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能源是指一种太阳能资源。光伏能源与风能、水能资源、核能资源相比,太阳能更清洁,并且无噪音污染,因此太阳能的开发利用是新时代能源研究的新方向。光伏发电将太阳能电池串联并密封保护,可以获得大面积太阳能发电装置。在光伏转换利用过程中具有清洁高效的特点,其他有害污染物对人体无害。其最大优势在于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消除了现有发电技术中复杂的中间步骤,最大限度地提高了发电效率。
1 光伏发电技术应用的意义
工业革命后,人类经历了大规模的能源革命,不可再生能源的有效利用极大地改善和改变了公众的生活方式。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新发展思路,我国经济发展和企业逐步摆脱过去,发展模式转向“创新引领”和“要素发展”。在这种发展模式中,不可再生资源占比逐渐下降,以创新为代表的高质量发展模式成为未来企业发展的驱动方式。随着我国各大新能源汽车品牌的不断发展,新能源技术不再只存在于理论上,而是已经存在于现实中。
2 光伏发电技术应用现状及存在的突出问题
2.1 当下光伏发电技术的开发利用现状
继十九届五中全会和“愿景2036”成功召开后,生态文明建设再创历史新高。基于此,必须修改和摒弃传统的过度开发自然资源、过度使用不可再生能源的“粗暴”发展模式。历史经验表明,过度获取自然资源和不可再生能源不可避免地会对社会发展产生不可逆转的影响,给国民经济造成巨大损失,导致自然资源枯竭,从而危害生态环境。为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健康发展,实现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必须摒弃“能源消耗大户”的固有印象,走“创新之路”,引领我国技术发展。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太阳能资源位居世界第二,公众对环保概念的认识不断提高,这一现象为新能源光能发电技术的推广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2.2 当下光伏发电技术存在的突出问题
光伏发电技术的发展潜力是巨大的,但事物的发展已充分证明弯曲与统一感并存。煤炭光伏发电技术手段有许多并未解决的挑战,其中最重要的有以下几点:
一是光伏技术基础设施不完善。在我国,在太阳能发电技术普及的地区,家庭用电量完全得到满足。但除家庭用电量外,还没有对太阳能进行有效的收集和利用。该地区虽然有“缺电”的传统,但是,由于与推广太阳能发电技术的“初衷”背道而驰,并未使得新能源太阳能发电得到全面推广,是亟待改善的问题之一。
二是我国发展缓慢,基于幅员辽阔的现实,我国太阳能供应已经“分散”。在部分太阳能资源丰富、国家重点推广新能源发电技术的地区,如西北等太阳能资源丰富的地方开辟新能源光能发电技术示范区,该地域不同区域,还有其他项目建设进度,延迟影响我国太阳能技术示范区数据采集进度,导致我国太阳能技术数据受到真实性和客观性影响,准确有效的数据采集情况也是亟待解决的任务之一。
三是由于国家对光伏发电技术认识存在偏差,公众对光伏发电技术的认识不足。目前我国对新能源技术的研究已经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新能源汽车的出现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但人们对新能源的担忧和质疑还比较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公众对发电技术的认知,“不使用、不适用、不认同”这类现象造成公众对光能发电技术的误解,不利于发电。光能发电技术的普及也是值得考虑的问题之一。
四是门槛和标准有待进一步提高。现有能源规模过大,无法以个人投资的形式进入。但太阳能发电规模较小,投资相对较少,准入门槛和标准都非常低,普通大众很容易参与到太阳能的利用中。但由于我国政府人力、财力、物力的不足,太阳能用形成了规模小、容量大、分散的格局,难以对太阳能应用进行综合监管。没有监管,太阳能的应用就会存在很多隐患和风险。
五是光伏发电系统建造出现的弊端。光伏发电虽然有很多的优点,但是他自身也存在着很多的弊端,因为它毕竟属于新技术,我国对光伏发电研究远远落后于其他的发达国家,在一些技术和理念都比较的不成熟,比如在安装控制换流器的时候,不能很好的确定他的安装的位置,在对设备进行组建的过程中,不能很好的了解各个设备之间的联系,容易出现连接不当等行为,这些都是我们应该注意的问题。
3 光伏发电技术的实际应用对策
3.1政府要对光伏发电在电网中的应用发挥出主导作用
为有效促进现代太阳能与新能源等多种分散式再生能源更好地融合发展,政府部门应积极引导社会公众加快旧一代能源综合利用管理观念的新转变,建立新能源利用方式。在水力电网体系建设中,分布式的新能源必须做到能够将我国电力电网用户从服务消费者方向转变成为服务生产者。因为开展新能源建设是能够使我国能源部门更加民主化的一种工作方式,政府不仅需要积极引导新的能源更好地被应用于我国电力电网市场,并且要避免因电网接入过于复杂集中而大量投资于水力电网系统改造。
3.2 光伏发电技术推广与发展的优化措施
光伏发电技术的推广与发展,所遇到的瓶颈不外乎两个方面,一是技术层面的创新,新能源光伏发电技术只有不断创新技术,优化操作流程,才能真正逐渐替代传统发电技术,成为我国未来能源革命的开创者;二是新能源光伏发电技术的宣传普及层面,这一方面政府主导,社区共建,全面参与,才能提升大众对于新能源光伏发电技术的认知,消除大众对于新能源光伏发电技术的担心,切实强化新能源光伏发电技术的推广基础。
3.3建设光伏发电站要有的放矢
为了确保新能源光伏发电站在实践应用中充分发挥其优势和价值,相关部门必须做好新能源光伏发电站建设的管理工作,做到有的放矢。
第一,严格把控材料、设备质量。在项目建设前的准备阶段,必须严格管控材料、设备的供应商,确保各种物料质量符合相关项目建设要求和规范,只有质量合格的物料,才能够入库,否则应尽快进行清退处理。
第二,加强建设人员的培训教育。在新能源光伏发电站建设过程中,相关部门必须提前组织全体参与建设的人员进行培训教育,使之能够掌握发电站建设的相关理论知识与技术知识,并掌握项目建设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质量通病及相关预防措施等。
第三,加大对电网的管控力度。相关管控人员必须高度重视对发电站所在区域内光照强度等各种信息数据的收集、整理,明确其运行发电的规律特征,要深入研究和分析电网系统各设备的既往运行数据,明确最佳的光伏电源安装位置,降低外界因素对光伏电源的影响,有效提高光伏电源并网后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第四,做好光伏新能源装置的安装维护工作。在光伏新能源装置安装过程中,相关人员需要对安装现场的环境空间大小、光照效果等进行严格检查,保障整个安装过程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第五,科学规划设计光伏用电网络。针对新能源光伏发电站的建设,需要以节能效果控制作为出发点,对光伏用电网络进行科学有效地规划设计,以此来确保光伏新能源具备较优的电能应用效率,还能够为居民提供更加稳定和安全的电力。
参考文献:
[1] 张红宇.新能源发展的电网规划关键技术研究[J].科技风,2017(26):167.
[2] 牟初夫,王礼茂,屈秋实,等.主要新能源发电替代减排的研究综述[J].资源科学,2017,39(12):2323-2334.
作者简介:杨秀莲,女,1975年9月出生,工程师,从事光伏发电技术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