外,还可以通过举办各种体育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如在体育课上可以开展球类比赛、舞蹈比赛、田径比赛、拔河比赛等各种形式的比赛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通过实践来提高自己的技能。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在实践中运用理论知识,从而提高他们的理论知识水平。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和社会发展情况,对教学内容进行创新和改进。如在教授打排球时,可以加入排球比赛,让学生对排球有一个更加直观和深入的了解。同时还可以开设一些与体育有关的选修课,如篮球、足球、网球、田径等。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还能让他们有机会接触到更多的运动项目。

(五)改革教学模式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将所有的知识都传授给学生,并希望学生能掌握所有的知识,但实际上,学生没有真正掌握所学知识,很多学生都是只会死记硬背。因此,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往往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干预和指导。在新课程改革后,教师应该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上尝试使用情境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等新型教学模式。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还能提高教学质量。例如,在体育课上进行篮球技术讲解时,教师可以通过“抛球”、“传球”等活动引导学生掌握篮球技术。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现在你们有什么问题?”对于一些不懂的问题,教师可以通过各种方式鼓励学生提出来,以帮助他们理解。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可以积极思考和回答问题。最后,教师会根据他们的回答来进行总结。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我国教育体制的变革与我国体育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下,我国的民办高校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因此,希望更多的学者与从业者投入到这方面的研究与实践中来,从而促进我国民办高校体育教育的整体水平不断提高,为培养更多的体育创新应用型人才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滕兆运. 高校体育教学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模式研究——以山东外国语职业技术大学为例[J]. 作家天地, 2020, (19): 127+129.

[2]李焕玉, 张恒波, 王剑, 龙秋生, 孔祥魁, 王金林. 双创引领下的社会体育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J].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21, 38 (06): 3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