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电梯机械维修工作的安全管理与风险控制策略研究

付强

奥的斯电梯(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市,300222

摘要: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电梯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电梯设备的使用寿命中,维修工作是确保其安全可靠运行的关键环节。然而,电梯维修工作本身也伴随着一定的安全风险。本文旨在通过对电梯机械维修工作的安全管理和风险控制策略进行研究,提出有效的措施来保障维修人员的安全,并减少维修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风险。
关键词: 电梯维修;安全管理;风险控制
DOI:10.12721/ccn.2023.157093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引言

电梯在现代社会的运输系统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长期使用和设备老化等原因,电梯存在着故障和维修需求。维修工作的安全性和风险控制成为保障电梯运行安全的重要环节。

1.电梯维修工作的安全管理

1.1法律法规和标准的遵循

在电梯维修工作中,维修人员应严格遵守以上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要求。他们需要具备相关的资质和技能,了解电梯系统的结构、故障排查和维修方法,并按照规范和流程进行工作。同时,维修人员还需定期接受培训,了解最新的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以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和维修工作的安全性。安全管理也包括监督检查、事故报告和风险评估等环节。管理部门应加强对电梯维修单位和维修人员的监管,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评估,及时处理存在的问题,确保电梯维修工作的安全进行。在发生事故或异常情况时,应及时报告并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调查和处理,以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1.2人员培训与技术要求

电梯维修人员应接受相关的培训,以掌握电梯维修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操作流程。培训内容可以包括电梯系统结构、维修设备和工具的使用、故障排除方法、安全注意事项等。培训可以由行业协会、厂商或专业培训机构提供,并需要获得相关的培训证书或资质。电梯维修人员需要具备一定的技术能力和专业知识。他们应熟悉电梯的工作原理和各个组成部分,能够进行故障诊断和维修。同时,维修人员需要掌握各种维修设备和工具的正确使用方法,并具备处理常见故障和紧急情况的能力。他们还应了解最新的电梯技术和标准,以保持与行业发展同步。电梯维修人员需要具备高度的安全意识,时刻将自身和他人的安全放在首位。他们应遵守电梯维修作业规范和相关安全管理制度,正确佩戴个人保护装备,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工作。维修人员还需掌握紧急救援和自救技能,能够处理各种紧急情况和应急情况。

1.3安全设备和防护措施

维修人员在进行电梯维修工作时应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帽、安全鞋、手套、护目镜等。这些防护装备可以有效地保护维修人员免受头部、脚部、手部和眼睛等部位的伤害。在高空维修和检修工作中,维修人员应使用安全绳索和安全带进行固定和保护。这些设备可以防止意外坠落和致命伤害,保障维修人员的人身安全。在进行电梯维修时,维修人员应使用明显的警示标识和安全警示线进行区域封锁和警示。这样可以提醒其他人员不要接近工作区域,避免发生意外伤害。

2.电梯维修工作中的风险控制策略

2.1风险评估与预防措施

通过对电梯维修工作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全面的识别和分析,包括人员伤害、设备故障、意外事故等方面。风险识别可以通过实地调查、工作记录分析、事故案例研究等方法进行。对识别出的风险进行评估,分析其可能性和严重性。可以使用风险矩阵、风险评分等方法进行定量或定性评估,以确定风险的优先级和重要性。对于高风险的维修工作,应制定安全操作规程和工作流程,并确保维修人员充分理解和遵守。对于频繁发生的故障或风险点,应加强预防性维护和定期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加强人员培训和技能提升,提高维修人员的专业水平和应急处理能力。强化工作场所安全管理,确保设备、工具和环境的安全,并配备必要的个人防护装备。加强沟通和协作,建立团队合作意识,减少误操作和沟通不畅引发的风险。对采取的预防措施进行定期复核和评估,检查其有效性和实施情况。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和改进预防措施,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维修工作环境和需求。

2.2工作程序与操作规范

进行任何电梯维修工作前,维修人员应该对工作区域进行充分的准备和安全检查。这包括了解工作范围、风险评估和控制措施,并确保所需的材料和工具齐备。为了确保工作的安全性和可追溯性,维修人员应遵守相应的工作许可制度。这包括填写工作许可证,记录工作内容、时间和相关联络人员等信息。电梯维修工作应按照预定的工作流程和规定的步骤进行。这些流程和步骤可以包括电源与气源断开、机械部件锁定、高处作业的防护措施等。维修人员需要熟悉并按照这些程序进行工作,确保每个步骤的正确性和安全性。如果有多个维修人员参与工作,他们应进行有效的协同作业和安全沟通。这包括确保每个人员理解自己的职责、制定工作计划和交接事项、共享风险评估信息等。在完成维修工作后,维修人员应及时撰写工作报告并做好相应的记录,包括维修内容、使用的工具和材料、出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等。这些报告和记录对于之后的维护和安全分析非常重要。定期监控维修工作的过程并收集相关数据,以评估工作流程的有效性和规范的实施情况。这可以帮助发现潜在的风险和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优化电梯维修过程。

2.3安全监控与紧急响应

安装和使用安全监控系统可以实时监测电梯运行状态、故障报警和其他异常情况。这些系统可包括监控摄像头、故障报警器、烟雾探测器等设备,以及相应的监控中心或控制台。维修人员和管理部门可以通过这些系统及时了解电梯的运行情况,及时做出响应和处理。建立完善的紧急响应计划是预防和处理突发情况的重要措施。这些计划需要包括各种可能发生的紧急情况,如火灾、停电、故障等,并规定维修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的应急职责、联系方式和应急处理流程。维修人员应接受相应的培训,掌握紧急情况下的处理方法和逃生自救技能。在电梯维修工作现场配置报警设备和应急通信设备,以便在需要时能够及时报警和与外界通信。这可以包括紧急按钮、对讲机、手机等设备。维修人员应知道如何正确使用这些设备,并在紧急情况下迅速启动报警并通知相关人员。维修人员应接受紧急救援培训,包括急救、灭火、疏散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他们应知道如何在紧急情况下迅速采取措施,保护自己和其他人员的安全。定期组织紧急演练和模拟训练是必要的,以确保维修人员具备应急响应的能力和素质。对于发生的安全事件,必须及时记录和分析,以了解事件的原因和教训,进一步改进安全措施和操作规范。这包括维修人员和管理部门的共同努力,将安全事件视为学习和改进的机会。

结束语

通过对电梯机械维修工作的安全管理与风险控制策略进行研究,我们可以为电梯维修过程中的安全管理提供参考,并针对现有问题提出改进建议。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相关法规的完善,我们有理由相信电梯维修工作的安全性将得到更好的保障,从而提升整体社会运行的安全水平。

参考文献

[1]杨立峰,陈创,唐晓光.电梯维修过程中的风险管理[J].电梯技术,2020,38(2):80-82.

[2]胡秀英,张正国.电梯维修保养安全管理的研究与实践[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7,32(5):110-114.

[3]李岩.电梯维修作业安全管理的研究[D].天津城市建设学院,2016.

[4]张立功,魏志学,张宏雁.电梯维修与保养服务中风险管理的探讨[J].安防技术与产品,2019(8):73-76.

[5]翟培岐,于志民,宋传玉.电梯维修的风险研究与对策[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41(1):80-86.

[6]韦兴勇.电梯维修作业风险管理与控制策略研究[D].南昌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