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能源互联网背景下电力储能技术发展问题研究

曹策

中国电力工程有限公司,北京,100000

摘要: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新能源产业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占据的地位越来越高。为了保证新能源能够和可再生能源进行全面融合,需要对电力储能技术进行全面分析,进而保证在智能电网和能源互联网的建设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挥电力储能技术的应用价值。基于此,本文则通过分析电力储能技术的相关内容,探究其在能源互联网背景下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能源互联网;电力储能技术;发展
DOI:10.12721/ccn.2023.157283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引言:通过对新能源电力系统的储能技术进行全面分析发现,其主要包含了物理储能技术、化学储能技术以及相变和电磁储能技术等不同的类型,不同类型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具有各自的特点,所以需要对能源的转化效率进行全面的分析,并且明确其最大的储能容量。通过加强对各类技术性能的研究力度,保证各类储能技术能够进行全面的融合,进而充分发挥储能作用。电能可以通过相关方式转化为机械能、化学能以及其他形式的能源,进而达到储存的目的,所以在转化过程中必须要完成相应的分类,并且要明确其具体的转化方法和转化流程。

一、电力储能技术相关内容分析

在能源互联网背景下,电力储能技术主要包含了以下几种,第1种是热存储技术,在针对能源进行存储的过程中,需要采取合理的存储方式,进而保证相关能源的存储效率能够得到显著提升,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通过热存储技术还可以利用各种材料的相变,完成能量的吸收和释放过程,进而可以达到能量存储的目的。热存储技术的温度变化相对较为稳定,并且能量的存储密度也相对较大。通过调查研究分析发现,热存储技术的应用价值相对较高,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通过太阳能装置可以完成相关能量的存储过程,并且还可以将太阳能和电能进行全面的转化,通过热存储技术可以充分的发挥太阳能量的作用,并且可以使整体的能量供应稳定性得到显著提升。在能源生产和利用的过程中可以实现无污染,其次在新的能源生产过程中利用热存储技术还可以有效的弥补在新能源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不足,进而可以使热单元的灵活性得到显著提升,增加能源的存储效率和存储能力。

第2种是电动汽车,目前也充分体现了电力储能技术的应用优势,通过电动汽车的使用可以使电能的存储技术发展方向更加明确,利用不同能量方式和交通网络进行全面的结合,可以促进电动汽车行业的不断发展,并且也可以使电力储能技术和商业发展进行全面的结合,进而促进了我国电网的稳定运行和发展。电动汽车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可以保证汽车行业与电网行业能够进行全面的互动,既减少了电网的压力,又能够使能量储存装置的应用效率得到显著提升,通过对能量进行全面的控制和管理,可以使电能的储存质量得到全面的改善,进而充分发挥电力储能技术的应用价值。

第3种为电化学存储技术,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在针对电能进行存储的过程中,电化学存储技术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并且能够快速的响应其需要存储的相关能量需求,通过对电化学储能技术进行全面分析,技术人员可以明确电网频率的调整过程,并且要对配电网的使用进行全面的控制和分析,进而保证可以为电网的运行提供更加可靠的能源。在能源互联网的背景下,对电热化学储能工艺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并且发现其整体的运行速度相对较快,并且在电网中的服务质量也相对较高,整体的服务效率较强。电化学储能工艺在我国应用的时间相对较短,所以需要在能源互联网的背景下对其进行全面的分析,并且明确电化学储能供应存在的巨大潜力。

二、能源互联网背景下电力储能技术发展分析

1.协同调度技术应用分析

当前在能源互联网背景下,电力储能技术受到人们的关注度越来越高,通过对可再生能源进行全面的研发和使用,不仅可以提高我国不可再生能源的保护效率,还可以增加能源的使用量,为提升国民的生产生活水平奠定良好的基础。能源互联网在实际构建的过程中,必须要加大对可再生能源的关注度,并且要提高各类能源的使用效率,相关技术人员应该使用协同调度技术对各种不同类型的能源进行全面的规划和分析,并且要对开采过程进行合理的规划,进而保证可再生能源的协同调度效果能够得到显著提升,增加可再生能源的使用效率。在进行规划的过程中应该对储能工艺进行全面的分析,并且要选择合理的储能技术,尤其是要事先明确电力储能的相关容量数据,通过对各项数据进行全面的整合,进而增加电力资源的协调效率,保证各项资源能够实现最高效的配置。同时在能源互联网的背景下还要保证能源调度效率能够得到显著提升,相关技术人员必须要收集更多的能源数据进而为电力储能系统的使用容量提升以及调峰调频工作,提供更多的理论依据,达到跨区域能源调配的目的。利用协同调度技术,不仅可以节省相关能源的使用率,还可以增加不同区域以及不同类型能源的协调力度,进而为促进我国电力储能技术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能量调度技术应用分析

在能源互联网的背景下,需要对电力能源进行全面的分析,并且要保证电力能源的主要来源,明确电力能源在使用过程中的相关特点,通过对能源互联网的具体工作进行全面分析,发现其复杂程度相对较高,所以必须要对能源储能设备进行全面的分析,并且要保证使用即插即用的方式,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为了避免对相关机械设备的操作过程造成影响,使设备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产生故障,需要对电力能源的存储过程进行全面的优化,并且要保证能源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能够通过合理的调度提高整体的使用效率,避免对机械设备的运行产生阻碍。同时通过对电力能源流进行全面的分析,应该明确能源流的具体路径,并且要加强对电力能源使用过程中的监测和控制力度,进而保证电力能源设备的相关功能均可以保持在正常的使用状态中。在针对调度模型进行分析时,技术人员必须要不断优化电力能源系统的供应模式,进而保证相关设备运行效率可以得到显著提升。

3.储能协调配置技术分析

电力储能工艺的主要要求是能够在能源互联网的背景下,对各种不同的能量进行全面的转换,并且通过集成化的设计,提高能量储存效率和能量的使用效率,因此则需要技术人员不断的优化与电力能源系统有关的各项评估指标,并且要保证能够使电力能源的能量消耗标准不断提升,同时要达到相关企业要求的经济性标准,技术人员还应该在电力系统优化的过程中,将经济指标作为其主要的优化中心,进而提高电力系统应用价值产生更多的经济效益。同时技术人员在电力能源供应和管控的过程中,还应该对其工作频率以及电压等相关参数进行合理的调节,进而保证设备的运行稳定性能够得到显著提升。在针对能源价格机制进行全面分析时,必须要避免出现不必要的浪费问题,尤其是在能源交易的过程中,要对价格进行全面的控制,充分考虑到网络运行及能源优化过程中的管理需求,结合市场实际情况,对电力储能效果进行全面分析。

结束语

综上所述,现阶段在针对能源互联网背景下,电力储能技术进行全面分析时发现,其必须要向能源协调以及经济节约的方向发展,进而保证电力储能技术的应用价值得到显著提升,充分发挥电力储能技术在相关领域中的应用效果。

参考文献:

[1]叶书雄.基于能源互联网背景刍议电力储能技术发展问题[J].新型工业化,2022,(04):250-253.

[2]聂光辉.基于能源互联网背景下的电力储能技术研究与展望[J].中阿科技论坛(中英文),2021,(10):111-113.

[3]李宇飞.能源互联网视域下电力储能问题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21,(23):90-92.

[4]柴雯,吴明锋,杨姝.能源互联网背景下电力储能技术发展问题研究[J].山西电力,2021,(02):36-39.

[5]韩伟,彭玉丰,严海娟.能源互联网背景下的电力储能技术展望[J].电气技术与经济,2020,(05):11-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