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大数据时代档案安全管理的困境
1.1 对档案安全管理重视不足
档案管理工作具有极高保密性与专业性,无论是纸质档案还是数字化档案,均应得到充分关注。然而,在大数据时代来临之际,部分档案安全管理人员对档案安全问题有所松懈,这对我国档案管理能力的提升造成阻碍。首先,部分档案管理人员误以为本单位已基本实现档案信息化,传统纸质档案已成过去,档案管理工作已实现电子化、信息化,且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电子档案存储与使用无需担忧档案遗失、损坏或保养等问题。因此,他们对档案安全管理的重视程度有所下降,甚至出现对档案工作疏忽大意的现象。此外,部分单位领导对信息化档案安全管理工作缺乏足够重视,不愿投入资金引进先进技术、设备设施及智能档案管理系统,导致档案管理工作停滞不前,效率低下。
1.2 档案安全管理工作体系尚不健全
大数据时代,为了充分保障档案安全管理工作的高效开展,需要建立一套更加健全、科学的工作体系,但从档案安全管理工作实践来看,还存在着工作体系不健全的问题。首先,在现阶段,大部分单位在档案管理工作体系构建中,主要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的内容为基础,结合各地区政府工作要求及档案管理工作实践,建立档案安全管理工作体系。随着大数据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类信息技术在档案管理工作中的广泛应用,使得当下档案安全管理工作与政府工作要求及档案安全管理工作实际匹配度逐渐降低,致使部分单位制定的档案安全管理工作体系无法适应信息化背景下档案工作的开展,现有的档案安全管理工作体系需要在深度和宽度方面进一步提升,避免档案管理过程中出现“空白地带”,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其次,尽管绝大部分单位都制定了档案安全管理工作体系,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其管理体系并不健全,一些单位档案管理制度陈旧,多年来一直沿用过去的标准,更新迭代慢,难以适应大数据时代档案安全管理工作要求,急需更新;最后,部分单位在制定档案安全管理制度过程中出现了照抄照搬的现象,其内容并不适合本单位档案工作的实际情况,档案安全管理体系产生严重的水土不服现象。
1.3信息技术应用存在安全风险隐患
大数据技术对于档案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确实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同时也要认识到大数据也是一把双刃剑,可能会增加档案安全管理工作的风险隐患。
其中,主要的风险因素来自网络病毒,各单位在档案安全管理信息化的过程中需要收集和整理海量的档案信息,这期间档案管理人员需要存储、传输、转发、校对和审核各类档案信息,在此过程中很可能遭遇黑客的入侵,不法分子通过网络病毒的形式入侵档案管理系统,致使机密信息外泄和丢失或部分档案内容被恶意篡改,这些都是在大数据时代档案安全管理可能遇到的显著问题,给档案安全管理工作带来巨大的挑战。
2大数据时代档案安全管理工作优化策略
2.1增强档案安全管理工作意识
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各相关单位要重视档案管理工作能力的提高,增强档案安全管理意识,明确自身责任和义务,提高对档案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
一方面,积极宣传和解读档案安全相关政策信息。为了进一步增强相关人员档案安全管理工作意识,各单位应定期开展档案安全宣传主题活动,积极宣传档案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解读黑客入侵篡改档案信息等的典型案例,增强档案安全管理工作意识。尤其是作为单位或部门领导,要起到模范带头作用,重视档案工作的安全问题,可以在办公群内发送各类有关档案安全的新闻,积极组织相关人员学习各类有关档案安全管理工作知识和常识,不断增强大家的安全意识。同时,也让大家知道自身对于档案安全管理应承担的责任;另一方面,为进一步提高档案安全管理工作能力,要加大档案安全管理工作资金的投入。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大数据时代,各单位要加快档案工作的信息化建设,重视设备设施的更新迭代,引进更先进的档案信息化管理软件,为档案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良好基础。
2.2 健全档案安全管理工作体系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大数据背景下,档案安全管理工作需要更加完善的规章制度支持,完善档案安全管理工作体系有利于推动档案安全管理工作信息化进程,提高档案信息的安全性和机密性。
首先,要结合单位档案安全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量身定做更具针对性的管理制度体系。各组织单位在完善档案制度体系的过程中要避免形式主义,将档案工作的制度具体化,明确各工作环节的责任主体,如档案信息录入人员、审核人员以及提档申请批示人员等,真正做到凡事有章可依,有章必依;其次,要重视档案安全管理工作流程的设计,实现全流程管理模式,减少安全问题发生,保证档案信息的安全。例如,针对档案提出的流程及案例,申请人必须提供纸质申请书,申请书模板需统一,经办人在档案管理系统上发起工作流程,经办人、审核人、批准人逐层受理,使档案安全管理工作愈加规范,有据可循。
2.3强化网络安全风险管理
大数据是一把双刃剑,在助力档案安全管理工作信息化进程的同时,也给档案安全管理工作带来了全新的风险因素,要想利用好大数据这把双刃剑,就必须强化网络安全风险管理,防止因网络安全问题对档案安全管理工作造成不利影响。
第一,档案管理过程中要建立防火墙、数字化认证系统、档案数据密匙等安全工具,防止黑客的非法入侵,进一步提升档案信息的安全性。尤其是对于一些涉密档案,必须严格控制其向外流出,如需提取或更改相关信息内容,必须实行加密处理,避免多人、多次浏览;第二,档案安全管理工作人员要增强防范意识,办公时严格按照规程操作,不随意浏览存在风险的网站。在大数据背景下,网络安全问题频发,部分链接、网站存在网络病毒,一旦点击或打开很可能会泄露工作信息,作为档案安全管理人员要持续保证网络大环境的安全,保证档案系统的使用安全;第三,各单位要加强与第三方互联网公司的联动,共同打造更加安全的档案管理网络环境。例如,可以与360、腾讯等网络公司加强合作,为档案管理设计具有针对性的安全系统,及时监管和识别风险因素,保证档案系统使用中的安全。
3 结束语
档案安全管理工作不仅关乎个人信息安全,还与社会稳定发展密切相关。大数据时代,传统的档案安全管理工作进入新的阶段,信息技术的应用对档案安全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标准。本文在具体分析大数据技术对促进档案安全管理工作智慧化建设等作用的基础上,分析当下档案安全管理工作存在的困境,并提出了增强档案安全管理工作意识、健全档案安全管理工作体系等优化策略。档案安全管理工作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尽快转变观念,及时调整工作思路,创新档案安全管理工作方法,不断积累工作经验,依托大数据技术高效开展档案安全管理工作,从而更好地助力我国档案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庄淳轶.大数据时代档案管理信息化探究[J].兰台世界,2023(12):76-78.
·[2]土红莉,韩乔乔.浅析大数据环境下档案资源数据治理体系构建[J].陕西档案,2023(01):28-29+24.
·[3]卞咸杰.大数据时代智慧档案信息服务平台数据安全风险及其对策[J].档案管理,2022(06):3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