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融合探究

晏小平

江西省上高县徐市中学,336412

摘要: 进入信息化教育时代以后,教师们不仅需要转变个人的教育理念,完善课程教学方案,还要注重学习信息技术操作技巧,通过不断探索和创新将其与学科教学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构建全新的育人格局,以便进一步优化教学结构,真正落实高效教学、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目标。为此,新时期的初中数学教师应当立足本职工作,基于已有的教学经验,以先进的理念为导向,积极探索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的融合策略。
关键词: 信息技术;初中数学;融合策略
DOI:10.12721/ccn.2024.157285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融合教学不是单纯的“1+1=2”,而是为了起到“1+1>2”的效果,这就需要教师在研究信息技术与教学工作的融合策略时,更加准确地把握学科本质,从学生的终身发展需求入手,在合适的时机、用合适的方法构建信息化教学氛围,以减轻学生压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质量。具体到初中数学课程中,教师应当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明确教学中存在的“痛点”,然后在现有基础上展开创新,发挥信息技术优化教学内容和各个教学环节,以此推动学生不断进步。

一、依托信息技术运用几何画板突破重难点

初中数学的抽象性更强,难度也更大,为了让学生准确地理解和吸收,教师可以灵活运用信息技术,通过开发其几何画板功能来呈现更加直观和生动的教学内容,便于学生形成感性认知,实现有效学习的目的。例如,在讲授《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一节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利用几何画板,依据对应的二次函数式来演示二次函数图象的绘制过程,让学生通过直观画面明确数与形的关系,并经过观察之后概括出二次函数图象的性质。当学生基本掌握相关知识后,教师可以将流程反过来,运用几何画板先展示图象,给出部分数据,让学生依据图中已有的信息推导出对应的二次函数式,以此考查他们活用知识的能力。有了几何画板的帮助,教师讲课的过程会更加生动和直观,学生获取知识的方式也更加立体和多元,有利于顺利突破重难点,提高学生学习质量。

二、发挥信息技术优势组织翻转课堂教学活动

初中学生已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所以教师可以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来组织翻转课堂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加广阔的自主发展空间,促进其思维水平和创新能力的发展。例如,教师可根据《相似三角形》一节的要点,提前运用信息技术发布预习任务,要求学生联系学过的知识分析教材中的理论要点,总结学习成果,之后在课上使用信息技术出示设置好的检测题,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运用课下学习所得展开讨论,思考三角形相似的必要条件,并进行组合、验证,通过反复分析得出最终结论,再于班级中分享和交流。此时,每个学生都是学习的主体,每个人都有表达个人学习思路、分享学习方法的机会,每个人也都有学习和借鉴他人优秀经验的平台,有助于促进其思维碰撞,丰富学生自主学习的成果,潜移默化地提高其数学素养。

三、运用信息技术拓展教学资源丰富学生认知

学生学习知识的根本目的在于解决各种现实问题,而课堂时间往往是有限的,很难满足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求。这就需要初中数学教师运用信息技术组织拓展教学活动,以丰富的课外资源充实课堂,让学生多维度探究和理解知识,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例如,在指导学生学习《勾股定理》一章时,教师可以用信息技术补充我国古代数学著作中与“勾股定理”有关的素材,让学生了解古代数学家研究该问题的思路和使用的方法,也可以补充历年中考试卷中相关的练习题,还可以结合现实生活中用到了该定理的场景设计新问题,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展开分析,以此增强学生探究数学知识的兴趣,不断完善其数学思维。 

四、借助信息技术优化实践活动巩固教学成果

实践是检验学生学习成果、促使学生全面理解所学知识的重要途径,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来优化实践教学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多自主操作的机会,有效巩固教学成果。例如,讲完《直方图》部分的内容以后,数学教师就可以播放视频演示利用计算机画不同类型统计图的方法,让学生认真观看,记忆操作流程,且可以为学生解析不同操作步骤的原理。之后,学生可以根据教师给出的统计数据,确定要绘制的统计图类型之后,到讲台上运用多媒体进行实践操作,此时其他同学可以观察和思考,记录演示同学操作过程中的优势,也可以主动上讲台根据个人理解进行操作展示,有助于在实践氛围中调动学生参与兴趣,帮助他们更加有效地复习和巩固知识。

结束语:

总而言之,信息技术在教育行业的应用途径越来越广泛,衍生出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也越来越丰富,这都为教学改革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作为新时期的初中数学教师,应当具备革新思维,深入钻研课程本质和信息技术的应用优势,挖掘二者的结合点,以科学的理念和方案推进数学教学工作的高效进行,以便全方位落实核心素养理念,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欢欢.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深度融合的研究[J].智力,2023(23):45-48.

[2]荣盼,杨丽萍.浅析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的深度融合[J].中国新通信,2023,25(08):197-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