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乡村振兴视角下寿县畜牧业绿色生态产业销售可持续发展研究

柳李 郑晓雯

滁州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安徽滁州,239000

摘要: 当前,我国脱贫攻坚战已经取得完全胜利,所有贫困村实现脱贫摘帽,我国的扶贫事业建设已进入脱贫攻坚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平稳过渡期。这就意味着扶贫的侧重点从广泛化提升乡村产业经济发展转向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共存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中。寿县作为畜牧业大县,其畜牧产业是寿县脱贫攻坚进程中重点关注的关键一环,在寿县实现脱贫摘帽后,针对畜牧产业“如何走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道路”、“如何建设绿色开放型销售模式”等农业转型问题,本文将结合寿县现有畜牧业乡村振兴发展举措,提出寿县畜牧业绿色生态产业销售可持续发展的有关方法。
关键词: 畜牧业销售;生态保护;绿色可持续发展
DOI:10.12721/ccn.2021.157488
基金资助:本文系滁州学院青年红色筑梦之旅立项资助项目成果,项目编号:HL2020013
文章地址:

一、引言

当前,我国脱贫攻坚战已经取得完全胜利,所有贫困乡村摆脱绝对贫困实现经济产业振兴。在肯定脱贫攻坚取得的伟大成果的同时,面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阶段特征与新要求,必须坚持贯彻“五大发展”理念,推动乡村产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相协调,实现乡村绿色转型发展。利用资本、技术、人才、项目等发展要素创造良好生态环境,着重推动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强化污染源头的减量和管控,同时着力解决市场销售过程中产生的产品废弃物污染问题,做到从生产到销售绿色无污染化,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让乡村绿色发展推动实现“生态保护和扶贫脱贫一个战场、两场战役的双赢”。

在众多乡村产业中,农业种养殖环境污染形势依然严峻,畜禽粪污、生活垃圾、污水处理等环境基础设施建设还比较薄弱是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必将重点解决的问题。畜牧业的绿色发展问题贯穿于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不仅仅是养殖生产过程中诸如养殖粪污、生产加工废料废污排放处理的问题,还有在市场销售过程中诸如现场宰杀、销售废料的市场环境污染问题。畜牧业生产产生有关废物物料是不可避免的,防止分段化污染的办法就是在生产源头对所有污染进行集中化防治处理。

二、寿县畜牧业绿色可持续发展现状

(一)、生产养殖集中规模化管理

乡村畜牧产业的特殊性在于,在经营方式上依然较为粗放,产业规模化、集约化程度较低,而农业又是第一产业,生态环境面源污染与点源污染共存。寿县为解决零散户养殖、小规模养殖中出现的污染源分散问题,同时为集中畜牧资源统一分配,建立了一批现代化畜牧集中养殖建筑。如寿县人民政府与温氏集团共同建设的“温氏猪宿舍”,畜牧产业链污染产生最多的环节即是养殖阶段。温氏猪宿舍的建立在充分集中养殖规模化管理的同时,最大程度地有效处理了畜牧养殖过程中的污染问题,实现了畜牧业污染排放的集中消杀处理。

(二)加工环节的废料循环利用

作为畜牧大县,寿县持续推进种养结合协调发展,种养结合关键环节就是畜禽养殖废弃物还田利用,通过废弃物还田,降低畜牧业生产成本[1],创建试点了一批畜牧废弃物资源利用项目,如“草沼畜”等畜禽废物综合利用模式,使得畜牧废弃物依然可以得到有效利用,建立绿色生态循环产业链,做到“能用则用”,达到了生态文明保护与生产价值的双保障。

(三)落实主体责任

寿县政府有关部门积极与引入企业开展定期对话,鼓励龙头企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加强外引企业与本地养殖户间的对接合作关系建设,同时注重构建标准化合作组织与养殖基地,更好地将广大养殖户引入到产业化经营模式中,为绿色畜牧业产业化、规模化发展提供有力支持[2]

