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阶段,无功补偿技术是推进电气自动化建设的重要技术之一。目前,就电气自动化设备而言,其中的无功补偿技术应用十分必要,不仅避免过多电能损耗,还能确保供电质量。所以,电气自动化中无功补偿技术的应用十分关键,有关技术人员需要提高对于该技术的重视与认识程度,并针对无功补偿技术展开深层次的探究,加强其不同应用方式的探究,并结合实际情况,实施有效的技术手段的呢个,优化无功补偿技术在电气自动化中的合理应用,进一步加强电能消耗的控制,加快新时期电气自动化建设。
1、无功补偿技术在电气自动化中的应用意义
1.1减少能源浪费
电气自动化设备运行中,无功补偿技术的应用可以降低能源浪费。这是由无功补偿技术本身特性决定的,通过应用该技术,有助于同一线路中的两种负荷随便进行能量转换,实现能源损耗的减少。与此同时,电气设备损耗也有所降低,从而提高实际供电质量,推动电气自动化的发展。目前,在我国电气自动化建设过程中,无论是人力,还是物力,都需要消耗一定资金成本。但是,如果使用无功补偿技术,将大大降低这部分损耗,避免资源浪费现象的出现,并进一步保证电气设备使用寿命,促使其使用成本以及电气设备利用率提高,更利于我国电气自动化建设步伐的推进。
1.2提高运行效率
电气自动化运行效率的高低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重点,因为这关系着实际运行成效,如果运行效率较低,将产生巨大的损失,同时也难以保证用电用户供电稳定性。因此,提高电气自动化设备运行效率极为关键。为满足这一要求,就不得不提到无功补偿技术的应用。这是一种分配调节技术,调节的主体是电网无功功率。由于各类设备运行情况不同,所对应无功功率也有所不同,所以为优化运行效率,可以采用无功补偿技术,加强无功功率的有效限制。在电力系统运行时,如果出现损耗现象,则可以安装无功补偿装置,利用其技术特点,加强电压的有效调节,实现电压稳定运行,与此同时,通过利用无功补偿技术进行控制,电力自动化系统有功功率输送效率变快,为用户用电稳定性提供可靠的保证。
1.3保护电容器设备
无功补偿技术的应用意义还在于加强电容器设备的保护。事实上,电气自动化系统运转时,很可能出现高次谐波的现象,这将引发局部过热问题,若是严重情况下,将直接导致电气设备损伤,难以满足实际电气系统运行的需要。为避免这类现象的出现,有必要加强无功补偿技术的应用。该技术的应用能够对电压负载加以调节,防止出现电气系统局部过热问题,大大降低了高次谐波对于系统设备产生的不利影响,有效保护电容器设备,促使其利用率有所提升。
2电气自动化系统中无功补偿技术的应用
2.1电力用户领域中的应用
为使无功补偿技术的优势效用在电力用户中得到充分发挥,需相关工作人员立足电力用户实际情况,合理选用相应的补偿机制。例如,运用于电力用户的集中补偿机制中工作人员通常会采用将电容器组集体安装于所有电力用户变电装置内部的方式,使变压器无功功率损失量得到有效控制,从而达到节点效益最大化的目标。无功补偿技术的运用使输电线路损失明显降低,在保障相应运行条件处于自动投切状态下,工作人员适时补充调节无功负荷,既满足了电力用户的用电需求,又获得了良好的节点效益。此外,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使用分组补偿机制。相关工作人员需要为电力用户合理分配电容器,依照组别深入分析处理配电线路的具体工序和实际配比要求等,以构建分组补偿机制,从而使各组变压器无功补偿实现有效平衡。将上级线路无功功率降至最少,避免线路与变压器出现大量损耗,有助于实现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运用于电力用户的个别补偿机制中,工作人员主要通过并联电力用户的具体用电设备以及电容器,从而及时补偿各电气设备的无功功率负载。因单次补偿属于无功补偿,单独一台电力设备电容基本和电机输入与输出状态相同,故而能够实现对电机无功损耗的及时补偿。通常在大型或中型的异步电机中比较适合使用个别补偿机制。
2.2配电线路中的应用
分支线路补偿方法的使用是配电线路进行无功补偿必不可少的条件,这种方法主要通过平衡分支线路中的无功功率,使线路中的分支减少对主干线的无功索取,实现对电气设备中无功损耗的合理控制。应该注意的是,在配电线路中应用无功补偿技术时,应先分析出线路中各分支实际中的无功功率,利用公式科学地计算出线路的实际耗损情况,最后补偿方式的选择要根据具体的电气设备种类做决定。一般电气设备的无功耗损情况是先通过配电变压器计算,接着让电气设备空载运转,最后对数据进行分析和计算。在这种方式的计算下可以最大程度上保证数据的精准性,杜绝无功补偿不足的情况的发生。
2.3变电站运行中的应用
变电站供电中心运转中,无功补偿技术的应用也十分常见,而且无功补偿技术在其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首先,变电站是供电系统核心位置,电力用户可以从中获得电能,为保证电能稳定可靠供应,则需要保证无功功率始终处于良好平衡状态,这时就可以采取无功补偿技术,实施分级补偿方式,真正满足电力用户稳定供电的需求。其次,变电站运行中,无功补偿设备的作用不可忽视,这种设备的原理就是无功补偿技术的应用。在实际应用时,工作人员需要先确定变压器容量,加深对于设备容量的调查与了解。针对容性无功补偿设备而言,则可以结合变压器容量加以合理配置,一般配置为变压器容量的20%左右。但是,应该注意地是,如果前者已经达到变压器容量最大负荷数值,则可能存在安全隐患,所以必须提高高压侧功率因素。另外,若是各台主变压器容量>40MVA,所有变压器都需要安装超过2组的容性无功补偿设备。
3结语
针对无功补偿技术方式本身而言,补偿方式种类较多,不仅可以应用在配电线路中,还能应用在变压器等部分。通过加强各类无功补偿方式的应用,有助于改善电气自动化供电环境,还能降低能源消耗,实现能源的节约利用,从而保证电气自动化的经济性与安全性运行。因此,有关电气领域从业人员,应当提高对于无功补偿技术的认识,加强无功补偿方式的了解,并掌握无功补偿方式要点,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无功补偿方案,并合理应用在各个设备与系统中,充分发挥无功补偿技术的作用,满足其技术使用要求。
参考文献
[1]周晓麟,兰位龙,徐拥华.无功补偿技术在电气自动化中的应用探讨[J].电子测试,2021(7):4.
[2]李宗孔.无功补偿技术在电气自动化中的应用探析[J].2020.
[3]刘国强.浅析无功补偿技术在电气自动化中的应用[J].2021(2013-4):2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