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电力系统变电运维安全管理与设备维护

王仪轩 康小明 吕晓强

国网酒泉供电公司,甘肃酒泉,735000

摘要: 大力推进电网的变电站运维,加强对电网的安全管理和设备的维修,既有利于电网的健康发展,又可以有效地提升供电员工的工作效率和技术水平。在此基础上,加强对变电站运行过程中各个环节的监控与预防,使变电站运行维护工作协调发展,从而提高整个工作的工作效率。
关键词: 电力系统;变电运维;安全管理;设备维护
DOI:10.12721/ccn.2022.157443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1电力系统变电运维

当前,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新时期的电网建设和建设,对电力系统的建设和运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电力市场的不断增长,电力系统必须要有足够的容量和容量的变电站来满足电力市场的需求,而传统的电网运营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目前的庞大电网规模,这就要求电网的运维安全管理和电力设备维护工作的创新发展。运维管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电网的运营效益,只有及时地发现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提高电网的综合管理水平,为今后的信息化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在电力系统的发展中,运维技术和设备维修工作已有了长足的发展,但随着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对电网的运行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加快电力运维信息化的建设,提高我国电力系统的运维和设备维护的整体水平,使其向智能化、信息化的方向发展。将各种新技术和数据监测系统有机地结合起来,能够使电网的稳定运行得到最大限度地改善。

2加强变电站运行维护安全管理和设备维护的必要性

电网建设对现代社会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对促进电力工业的高效运转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当前,为了提高供电效率,优化电力资源配置,为电力用户提供安全稳定的电力供应,必须转变传统的电力运行方式和维护方式。随着我国人民对用电的日益增长,电力安全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推动电力系统的安全管理和设备维护,有助于改变传统的电网运作模式,充分发挥各个部门的作用,增强部门之间的协调和管理,增强职工的责任心,提高供电企业的生产效率。现已在多个省市进行了变电站的综合维护,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在变电所的综合运维中,维修人员可以根据具体的需要,采取灵活的操作方法,以达到提高作业效率和缩短作业时间的目的。由于员工需要对电气设备进行长时间的维修保养,并强化设备的管理与保养,使人员能够对设备进行检查,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人力、物力,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提高设备的使用安全。

3电力系统变电运行安全管理与设备维护存在的问题

3.1对设备维护不够重视

电力系统中的设备通常都是长期运行的,其安全问题是不可避免的,任何一种设备出现故障都会对电网造成很大的影响。因此,电力公司必须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体系,并对其进行定期的维修。许多厂家为了节省成本,只追求经济利益,忽略了这一点,不及时更换老的设备,不愿意在设备维修上投入太多的钱,造成了设备不符合国家的规定,造成了更大的损失。要加强对电网设备的维修,及时更新老设备,保证电网的正常运行,防止电网安全事故。

3.2安全管理不到位

电力系统的安全管理,是保证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并能及时发现故障,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保证电网的稳定运行。但是,在实际工作中,部分变电站不能有效地进行安全管理,对自己的工作职责不了解,管理体系不健全,不利于变电的安全生产。

3.3操作人员技术水平不足

员工是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操作技术将直接关系到电网的运行安全。在实际运行中,电力系统的运行复杂,对操作人员的技术要求也很高。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有些操作人员常常根据自己的经验来做相应的工作,常常为了节约时间而不按规程进行操作,而且在某些操作上也不能及时、准确地处理,常常会发生违规操作,严重的话会危及生命。

3.4检修模式缺乏科学性

当前大部分电网采用的是计划性检修模式,但许多因素都会影响到检修工作,造成检修模式落后、检修强度低、检修频率低。而且为了保证电网的正常运转,有些电力公司会频繁地更换新的设备,这不仅会严重影响到设备的正常运转,还会造成更多的人员伤亡。这种非常规的维护方式对电网的安全运行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4电力系统变电运维安全管理及设备维护的优化措施

4.1增强安全管理意识

在电网的运行中,要想顺利地进行安全管理,就必须注意预防潜在的危险,提高安全管理的意识,以便能够及时地解决各种问题。在进行电力市场调控时,要有系统地分析各类安全风险,建立清晰的风险预防体系,加强各环节的防范意识,根据不同的网络节点,制定相应的预防对策。只有如此,我们才能全面把握电网运行过程中的薄弱环节,并为今后的风险预防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提高安全管理意识:①加强信息收集,对工程实施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全面的分析,做到准确、准确、完整;②要设计合理的风险预测逻辑,在实际操作中,风险评价方法直接影响到评价的实施,所以必须要根据实际情况,利用自己的经验,选择一种科学、合理的方法来进行风险评价。

4.2落实安全管理制度

为了保证变电站运维工作的顺利进行,并严格执行相应的规范和制度,必须在实际生产、维护过程中,全面落实好相关责任机制,让工作人员在工作中明确自身的工作范围和具体标准。首先,变电站的安全负责人要亲自监督员工的工作,并对他们的工作进行安全评价,这样才能保证变电站运行的科学性。其次,对日常运行中的电力系统运行维护工作进行了总结与分析;针对电网运行中出现的各类故障、隐患问题,要立即与有关部门取得联系,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整改,确保整个运维工作的正常进行。

4.3安全信息化管理技术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飞速发展,尤其是计算机的自动控制技术,使各行各业都朝着信息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在电网运行维护中,技术支持是电力系统运行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电力系统整体稳定运行的关键。当前电网的变电站维护工作,建设安全信息化技术平台,可以更有效地收集各类电力系统的运行数据,并对相关的管理措施进行检验,并总结出一些有代表性的管理经验。把管理经验和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技术支持系统得到更好的发展和优化。比如目前的巡逻车,在使用中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形成了一份报告,由工作人员对机器人的检查进行记录,并将其反馈给工作人员。从整体上讲,机器人巡检的点位并不能完全覆盖,可见光巡检的准确性还需要进一步的改进。

4.4设备的高效率维护

在整个电网的运行维护中,要对电网内的各类设备进行定期的检查,并根据具体的情况,对其进行针对性的维修。一旦有关设备发生故障,就必须采取有针对性的方法来解决马。只有这样,才能防止电力系统在运行的时候,因为设备的问题,而造成电力系统的瘫痪。比如,在维修晶体管的时候,就会对各种问题进行全方位的检查,在对壁管进行检查的同时,还必须对各个部位进行检查,确保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相应的处理。

结语:

总之,随着新时期的到来,我国电网的供电需求越来越大,电网结构也越来越复杂,对电网的稳定运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分析了当前变电站运维安全管理与设备维护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优化与改善措施,将信息化技术与变电站的信息化、智能化相结合,确保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参考文献:

[1]薛明霞.电力系统变电运维安全管理与设备维护[J].设备管理与维修,2017(19):29-30.DOI:10.16621/j.cnki.issn1001-0599.2017.12D.16.

[2]付东明.变电运维安全管理措施研究[J].黑龙江科学,2017,8(24):98-99.

[3]孙乐.电力系统变电运维安全管理及设备维护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7(22):125-126.DOI:10.13612/j.cnki.cntp.2017.22.078.

[4]易瑞华,钟树彬,尹自力.电力系统变电运维安全管理与设备维护的措施[J].通讯世界,2017(11):218-219.

[5]江燕.电力系统的变电运行安全管理与设备维护[J].企业技术开发,2016,35(17):98-99.

[6]多小玲,包旺宁.电力系统变电运维安全管理与设备维护[J].电子制作,2015(05):243.DOI:10.16589/j.cnki.cn11-3571/tn.2015.05.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