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智能电网配电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价值研究

​胡蔚中

国网运城供电公司,044000

摘要: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与进步,使得社会的用电需求得到了较大的提升。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使得电力企业未来的发展进程中,需要进一步的提升供电能力,特别是加快农村电网的智能化建设。在本文的分析中,主要阐述了智能电网配电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价值,同时针对智能配电自动化系统建设方法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 电力系统;供电企业;智能电网
DOI:10.12721/ccn.2023.157336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引言: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全面促进了农村地区经济与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于物质于文化方面的需求,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电能的使用需求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因此使得配电网络的发展逐渐形成智能化的趋势,在越来越多的地区,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自动化系统。

1 配电自动化技术在智能电网运用价值

1.1 提升电网供电稳定性

在配电自动化技术的使用中,可以充分保障相关企业进行电力供应的环节,保持着较高的稳定性与可靠性。在传统的电网结构建设中,由于比较落后,使得系统一旦出现了故障问题,就会导致无法自动化实现故障隔离以及维修和处理,进而导致出现大规模的停电。在科学合理的运用配电自动化技术,进行智能化电网的建设,对故障处理的效率得到大大提升,也相应的充分保障电力供应的可靠性[1]

1.2 有效电网电压监督

在利用配电自动化技术的过程中,是一种对于电网各个环节的终端设备,实现全面监督与报警处理的效果,在基于实际的处理情况,要向电力企业提供较为稳定的线路数据信息。例如,安装了调节变压器、投切无功补偿电容器,实现对电力系统的功率自动化调整,因此在实际的电力传输的过程,会始终保持电压稳定。这样的系统搭建方式,有效的降低了由于电压不稳定所带来的线路传输故障,或者带来电器设备的损坏问题[2]

1.3 提升用电质量与效率

在将配电自动化技术引入到电网当中,可以为电力企业搭建一个良好的用户信息平台,以此较为便捷的处理用户的一些用电请求,例如实现电费查询与支付。在系统出现了故障的时候,也相应的及时提出断电提醒,以此为用户预留出一定的反应时间,进而保障进行供电的过程中,提升用户的满意度。

1.4 便于输电系统管理

配电网自动化技术的使用中,可以让电力系统当中的设备以及电缆工作状态,得到全面的监控与处理,不仅仅可以降低运行过程中的故障次数,也相应的在故障发生之后,可以较为快速的确定最终的故障位置,以此最大化的提升检修的整体效率。这样的技术使用下,节省了大量的人工检查的费用。配电网络的信息化处理,可以为电力系统提供大量的用户数据信息,也让电力系统的传输工作,以及后续的数据变更处理,得到进一步的控制,降低了偷电、漏电的一些问题。

2 智能配电自动化系统建设

在农村地区建设的配电自动系统,主要包含主站、子站层、终端层以及通信网。这样的建设体系结构比较为完整清晰,所涉及到的站级数量也比较少,基本上是一个主站级对应着多个子站。伴随着用电数量的提升,使得电网线路发生了明显的增加。在基于实际的建设过程中,就可以适当的增加子站与终端,从而实现电网的一体化建设。

在主站层的建设中,是整个自动化系统的核心所在,因此形成一个较为庞大的数据库,对不同的子站与终端进行数据分析,从而实现对电网系统的运行监控与处理。在主站层的建设中,也要对电网系统进行全面运行分析,同时对各种问题的协调处理,实现对故障问题的快速判断与反馈。

在一些乡村地区的建设中,建设区域比较广泛,因此使得项目建设的输电线路比较长,很多基站的建设无法实现良好的连通。为了实现自动化系统的搭建,就需要在具体的建设中,对于数据模型进行集中化的分析,同时明确出具体的系统内部情况,以此实现自我修复与处理,这样就可以在故障处理中,符合人们的实际需求。

3 常见配电自动化技术

3.1 分布式检测技术

在进行分布式检测技术的使用上,是一种将对应的监控设备基于合理的方式,分布到电力系统中。相比较一些传统的监控设备,在实际分布的数量与密度上比较多。在运行故障点的处理,可以较为准确的了解到电压情况,并对于故障进行分支确定。将两台最近的故障点监控设备调动起来,以此明确出具体的故障位置。基于最小影响的基本原理,对线路进行针对性断电,并及时的恢复其他位置的电路系统,最终将信息传递给管理部门,以此为后续的维修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在这样技术使用中,对于每一项检测设备的要求都比较高,因此使得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比较大。

3.2 集中式控制技术

在采用集中式控制技术的过程中,主要氛围主站、副站以及终端,基于终端将监控数据传回道子站上,子站进行信息内容的采集、整理以及传输。在主站的建设中,将采集到的数据信息进行汇总与整理,并基于故障进行全面具体的分析,这样便可以实现对故障的全面掌握。在这样的技术处理下,基于人工指令的方式,对于系统实现维护。相比较分布式的系统技术方式,这样的技术处理效率不高,同时需要较高的信息传输通道,并会受到较大的外界干扰。

3.3 自动化技术

在大部分地区的电网建设中,都会采用自动化的控制系统方式,这样仅仅将监控数据信息传输到主站中,就可以及时的发现故障位置和具体的信息,并利用人工或者自动化的处理方式,实现故障的处理效果。在这样的技术使用中,技术的逻辑与模式较为简单,同时保持着较高的运用范畴。

4 配电自动化技术的实践

4.1 智能开关

在进行实际的电网建设过程中,经常也会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因此需要进行配电系统的建设中,设置线路开关进行线路控制与保护。智能电网的高效率运行,就要做好对分支线路的良好处理。但是在实际的项目建设开展中,很多新安路的短路电流值比较高,因此会导致无法全面满足相关设备的使用。为了进一步的提升建设效果,就需要积极的切断配电故障,以及强化对于线路保护方面的总体使用效果。例如,在对配电线路的保护处理中,使用配电装置,就可以实现对分支的合理配置。

4.2 自动化主站系统

智能电网当中的自动化主站系统建设,是一种利用智能化技术的建设方式,极大提升电力调度的能力,以及降低电网调度的总体难度水平。在这样的智能化技术使用下,可以极大的提升电网调度的能力,以及降低农村电网建设的一些外界影响问题,这样保障了电力系统运行的质量与稳定性,同时强化对各种数据信息的处理与分析能力,更加及时的了解到一些潜在的故障问题。

总结:综上所述,在进行智能电网配电自动化技术的使用中,可以较为明显地提升系统建设强度,以及更加及时的发现一些潜在的故障问题,符合人们对于电力系统供电的实际需求,对于各种外界干扰因素进行分析与处理,不会对电力供应带来负面影响。

参考文献:

[1]陈强,金鑫琨,何玉灵. 供电可靠性评估依据下配电自动化终端的优化布局研究[J]. 自动化与仪器仪表,2023,(05):177-181.

[2]范英,杨仁利. 配网备用调度系统配电自动化终端接入模式技术研究[J]. 电子测试,2022,36(20):104-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