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智能电网背景下的电力营销信息化的构建

​申健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舒兰市供电公司,132600

摘要: 文章旨在探讨智能电网背景下如何进行电力营销信息化构建,先阐述电力营销信息化作用,创建信息化平台提高处理效率,动态监督电网运行,之后对电力营销信息化建设现状加以分析,指出其中不足之处,建设规划缺乏科学性、软件投入力度不足,最后提出确保数据安全、健全管理体系、优化管理模式等多种有效手段,加快信息建设进程。希望以下论述能起到借鉴作用,为电力营销进行提供参考。
关键词: 智能电网;电力营销;信息化构建
DOI:10.12721/ccn.2023.157318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伴随生态恶化持续加剧,能源危机愈发严重,人们环保意识不断增强。基于此,国家大力推动新能源发展,这对电力行业来说无疑是巨大挑战。虽然,随着科学水平提升电力技术愈发成熟,但是电力营销管理模式仍旧过于粗犷,多数企业没有创建信息化营销管理系统。为提升企业竞争优势适应复杂市场环境,电力企业需深入分析营销管理需求,积极引入现代化技术手段加强信息建设,借此改善企业管理现状,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1电力营销信息化的作用

随着国家经济建设进程加快,智能电网发展迅速,传统电能营销方式正逐步退出市场,许多电力企业采取信息化方式开展销售活动。严格来说,电力营销信息化建设具有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通过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创建完整信息平台,快速处理销售过程中生成的数据资料,优化相关业务拓展经营范围,完成营销相关工作。第二,提升信息处理效率,保证数据时效性和精准性,规范数据格式,确保相关工作顺利开展。除此之外,信息化建设方便企业自行查询所需信息,基于电能销售现状制定营销方案,提升企业信息化水平。第三,所谓信息化建设即是将现代化技术手段融入电网中,提升电网运行水平同时动态监控工作状态,方便企业掌握电能输送情况,依据发展目标优化资源配置,保证供电质量规避用电事故,避免能耗严重同时提高资源利用率,使企业在营销过程中获得更多效益。现下,电力智能化建设速度越来越快,对电力企业而言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电力营销主要方式,有助于提升自身竞争优势,在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

2智能电网背景下电力营销信息化建设的现状

2.1信息化建设缺乏科学规划

尽管近年来我国信息技术发展迅速,但电力营销信息化建设仍旧处于起步阶段,企业对于这一方式缺乏足够了解,没有基于自身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方案,且成本投入存在问题,软硬设施之间平衡被打破,多数工程犹如模型只具备示范价值。某些特殊情况下,电力企业为增强自身竞争力拓展业务范围,大力推动信息化平台建设,建立多种营销系统,致使业务开展困难。此外,因数据类型缺乏规范性,致使系统运行期间无法及时分享资料,系统作用无法充分发挥。

2.2信息化建设的体制机制落后

相比于早期电力企业采取的营销模式,信息化营销优势更显著,主要集中在信息高效处理与标准方面。然而,因信息化建设初期遗留许多问题,规划方案与企业业务不能完全契合,致使营销管理始终无法与信息化建设处于同一层次。目前,尽管电力营销信息化建设成果已经显现出来,但现行标准、体制等依旧无法适应这一模式,这无疑成为电力营销发展道路上的重大阻碍。除此之外,伴随信息技术广泛应用,早期业务流程稍显繁琐,信息缺少时效性,资金流通不及时,存在信息孤岛现象,电力企业制定决策时缺少有效参考。

2.3软件投入力度不足

综上分析,如今我国电力营销信息化建设最大的问题在于规划缺乏科学性与合理性,这也是建设阶段问题频发主要原因,软硬投入不平衡正是主要问题之一。电力营销进行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企业将多数资源投入硬件方面,软件建设所获资源较少。尽管信息化建设包含不同功能系统,但当前缺少有效管理手段,现有软件不能发挥管理作用,难以为电力营销提供有效帮助,而且系统之间信息交流不畅。在电力营销信息化技术不断提高的背景下,未能及时对营销人员进行技术培训,缺乏既精通营销,又精通信息化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导致信息化建设的水平不高,直接对电力营销信息化建设成效产生影响。此外,由于硬件投入过大,但是疏于防范,未能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给系统的运行埋下了不小的安全隐患。

3智能电网背景下电力营销信息化建设的对策

3.1保证数据安全性

在构建电力营销大数据体系的进程中,首先要完成的基础任务就是要保证数据的安全性。电力企业必须从操作系统、网络实体以及数据库等层次制定完善的安全管理措施,保证数据始终保持完整性、一致性、准确性、机密性。同时设置防火墙,将内部网络与公共访问网相分开,为内部网络以及主机提供安全保护,禁止不被信任的通信访问网络,也防止对外进行不安全访问,最大限度地避免数据的泄露与损坏。

3.2建立健全管理体系

目前,我国电力企业的营销管理模式比较单一、僵化、缺乏创新。与国内大型企业相比,传统电力企业的营销管理水平较低,电力企业只有建立健全营销管理体系,才能有序、快速地推进电力营销信息化建设。例如,坚持以市场经济需求为导向,构建现代营销管理体系,科学合理地将营销融入电力企业,满足电力用户日益增长的用电需求。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现代营销管理体系的构建可以满足电力用户日益增长的用电需求,同时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3.3优化用户信息管理模式

近年来,国家电网公司明确提出了电力服务是“电力企业的生命线”的理念,将提供的电力服务上升到一个新高度。优质服务作为电力完整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电力营销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通过大数据平台深入挖掘用户信息,建立用户数据库,为不同的客户提供个性化服务,如针对大型商业用电户、工业用电户等,了解其用电规划、为其提供节约电费的合理方案等增值服务,使电力企业为用户提供更加适应需求的服务。通过优化用户信息管理模式,建立用户需求及时响应机制,快速响应用户需求,进而提高电力企业的竞争力和用户满意度;梳理分析用户用电等信息,掌握用户用电量的波动趋势,预测市场需求,科学规划电力企业发展,同时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进行电力营销,为电力企业精准营销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

4结语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电力营销信息化建设对电力企业未来发展有深远影响,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必然选择。基于大数据环境,根据营销目标及内容选择适当管理方式,健全信息化管理机制,这是提升电力企业竞争优势夯实企业后续发展基石的有效途径。为此,企业要深入探究建设现状,分析其中不足之处引入科学措施加快建设进程,弥补传统营销管理模式遗留缺陷,以便营销工作顺利开展,拓展业务范围占据更多市场份额。

参考文献

[1]王玉璞沈瑞雪.坚强智能电网背景下的电力营销信息化建设探析[J].轻松学电脑,2021,000(006):P.1-1.

[2]陈嘉曦.智能电网背景下的电力营销信息化建设[J].市场调查信息:综合版,2021(003):0040-0040.

[3]钟燕张佳宇.我国经济背景下智能电网形势下的电力营销优质服务探究[J].品牌研究,2021,000(021):1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