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浅谈新加坡职业教育对我国高职院校职业教育的借鉴

王德旺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432000

摘要: 在我国职业教育蓬勃发展的今天,学习和借鉴新加坡职业教育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经验,及时调整办学思路,构建更加完善的课程与教学体系,对正处于职业教育发展关键时期的中国职业院校而言,尤其彰显出其必要性和重要意义。
关键词: 新加坡;职业教育;高职院校;借鉴
DOI:10.12721/ccn.2024.157290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新加坡以国际化发展为战略,以低成本与高效率的投资环境为依托,吸引跨国公司与人才弥补其资源与技术的不足,同时,同过各种奖励政策,鼓励民间创新、劳动力升级,经济迅速发展。职业教育方面,新加坡目前有四分之一的青年学生选择职业院,新加坡职业教育在全球范围内享有良好的声誉,其成功经验对我国高职院校职业教育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一、新加坡职业教育的特点

1. 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

新加坡构建了从初级职业教育到高等职业教育的完整体系,不同层次之间相互衔接,为学生提供了清晰的职业发展路径。实行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互通衔接:中学实行分流机制,形成“双轨”,但普教与职教之间有互通和衔接机制,学生可以在不同教育路径之间转换。理工学院或艺术学院毕业生可报考大学本科;工艺教育学院的优秀学生可转入理工学院研修文凭课程;初级学院或高中与职业院校的学生也可双向流动,为学生提供了多样化的发展途径。新加坡还实行教育学历与资格证书对应机制:资格证书系统与继续教育和培训系统相适应,学历与资格证书相互对应。例如,员工的初次工资以学历为基础确定,国家规定部分职业资格证书相当于不同层次的学历证书,使持有职业技术资格的员工也能获得相应起始工资,激励员工参与培训提升技能与学识。

2. 产教融合紧密

企业深度参与职业教育的全过程,包括课程设置、教学实践、实习就业等,确保培养的人才符合行业需求。学校与企业保持密切联系,合作开展众多实习项目和在职培训计划。如工教院与樟宜机场集团、酷航等企业签署合作协议,樟宜机场集团每年为约 150 名学生提供实习机会,酷航已聘请逾 500 名工教院毕业生担任机组人员。学校与企业深度合作,将企业的工作车间搬进校园,学生在学校就能体验真实工作场景,有助于提前适应职场环境,掌握最新技术和工作流程。例如,公共交通机构新捷运将“退役”双层巴士改装成教室赠送给工教院,并提供培训设备,这种合作能让学生更好地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企业也能提前培养和储备适合自身需求的人才。

3. 注重实践教学

为让学生在最短时间内为企业创造效益,新加坡政府投入大量资金为学校提供最新型的专业教学设备,确保学生掌握最先进的技术。教学采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如工艺学院和理工学院理论和实践的比例分别为 3:7 和 5:5,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和应用能力,使学生毕业后能迅速适应工作岗位。通过先进的实训设施和实习机制,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技能,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实行多元化的培养形式:

各级政府承办的成人职前培训:为成年人进入职场前提供职业技能培训。政府和企业或行业协会联合举办的职业技术培训:政府与企业分担培训成本,结合双方优势资源提升培训效果。海外培训:包括外资或合资企业新进员工到投资国或技术先进国家进行培训,以及政府选拔青年员工进入跨国公司见习或岗位学习,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和技能提升渠道。政府与别国的跨国公司举办的国际联合培训:培养高级职员和技术人员,如与法国、德国合办的法新技术学院和德新技术培训中心。

5. 师资队伍建设

新加坡职业教育非常注重教师的培养和发展,鼓励教师参与实践、研究和创新,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行业背景,确保教师能够为学生提供最优质的教学. 重视师资队伍建设:聘请的教师一般要求具有 3 - 5 年企业工作经历,且对教师的培训常态化,以提升教师团队的综合专业能力,从而保证职业教育的高质量教学教师不仅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还具有丰富的行业经验,能够将最新的行业动态和实践经验传授给学生。

6. 注重学生职业规划:

