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是所有学科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门工具性、实战性的学科,由于语文的实用工具性特点,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创新是语文教育教学的基本方向。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对学生的创新能力不断地进行培养,并进一步提高高中生的语文欣赏水平。
一、高中生培养思维能力的意义
学生思维能力更多的是指学生通过对知识的学习,做好对知识的分析、综合概括、抽象、比较的多样化能力。其中,更多的是对知识进行感性的加工和理解,并且转化为学生的理性认识和问题解决的能力。实际上,思维更多地包含概括和推理方面的认识,也就是学生在进行知识学习过程中所产生的学习能力。新课程教学改革标准,对于学生的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需要对文本知识展开探究,并通过积极主动的思想和情感活动,引导学生增强对这部分知识的理解,实现对情感的感悟和深入的思考。思维能力提升也是当前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内容,高中阶段是学生的思维能力形成的关键时期,应当强化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引导,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语文思维能力往往具有一定的特征,学生如果想要强化自身的思维能力,教师要帮助学生感悟知识、强化理解语文的知识内容。在进行语文知识教学过程中,要增强对学生的教学引导,帮助学生感悟到不同的知识教学氛围,让学生共同思考知识内容,因此要做好对学生的渗透性引导,强化学生的知识理解,帮助学生将所学习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理性认识,为后续的知识学习打好基础。
二、高中语文教学中开展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方法
(一)采取多种多样的语文创新活动,
在高中语文能力创新教学中,部分高中语文教师对课堂各个时间段中的创新环节定位不够明确,教师应该采取多种多样的语文综合活动不断启发学生学习语文,并提高教师教学素质。高中语文教师应该尽最大可能地帮助学生,运用多种语文综合方法创新活动,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思维与“语文知识点的应用能力”。同时,高中语文教师可以把握语文综合欣赏能力创新中的所有的教学环节,将学生放在各个语文创新教学的主体地位。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应该保证语文综合创新活动多样化与多彩化,重视语文知识运用环境等,让学生通过独立讨论,分阶段讨论,各个班级互动讨论等,从多方面、多领域进行相关的语文欣赏创新训练,以便于帮助学生提高语文创新实践能力。同时,高中语文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充分的语文综合创新活动与“增加创新训练技巧”的多领域交流平台,这有利于语文教师有效地根据学生的语文学习状况与语文欣赏创新能力,及时快速地改进教师教学综合水平与语文知识学习能力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语文运用水平和理解语文“因作者而变化”的特色语文知识的运用能力。
教师在进行语文创新活动时,也不应该单纯地追逐“创新”,而是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课本内容进行有价值、有意义的创新。创新,首先是体现在高中语文教师对于课文的讲解,教师在实际教育教学当中,应该用信息技术手段、多种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讲解,将晦涩难懂的语文知识化解为较为容易理解的知识,从而帮助学生提升自己的语文能力。教师也应该鼓励学生勇敢地说出自己与课本观点不同的见解。
创新是一种精神,更是一种方法,其次才是一种成果。教师只有鼓励学生拥有创新精神,拥有创新意识,学生才有可能投入到创新当中,提出新颖的观点,写出自己与众不同的观点。教师在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创新活动时,可以利用微课、PPT等形式帮助学生梳理知识;还可以通过举办辩论赛的方式让学生在辩论之中拓展自己的知识层面,锻炼自己的语言能力和表达能力。学生在辩论时也能够形成批判性思维,同时也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批判性创新。
学生也应该将自己的思想分享给教师,让教师能够明白自己的想法,这样学生在学习更多知识的基础上也能够更好地进行创新,从而拓展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通过带领学生判断评价后的文学作品特点,将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什么是语文理解能力,并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知识运用水平。因此,高中语文教师要重视学生的语文理解应用能力。另外,高中语文教师也可以通过相关的课后“模拟语文知识运用“训练,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欣赏水平与实际的理解能力。
(二)通过作文教学增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根据调查,目前高中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意识退化较为严重,在高中作文中很多学生因缺乏一定的创新思维,而导致写出来的作文没有重点、没有核心、没有意义。为此,在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中,教师可充分运用创新思维教学法,提高学生的思辨性思维能力,可以让学生以不同的角度出发进行作文写作,从而得到不同的文字结构。这种思维方式可以使学生跳出固有的写作模式,打破常规,从新角度看待文章主旨、文章结构等。在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中教师为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需要采取有效的方式方法,培养学生具备多向思维的能力。教师应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善于发现生活中出现的事情,并体会自己内心的情感。在学生观察生活中的人物、事件的时候,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思想感情,还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写作能力以及学习能力,以此体现创新思维能力在语文学习中的作用。
例如在高中语文《雷雨》这一篇课文时,教师可以根据课文内容让学生了解戏剧常识并理解舞台说明的作用,结合雷雨这篇课文分析课文中的戏剧冲突、课文结构布局、课文特点等深刻体会戏剧中个性化的语言和人物性格,在概括戏剧中揭示文章思想主题从而逐步提高自己对于课文的理解,形成自身的思想过程。在课文中“我要的是旧雨衣”“窗户谁打开的”这两句看似日常的对话其实说明了文章人物的习惯,学生可以根据描写方式掌握人物的性格特征与习惯,从而培养自身的想象力。教师可以根据这两句话让学生进行续写活动以此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续写作为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的一项重要活动,它不仅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路径,而且也是为学生增加写作素材的基本。学生可以运用自己的创新思维能力并依靠这两句话展开续写活动,挖据给出的信息,自己想象情节该如何展开,以及是否增添人物,人物是什么性格以及立意等。通过这样的方式不断增强学生的创造性与想象力,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教师也需要引导学生对文中内容进行想象,当然想象不是胡思乱想,而是基于文章主旨反映作者的内心活动,使学生深刻、真实地体会到作者的心情,了解文章主旨,从而帮助学生积累了素材,从微入手,直击本质,利用创新思维意识快速提高自身的写作水平。
综上所述,在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师应重视对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采取多种基于创新思维的语文训练方式,进而让更多的学生可以把握好语文创新思维。
参考文献:
[1]苏虹祺..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研究[J]..商品与质量,2019(18):260.
[2]吴翊鹏.浅议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J].当代教研论丛,20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