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高中历史学科中进行立德树人教育的实践研究

刘湛

吉林省长春市汽车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三中学,130011

摘要: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核心素养的培养逐渐成为教育领域的核心议题。高中历史学科作为人文社会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学生知识获取的重要途径,更是培养学生道德品质、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的关键平台。本文旨在探讨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如何有效实施立德树人教育,通过教学策略与路径的研究,实现学生全面发展与素质提升。
关键词: 高中历史;立德树人教育;实践研究
DOI:10.12721/ccn.2024.158038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在新时代背景下,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深刻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与价值。高中历史学科,以其丰富的史实、深邃的思想和广阔的视野,成为立德树人不可或缺的阵地。高中历史教师应积极挖掘教材中的德育资源,创新教学方法,将爱国情怀、社会责任、人文素养等核心价值融入课堂,引导学生在历史的长河中汲取智慧与力量,成长为有担当、有情怀的新时代青年。

一、高中历史学科中进行立德树人教育的意义

随着新一轮教育改革的推进,历史学科的综合教育价值日益得到人们的认可,很多历史事件和人物,都能对学生的思想、行为、心理等产生重要的引导作用和启迪作用。教师通过渗透立德树人教育思想,可以更好地彰显历史学科的人文魅力,丰富和拓展历史教材内容,促进学生的历史理解和感悟。历史课程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素材,尤其是乡土历史,可以引导学生把爱家乡的情感融入爱祖国的情感之中,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当前,生活在信息时代的高中生容易受到各种负面信息和错误思潮的影响,思想和行为容易出现问题,从长远来看不利于学生的成长,更不利于未来发展。加强立德树人教育,教师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唯物史观,把个人命运和国家的未来紧密结合起来,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

二、高中历史学科中进行立德树人教育的实践策略

(一)收集教材资源

随着新教材在高中历史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其优势也得以凸显,而新教材中包含有众多立德树人题材的资源,这为教师强化立德树人实施提供了素材基础和支撑。教师要结合立德树人教学需要,进一步深化对历史教材的研究和分析,并收集整理教材中包含的立德树人资源,同时结合需要对这些资源进行丰富和拓展,做好立德树人实施准备。例如,在讲解“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的相关内容时,教师要认真对教材内容进行分析和研究,并收集教材中包含立德树人主题的资源,如关于为民族振兴前赴后继的英雄人物、可歌可泣的抗击侵略者事迹等,并结合后续的立德树人实施需要,对这些内容进行拓展和丰富,教师可以上网收集契合教材立德树人主题的各式资源,如包含英雄人物展示的微课案例、PPT讲解课件以及相关的多媒体图片等,真正做好充分化和全面化准备工作,为后续的立德树人实施打好坚实的基础。

(二)创设教学情境

历史是过去发生的事情,对今天的学生来说较为遥远,如果教师只是照本宣科地教学,学生的感悟和体验不深,难以达到立德树人的效果。因此教师有必要创设教学情境,通过多种手段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例如,在教学“人民解放战争”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为学生播放《大决战》《建国大业》等影视资源片段,通过声光电的艺术创造手法展示人民解放战争的生动场景,让学生对人民解放战争的起因、过程和结果产生直观的印象,促进学生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解放战争的正义性质产生深刻的认同。除了影视资源,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话剧表演等方法,让学生进入到历史情境之中,扮演特定历史背景下的相关人物,设身处地地感受历史人物的行为和心理,从而达到立德树人的效果。比如,围绕“飞夺泸定桥”这一历史事件,学生可以扮演22名突击队员,在其他“红军战士”的火力掩护下,冒着敌军的密集火力,攀着铁索,向前冲击,把红军战士勇敢无畏、心怀理想、甘于牺牲的革命精神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增强历史事件对学生的感染力。

(三)结合学生生活

高中生面临紧张的备考任务和压力,在这种现实情况下,不少学生容易出现迷茫、焦虑、浮躁、自卑的心态,作为历史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日常表现和心理状态,借助于历史学科,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坚定学生的意志力。比如,教师可以结合中国的崛起这一历史事实,让学生认识艰苦奋斗对于国家民族发展的重要性,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说一说从中受到了哪些鼓舞和激励,使学生从历史中汲取人生力量。此外,针对高中生在日常生活中缺乏诚信、破坏秩序、沉迷网络、追求享乐、习惯攀比等问题,教师也可以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进行引导,也可以在和学生的谈话中渗透历史史料,促进学生的进步。高中生的成长离不开家长的辅助,教师要加强家校合作,增进和家长的沟通,从家长那里了解学生的思想行为特点以及成长经历,然后在历史教学中结合每一位学生的自身情况进行针对性的启迪和帮扶,发挥历史学科的育人价值。

(四)转变评价思路

积极转变评价思路,进一步强化评价督促,是教师推进立德树人实施的重要举措,同时也是提升立德树人实施效益的妙招与法宝。高中历史教师需要全面立足当前评价实施的基本现状,并进一步结合立德树人实施需要全面地强化评价督促,真正在评价督促中指引学生的行为方向,促进立德树人实施效益和质量的不断跃升。例如,在讲解“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时,教师要积极开展爱党、爱国教育,并积极将学生的德育形成情况纳入到对学生历史课堂学习的总体评价之中,提升德育评价的分值占比,真正借助评价来激发学生的德育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此外,教师要积极建立长效化的评价机制,在评价实施过程中更加注重过程评价、更加关注学生的德育形成情况,进而挖掘教学评价环节的实施效益,助力学生道德修养的全面化与高质量培养。

三、结语

高中历史教师要强化认识,全面在立德树人理念的指引下推进历史课堂有效教学研究和有效教学探索,并在具体的历史课程教学实践中提高重视程度,全面推进立德树人背景下历史课堂有效教学研究,为历史课程教学目标的高质量达成和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姜安平.基于立德树人视角的高中历史教学方法探究[J].新智慧,2023,(04):49-51.

[2]徐辉.高中历史教学落实立德树人理念的途径探究[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3,(13):12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