新加坡职业教育强调职业规划,学生在学习之前就要明确自己的职业目标,学习过程中也会有很多的职业规划辅导。从中学阶段开始,就设有与职业相关的课程,如技术与职业教育课程,让学生接触不同职业领域的知识和技能,了解各种职业的特点和要求。根据学生的能力和兴趣进行分流,分为学术型和职业型等不同方向,使学生能够在适合自己的轨道上发展,为未来的职业选择做好准备。学校配备专业的职业指导教师,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职业咨询服务。他们会根据学生的兴趣、能力和价值观,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制定职业发展规划。组织职业探索活动,如职业讲座、企业参观、职业体验日等,让学生亲身体验不同职业的工作环境和要求,拓宽职业视野。与企业合作建立实习制度:学校与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学生可以在实习过程中了解企业的运作和职业需求,积累工作经验,提高职业素养。 企业参与教育:企业人士参与学校的课程设计和教学活动,分享实际工作经验和行业动态,使学生了解最新的职业发展趋势。政府推出各种职业发展计划和项目,鼓励学生进行职业规划。例如,提供职业培训补贴、奖学金等,支持学生提升职业技能。社会机构和非营利组织也积极参与学生职业规划,提供职业咨询、培训和就业服务等。

7. 充分发挥信息技术:

新加坡职业教育采用信息技术手段,如在线学习平台和虚拟实验室,提供更加灵活、便捷和高效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技能。

二、对我国高职院校职业教育的借鉴

1. 优化和构建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体系

深化职业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以人为本、能力为重、质量为要、守正创新,建立健全多形式衔接、多通道成长、可持续发展的梯度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推动职普协调发展、相互融通,让不同禀赋和需要的学生能够多次选择、多样化成才;坚持以教促产、以产助教、产教融合、产学合作,延伸教育链、服务产业链、支撑供应链、打造人才链、提升价值链,推动形成同市场需求相适应、同产业结构相匹配的现代职业教育结构和区域布局。以中等职业学校为基础、高职专科为主体、职业本科为牵引,建设一批符合经济社会发展和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需要的高水平职业学校和专业。探索发展综合高中,技工学校教育改革发展,中等职业学校与高等职业学校联合开展五年一贯制办学,开展中等职业教育与职业本科教育衔接培养。完善职教高考制度,健全“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考试招生办法,扩大应用型本科学校在职教高考中的招生规模。完善本科学校招收具有工作经历的职业学校毕业生的办法。构建更加通畅的职业教育升学通道,打破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之间的壁垒,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和发展机会。

2. 加强产教融合,打造市域产教联合体,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

政府出台相关政策,鼓励企业积极参与职业教育,建立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学校与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建实训基地,共同开展研发项目等。加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订单式”培养服务业紧缺人才。构建普通高校、职业院校和企业合作共建开放型区域产教融合实践中心,培育复合型、应用型、技能型服务业人才。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建立政行企校密切配合、协调联动的工作机制,推动市域产教联合体实体化运作。搭建共性技术服务平台,建设一批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广泛开展中国特色学徒制培养,引导联合体内企业广泛接收职业院校学生开展实习实训,支持学校服务企业技术创新、工艺改进、产品升级,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紧密结合。支持龙头企业和高水平高等学校、职业学校牵头,联合行业组织、学校、科研机构、上下游企业等共同参与,组建一批产教深度融合、服务高效对接、支撑行业发展的跨区域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

3. 强化实践教学
加大对实践教学设施的投入,更新实训设备,模拟真实的工作场景。同时,延长实习时间,提高实习质量,让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工作岗位。

4. 提升师资水平
大力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建立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的制度,鼓励教师参与行业培训和实践活动。使得教师既能从事实际工作 , 又能从事教学工作 , 成为真正的“双师型”教师。引进具有丰富行业经验的兼职教师,优化师资结构。在教师的实践能力和各种技能培训方面 , 加大经费投入,促进教师业务能力的提升。鼓励并帮助教师创造机会到国外留学,在外资或中外合资企业学习或兼职,不断提升师资教学水平。

5. 推进国际化合作
借鉴新加坡职业教育与国际接轨的经验,积极开展国际合作项目,引进国际先进的教育理念、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提升我国职业教育的国际竞争力。

总之,新加坡职业教育的成功经验体现在强调实践导向、产学合作、优秀师资队伍、学历和技能并重以及信息技术的应用等方面,这些都是中国职业教育可以借鉴的地方。通过学习和借鉴新加坡的成功经验,我国的高职院校可以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为中国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