三、畜牧业绿色生态产业销售可持续发展

(一)存在问题

1、忽视市场销售环节中造成的废弃物污染

同大多数畜牧大县存在的不全面问题一样,畜牧业绿色循环发展往往集中在污染源的防治与处理上,这是各地地方政府部门在生态文明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上重大有利举措,在乡村振兴与农业绿色转型和环境治理保护产生了显著成效。在取得生产环节的绿色循环发展之后,基于市场销售层面的污染问题将是接下来需要面对的首要问题。如何实现畜牧业在销售推广过程中同样遵循生态文明与经济价值齐头并进的可持续发展局面,是有待研究的方面。

2、养殖生态园的出现加大废弃物处理压力

随着农业绿色转型与乡村振兴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一批农业生态园相继建立,畜牧业养殖生态园也随之出现,这种与观赏性动物近距离接触、集吃玩一体化的养殖型生态农庄给畜牧业同样带来了一定客观的收入,吸引了周边游客的假期游玩。但这无疑增加了畜牧业产业污染的类别,除去基本的养殖废弃物,还有游客停留游玩期间产生的餐厨生活垃圾,给乡村生态文明建设与环境保护带来清理挑战。

3、品牌建设

品牌建设是保证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工具,只有树立地方特色产品品牌,形成产品效应才能保证寿县地方畜产品长久规模化投入市场销售,逐渐适应脱离“扶贫产品”类别界定保护。当前寿县畜产品主要是特色扶贫助农产品,依靠国家乡村振兴与精准扶贫政策背景保护,拥有相对固定的经济实现途径,但缺少品牌设立的短板逐渐显露。

(二)、畜牧业绿色生态产业销售可持续发展建议

1、加强市场环境保护

销售是畜牧业产业链的最终目标,而市场是实现销售的最终载体,对于直接销售即线下农贸市场,在销售过程依照消费者需求对畜产品进行如现场屠宰等分割环节时,难免存在清洗废水、废弃物丢弃的问题,这时做好销售完毕后对于市场污染物的总体处理至关重要。这就需要通过市场主体责任监督与销售者自觉配合,点对点落实所属区域的事后地面清理责任,对不遵守市场环境清洁秩序维护的营业主体进行督促教育为主、处罚整治为辅的相关管理机制。

2、推动“互联网+畜牧业“销售

不管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对地方特色产业要求、互联网消费时代热潮还是实现畜牧业绿色转型可持续发展,都离不开“互联网+畜牧业“销售手段的未来作用。线下市场的存在作用将逐渐被互联网电子商务取代。实现畜牧业产业可持续发展,就得依托可持续创新手段,拓展畜牧业销售渠道,不仅在现阶段可以实现经济收入增加,更重要的是依托互联网电子商务平台推动畜牧业销售结构的转型升级,使其同其它第二第三产业一致发展,最终实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

3、培养本地畜牧业品牌

当前,寿县畜牧业要加快推进畜牧业产业化经营和品牌建设,先提高数量再到提高质量发展,在区域公共品牌“皖西白鹅“的成功案例经验基础上培育其它特色产业品牌。同时还要提高现有畜产品市场知名度和竞争力,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加快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提高畜禽产品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提高养殖效益,增加畜牧业收益,实现畜牧业销售绿色可持续发展[3]

参考文献:

[1]本刊编辑部, 聚力畜牧业绿色发展2020推进畜禽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访全国畜牧总站站长2020中国饲料工业协会秘书长2020杨振海[J]. 畜牧业环境. 2018,(01)

[2] 兰春梅, 加快畜牧业向绿色优质转型的探讨[J]. 中国畜禽种业. 2019,15(08)

[3] 魏莉兰, 河源力推畜牧产业绿色发展[J]. 中国畜牧业. 2020,(06)

作者简介

柳李(2000-),男,汉族,滁州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本科在读,研究方向:乡村振兴地方产业发展
郑晓雯(2000—),女,汉族,滁州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本科在读,研究方向:乡村振兴地方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