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探索乡土文化视域下初中历史跨学科主题教学的实践意义及策略

查琴芬

常州市焦溪初级中学,江苏常州,213116

摘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初中历史教学越来越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和跨学科思维能力。乡土文化作为历史教育的重要资源,不仅承载着地方的历史记忆和文化传统,还能为学生提供丰富、生动的学习素材。因此,探索乡土文化视域下初中历史跨学科主题教学的实践意义及策略,对于提升历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乡土文化;初中历史;跨学科主题教学;实践意义;策略
DOI:10.12721/ccn.2024.158054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在新课程改革的浪潮中,历史教育日益重视核心素养与跨学科能力的培养。乡土文化,作为连接历史与现实的桥梁,为初中历史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本文旨在探讨如何在乡土文化视域下,通过跨学科主题教学的方式,深入挖掘历史教学资源,增强学生历史认同感,并促进其跨学科思维的发展。这不仅是提升历史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也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传承地方文化的重要举措。

一、乡土文化视域下初中历史跨学科主题教学的实践意义

(一)丰富历史教学资源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传统教材往往侧重于宏大历史叙事的呈现,而忽略了与学生日常生活紧密相连的乡土文化资源。乡土文化,作为历史直接形象的遗存,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价值,包括历史遗迹、文物、民俗风情、传统手工艺、地方志等。这些资源以其直观性、具体性和地域性,为学生提供了生动、鲜活的历史学习材料。将乡土文化融入历史教学,不仅能够有效补充教材内容,使历史课堂更加丰富多彩,还能够让学生在熟悉的环境和氛围中感受历史的厚重与魅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二)增强学生历史认同感

历史认同感是个体对自己所属群体历史文化的认同和归属感。在乡土文化视域下进行初中历史跨学科主题教学,有助于学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自己与历史的联系,增强对家乡和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通过学习和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学生能够认识到自己的根和源,理解自己所在地区在历史长河中的地位和作用,从而产生强烈的归属感和自豪感。

(三)促进跨学科思维发展

跨学科主题教学是一种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教学方式。在乡土文化视域下进行初中历史跨学科主题教学,能够鼓励学生从多个角度审视历史问题,结合地理、语文、艺术等学科的知识,形成综合性的理解和分析。这种教学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二、乡土文化视域下初中历史跨学科主题教学的实践策略

(一)整合乡土文化资源

在初三历史教学中,整合乡土文化资源是跨学科主题教学的基石。教师应深入挖掘本地历史文化资源,包括但不限于历史遗迹、文物、民俗风情、传统手工艺、地方志、口述历史等。例如,若所在地区拥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如革命纪念馆、烈士陵园等,教师可结合初三历史教材中关于中国革命史的内容,设计以“红色乡土·革命精神”为主题的跨学科教学活动。通过实地考察、文献阅读、口述史访谈等方式,收集并整理相关资源,再融合地理(分析革命根据地的地理环境)、语文(诵读革命诗词、撰写感想)、艺术(绘制革命主题画作或设计纪念邮票)等多学科知识,设计一系列跨学科的教学活动。

(二)开展实地考察活动

实地考察是让学生直观感受乡土文化的重要途径。以“古城墙下的历史记忆”为例,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当地保存较好的古城墙,结合部编版初三历史中关于古代城市防御体系的教学内容,设计考察任务如:“分析古城墙的建筑特色及其历史作用”、“采访当地居民,了解古城墙在当地人心中的意义”等。通过实地考察,学生不仅能够直观看到历史遗迹,还能在观察、记录、交流的过程中,运用历史、地理、语文等多学科知识,进行跨学科的思考和分析,加深对乡土文化的理解。

(三)利用多媒体网络资源

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利用多媒体网络资源能够极大地丰富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教师可以制作关于乡土文化的PPT或视频,展示当地的历史遗迹、民俗风情等,同时穿插讲解和互动问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制作一个关于“地方特色美食与历史文化”的微课,介绍当地几种代表性美食的起源、制作工艺及其背后的历史故事,引导学生思考美食与地域文化、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此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如通过搜索引擎查找相关文献、观看纪录片、参与在线论坛讨论等,拓展其知识视野和思维能力。

(四)实施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

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是整合乡土文化资源、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关键环节。以“家乡的传统节日”为主题,教师可以设计一系列跨学科学习活动:

1.撰写小论文:要求学生选择家乡的一个传统节日(如春节、中秋节等),从历史起源、节日习俗、文化内涵、现代社会意义等多个角度进行深入研究,撰写一篇小论文。这既锻炼了学生的历史研究能力,又培养了其文学表达和逻辑思维能力。

2.制作手抄报:组织学生分组合作,制作以“家乡的民俗风情”为主题的手抄报。手抄报内容可以包括当地的民间故事、传统手工艺、节庆活动等,鼓励学生运用美术、设计等多学科知识,展现乡土文化的魅力。

3.开展辩论赛:围绕“乡土文化保护与现代城市发展是否矛盾”等议题,组织学生进行辩论赛。通过辩论,学生可以运用历史、地理、社会等多学科知识,阐述自己的观点和论据,锻炼其批判性思维、口头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这些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不仅有助于学生全面认识和理解乡土文化,还能促进其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三、结语

总之,乡土文化视域下初中历史跨学科主题教学是一种创新的教学模式,它不仅能够丰富历史教学资源、增强学生学习兴趣,还能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思维能力和家国情怀。在实践中,教师应积极整合乡土文化资源、开展实地考察活动、利用多媒体网络资源以及实施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等策略,以促进该教学模式的有效实施和持续发展。未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乡土文化研究的不断深化,相信这种教学模式将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桑芝霞.初中历史跨学科主题学习设计思路.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23(17).

[2]何纯柳.初中历史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探究.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2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