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是脑内动脉闭塞、狭窄或出血导致脑血液循环功能障碍的一种脑血管疾病,有数据统计,脑卒中的致残率高达83%以上,其中偏瘫是较为常见的功能障碍。脑卒中偏瘫的发生不仅会降低患者的自理能力,还会明显增加社会和家庭负担,因此,积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干预至关重要。近年来,早期康复护理在缓解脑卒中后遗症、促进患者功能恢复方面取得一定进展。本研究以8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分对象,进一步分析了早期康复护理的应用价值,现报告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选取中国贵航集团302医院2020年 1 月—2018 年 12 月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共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各例。对照组:男 25例,女15 例;年龄 50~75 岁,平均年龄(61.8±4.4)岁;脑梗死25例,脑出血 10 例。观察组:男24例,女16例;年龄 50~76 岁,平均年龄(62.0±4.1)岁;脑梗死 34 例,脑出血 11 例。2 组一般资料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
2.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方法。给予患者控制颅内压、血压、血糖等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及护理。指导其进行康复训练 , 适当给予一些心理辅导、健康教育等。康复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早期康复护理方法 , 其护理要点包括 :①早期心理干预 :入院的患者极有可能会因为自身病情产生各种负性情绪和心理压力 , 所以对患者给予积极的心理疏导是十分必要的, 对患者可能存在的焦虑、绝望、担忧等心理问题护理人员需要进行科学的引导和安抚 , 逐步减低其负面情绪。比如与患者进行亲切交流与沟通 , 或者向患者介绍一些康复成功的案例都是很好的方法。主动向患者告知此类疾病的治疗方法和可能产生的并发症 , 以及相应的护理措施 , 能够帮助患者建立起对治疗和护理的信心 , 有利于提高他们对治疗和护理的配合度与依从性 , 促使他们在能自主的参加到康复工作中。 ②进行早期对患者吞咽功能康复训练 :训练内容包括早期伸舌训练、鼓腮训练以及咀嚼功能训练和吞咽训练 , 在这个训练的过程之中要搭配合理的进食 ,以避免发生呼吸道阻塞现象,引起患者窒息。③早期肢体功能康复训练:待病情稳定后 , 根据患者自身的患病情况和康复情况 , 对运动方式和运动量进行适当调整 , 其运动内容有 :关节外展、外旋以及屈曲运动等 , 运动 2~3 次 /d, 20~30 min/ 次为宜 , 运动期间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比如指导患者床上坐位平衡训练 , 逐渐进行站立平衡、行走训练等。
表 1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护理前后 NIHSS 评分
表二两组患者护理前后Barthel 指数
二、讨论
对于出现一侧肢体瘫痪或失语的脑卒中患者而言,尽早进行康复护理,一方面诱导病变肢体进行主动锻炼,另一方面抑制肌肉张力异常增高,可以最大限度地促使肢体运动功能有效恢复。因此,早期康复护理的实施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及生活自理能力的改善十分重要。早期康复护理是脑卒中患者处于恢复期时进行的护理干预,通过指导患者进行肢体功能锻炼、日常生活训练及语言功能训练,可以帮助其逐渐恢复肢体功能及语言功能,并有助于患者日常自理能力的有效提高。其中,肢体功能锻炼利用主、被动运动改善患者的肌力及肢体耐受力,能够逐步恢复肢体功能;日常生活训练运用生活中一些精细活动的训练强化肢体功能,可使患者熟练掌握自我护理技巧,有利于提升生活自理能力;语言功能训练是针对存在失语症状的患者进行的康复护理,遵循循序渐进原则,采取多种手段帮助患者恢复语言功能,是增强康复信心并融入社会的一个重要条件。此外,按摩患侧肢体,通过对肌肉及神经组织的刺激可以进一步促进患侧肢体功能的恢复。
综上所述,对于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护理而言,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可以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其次对于增强患者神经功能、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的提高是有成效的,由此可见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郭敏.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9,26(20):128.
[2] 商中林.早期综合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的影响[J/CD].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8,6(30):139.
[3]贾红艳 . 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 . 国际护理学杂志 , 2018, 37(17):2405-2407.
[4]王淼 , 孟静 . 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效果观察 . 饮食保健 , 2017, 4(20):246.
[5]张佩霞,王清芬 . 早期护理干预对脑梗死偏瘫患者遵医行为及康复效果的影响 [J]. 首都食品与医药,2019,26(11):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