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是民生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驱动力,很多行业和领域逐渐提高对能源的重视,发电厂也不例外。为了节约能源消耗,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需要加强对发电厂热能动力系统的分析,采取有效措施做好优化及节能改造,从而实现节能降耗的发展目标。
1.发电厂热能动力系统的运行原理及应用必要性分析
1.1发电厂热能动力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
新时期的发展背景下,发电厂热能动力系统中的动力装置能够实现热能向机械能的转化,此种装置可以获取温度较高处的热源,通过膨胀将循环产生的废热及时排出系统。热源的主要来源为煤炭等矿物燃料的燃烧,而多数的矿物燃料都具备不可再生的特点,在各类因素的影响下,如人为因素、设备因素等,容易对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污染。此种特征在发展规模较大的发电企业中有明显的体现,因为热能动力系统可以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由此可见,发电厂可以通过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等方式实现对热能动力系统的优化,进一步达到节能改造的目的。
1.2发电厂应用热能动力系统的必要性
通过分析很多地区的发电厂运行情况,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生态失衡、能源短缺等问题,而采用优化与节能改造发电厂热能动力系统的方式,有利于规避以上问题,还能在此基础上获得更多经济效益。有关部门应该加强对先进科学技术的利用,改善能源利用情况,提高能源利用率,以防出现能源过度消耗的问题。与此同时,有助于改善生态环境,帮助发电厂控制运行成本,促进其稳定可持续发展。
2.发电厂热能动力系统的优化与节能改造路径
2.1充分利用化学补充水系统的节能技术
在部分发电厂中,涉及到抽凝式机组的使用,相应的热力系统主要利用化学补水的方式,具体指在除氧器或者凝器中进行补水,在凝器中补充化学水能够达到除氧的目的。与汽轮机的排气温度相比,如果补水的温度过低,为了保证能够及时回收排气废热,应该增强装置增设意识,保证凝结器有关部位的化学水能以喷雾的形式进行补充,从而改善凝器的真空状态。除此之外,应该提高对低压加热器的重视,严格按照规范标准进行使用,实现逐级加热化学补充水的目标,进一步强化装置的经济性、合理性。
2.2合理运用除氧器排气与回收锅炉废水余热技术
开展热力系统设计工作时,应该增强冷却器应用意识,减少因除氧器运行造成的工质损失和热量损失,同时,针对锅炉的排污工作而言,通常采用连续排污、定期排污法。其中连续排污方式仅有利于二次蒸汽的小部分回收,容易浪费蒸汽与废水的余热;而定期排污方式需要以扩容降压为前提开展排放作业,浪费废水余热的概率较高。由此可见,应该提高对锅炉排污方式的重视,积极利用增设排污废热回收器的方式,及时回收污水余热,避免出现浪费资源的问题。
2.3熟练掌握热能系统中废烟余热的技术要点
锅炉排放的废气烟产生的余热属于二次能源,为了避免出现严重的资源浪费情况,应该增强热能系统中废烟余热回收意识,减少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同时提高能源利用率。为此,发电厂应该采取有效措施提高锅炉的运行效率,开展热能系统优化工作的过程中,合理设置节能器,降低废烟的温度,同时有利于提高锅炉的运行效率。通常情况下,会利用预热工件、预热空气的方式实现对废烟余热的回收,但是预热工件容易受到场地影响,体现出较强的局限性,所以应该优先选用预热空气的方式,不仅可以达到回收废烟余热的目的,还能创造更多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2.4提升蒸汽凝结水回收利用技术应用水平
在发电厂的实际生产过程中,蒸汽热力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实际生产中完成蒸汽热能释放后,其凝结水存在严重的浪费现象,此时浪费的蒸汽凝结水占蒸汽总热量的 20%-30%,如果对其进行合理的运用,将有利于工业用水的节约,同时也有助于燃料能源的节省。因此,发电厂应对蒸汽系统进行节能改造,具体措施为借助蒸水余热替代低压蒸汽,此时发挥凝结水的余热,以此减少低压蒸汽的能耗,进而利于达成节能减排的目标。对于凝结水而言,其回收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为加压回收,另一种为背压回收,前者主要是利用气动凝结水加压泵,对凝结水进行加压输送,此方法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后者主要是借助输水阀背压,对水蒸气与凝结水进行输送,此方法保证了回收水及二次水蒸气的有效利用。上述两种方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不仅节约了能源,还减少了废气与废水排放,从而满足了节能减排的要求,保证了企业综合效益的增长,
2.5充分发挥热能动力联产技术的效用
新时期,发电厂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采取了诸多的节能措施,但成效甚微,造成此情况的原因主要为发电厂仅对单独的装置设备进行节能改造或者优化,而未能关注整个系统的联合改造与优化。而热能动力联产技术最为明显的特点便是整体性与系统化,常见的技术有蒸汽动力联产、燃气轮机联产等,前者主要是由燃气轮机锅炉系统与锅炉汽轮机高压系统构成的,此时的联产利于系统优化,特别是对高能耗企业而言,是降低能源消耗的重要手段;后者主要是对热能动力系统进行优化,保证了较低温度热流的有效加热。
结语:发电厂热能动力系统优化与节能改造将是促进其自身长远发展的主要途径。实际优化与节能改造过程中,需对热能动力系统的原理进行把握,并充分考虑自身生产过程中的能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等现状,从回收利用蒸汽凝结水、回收锅炉废水余热以及回收锅炉废烟余热等技术方面不断完善,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这样才可促进发电厂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共同提高。
参考文献:
[1]朱东旭.发电厂热能动力系统优化与节能改造分析[J].中国科技投资,2017,(22):153.
[2]魏建青.热能动力系统优化与节能改造分析[J].山东工业技术,2018(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