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目前,我国已经进入了生态文明的新时期,开展矿山生态恢复工程,既符合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需要,又符合自然法则,是解决矿区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的关键。采矿会引起地表沉降,还会对土壤、水、土壤等环境造成负面的影响,所以,如何保证采矿的绿色和环保,是矿山企业需要讨论的关键问题,如果能适当地运用矿山生态恢复工程技术,就有助于防止这些负面问题的出现,从而促进采矿的高效进行,从而对矿山生态环境的保护起到更好的作用。
1.矿山生态修复工程的主要内容
1.1.边坡稳定与加固
如果在采矿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没有对施工场地进行保护,就会对施工场地周围的地质造成严重的影响,严重时还会造成山体滑坡等灾害,因此,在采矿结束后,工作人员要及时地保护好矿山周围的地质。一方面,相关人员需全面了解受灾山区地质状况,分析各类地质灾害的危险性。另一方面,不仅要对现场进行细致的调查,还要对矿山受损山体的分布和规模进行分析和评价,并对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和灾害程度进行分析和评价,保证相关人员能根据评价结果制定合理的应急预案,从而有效地对受损山体进行修复。
1.2.矿山植被修复
矿山植被恢复技术是矿山生态修复工程中应用最多的一种方法,矿山植被恢复技术也是矿山生态修复效果最好的一种方法,在恢复矿山植被的过程中,相关人员首先要明确矿山生态恢复工作的目标,然后调查矿山的土壤和环境状况,保证根据矿山周边环境的分析,确定植被的种植方式。同时,在种植植被的过程中,需要对矿区周围的土壤情况进行全面调查,选择直接种植和覆土种植两种方式,前者成本较低,后者相对于覆土种植方式更容易操作,如果矿井上方土壤状况较好,则可采用直接种植法。
1.3.矿山植被修复
在矿山生态恢复工程中,土壤生物修复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一方面保证了土壤微生物的数量,提高了土壤的肥力。只有土壤中的微生物符合要求,才能保证矿山土壤修复工作的顺利进行,因此,为了保证矿山的生态结构不被破坏,就必须了解矿山土壤中的各种微生物,从而有效地保证植物的生长。另一方面,恢复土壤中的动物物种。如果土壤中的动物种类能够恢复,那么土壤的结构就会变得更好,动物的尸体也会变得更加肥沃。
2.矿山生态修复工程技术研究
2.1.土壤重构技术
对于填充工程,可以采用机械化和人力治理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首先是人力治理方式,这种方式主要是利用人力,结合就近的原则,挖掘土石,在塌陷的地方进行更好的填充。从实际情况看,土方工程通常是很小的,土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一般都没有改变。在机械化治理的过程中,主要是依靠推土机等设备进行,一般情况下,对破损严重的地方,都会使用相关的设备进行处理。在展开工程的过程中,要善于利用表层熟土,需要先采取剥离措施,然后再进行储存,同时要注意养护工作,保证其具有良好的肥力,土地平整完成后,再回复到已完成平整的相应区域。
要根据不同的灌溉和耕作条件,确定合适的坡度和标高,实行填挖平衡,对受损较小的区域,可以通过深翻、喷洒水等措施来改善。此外,还要注意土壤的有效改良和正确的培肥,因为在土地复垦工程实施之后,很容易对表土造成影响,很容易对土壤结构造成破坏,导致土壤退化,因此需要进行土壤培肥。其一,有机肥,在施肥过程中,主要有农家肥和绿肥,绿肥的作用是优化复垦土壤等,应该利用项目区附近的有机肥,以有机肥为主,也就是畜禽粪便,可以改善土壤结构,起到更好的培肥作用。在施底肥的时候,要根据相关标准施底肥,施完肥之后还要浇水。二是无机肥,在使用有机肥的情况下,也需要使用无机肥,要根据地区的施肥情况,结合自己的经验,进行测土后再进行施肥。复垦后,可以根据旱地的土壤选择绿肥作物,主要有箭舌豌豆等,以提高土壤肥力,同时施用复合肥、菌肥等,提高土壤的养分含量。还要改善土壤的物理性质,其目的是增强土壤的孔隙度,降低土壤的实际容量,进一步优化土壤结构,可以通过深耕等多种方法实现,但是,必须认识到,只有植被覆盖才能真正解决这个问题。
2.2.植被重建技术
在复垦区中,由于地面沉降的影响,植物会出现倾斜的情况,针对这种情况,必须及时的进行修正。由于沉陷较大,导致植被不能成活,需补植。在选择植物时,要尽量保证与原始植被相似,选择一些水土保持能力强,适应性强的植物作为补充植物。在选择了合适的植物之后,还要进行严格的监测和管理,这样才能更好地保证植物的存活。在种植速生杨时,经常采用移栽技术,移植的幼苗一般都不是很大,对于有根系真菌的植物,移植的时候可以将有益的细菌带走,让它们进入新的土壤中,以保证植物的良性生长。还应了解植被再造的主要施工技术,包括测量放线、浇水、测量检查和最终验收。
2.3.配套工程
复垦区中包含着道路、生产路、道路等,当地面出现下陷情况时,会对道路系统造成破坏,甚至影响到道路的正常使用,为了保证道路的正常使用,必须对其进行严格的维修,对受损的道路进行压实和铺垫,如果道路有边坡,则需要进行护坡。在对生产道路进行保护的同时,也可以对耕地进行覆盖,当地面沉降得到改善之后,再根据道路的要求对道路进行有效的修复。以主要施工工艺为例,主要包括测量放线,路基清理,取料,洒水,测量检查等。塌陷的地方,主要是农田道路,如果不是很严重,可以直接填满,填满之后,再用水泥混凝土进行修补。
对于塌陷区内的林地,如果破坏程度不大,可采用造林、裂缝充填等措施,同时辅之以人工管理保护措施,一方面,在填埋林地时,要保证与耕地平整设计的协调一致。另一方面,在开展林地植被工程时,包括补植等内容,至于补植的实际数量,则应根据受损程度来决定。
3.结束语
综上所述,综上所述,实施严格的矿山生态修复治理工作,有利于对受损的生态系统进行改善,同时也有利于预防地质灾害的发生,更好地保证矿区及周边人民的生命安全,真正起到预防和消除灾害的作用。因此,需要对矿山生态恢复工程技术进行深入、深入的研究,其中主要包括土壤重建技术、植被重建技术等,以保证矿山生态修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杨剑锋.矿山生态修复工程及技术措施探讨[J].世界有色金属,2022,(23):178-180.
[2]王晶.矿山生态修复工程及技术措施研究[J].山西农经,2019,(22):75-76.
[3]廖隆荣.探讨矿山生态修复工程及技术措施[J].建材与装饰,2019,(29):213-214.
[4]方晓明,矿山生态修复工程及技术措施[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17):144-145.
[5]沈佩霞.矿山生态修复工程技术研究[J].能源技术与管理,2023,48(05):140-142+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