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理论下降肛周脓肿称之为肛痈,即肛门组织感染导致的脓肿,逐步进展为肛瘘(肛管直肠瘘),中医将其称为漏疮。而在致病诱因思考中,长期食用膏粱厚味、辛辣类食物是导致该病的关键,逐步进展为湿热内蕴和郁儿化火,长此以往必将导致痈毒破溃、脓水等状况,对机体生活质量及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1]。抽取2018.05至2020.03时期内诊疗的肛周脓肿患者共75例,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抽取2018.05至2020.03时期内诊疗的肛周脓肿患者共75例,划分为常规组(37例)和中医组(38例)。常规组患者中,男女比例为19:18;年龄高值为58岁,低值为20岁,中间值为(38.5±3.5)岁。中医组患者中,男女比例为20:18;年龄高值为59岁,低值为22岁,中间值为(38.1±3.7)岁。数据比较无意义(P>0.05)。
1.2方法
患者均采取手术切除治疗,但常规组联合术后常规护理,即术后24h要求患者卧床静养,详细评估切口敷料是否存在渗血和渗液现象,预防术后原发性出血;减少患者活动量,保持休息充足,禁止久蹲久坐;保持室内空气畅通,通风换气;常规抗炎、止血、疼痛等护理[2]。中医组联合术后中医特色护理,详细为:
(1)用药护理。术后次日可指导患者服用清热祛毒汤剂,方剂为地榆20g;槐花、连翘、金银花各15g;川芎、黄柏、紫花地丁和黄芪、赤芍、败酱草、天花粉各10g;皂角刺、甘草各5g。水煎煮取药汁,早晚各1次,1日1剂,连续服药2周,且保持饮食清淡。(2)饮食护理。术后1-3天告知患者可进食半流食,多饮水,可增加凉性食物的摄入,以此起到清热泻火、解毒利水的效果。常见凉性食物为鸭肉、竹笋和莲藕、冬瓜、芦笋等;禁食温燥伤阴类食物,常见羊肉、狗肉和生姜、辣椒及猪肝等。(3)排便护理。术后24h限制排便,但超过24h应预防便秘;便后可借助清热透脓散,将其置于100℃沸水(1500-2000ml)内予以浸泡,待水温处于37℃时坐浴,约为10-20min,且评估伤口状况及时换药,直至切口愈合;要求患者时刻保持肛周卫生清洁[3]。
1.3 观察指标
①对比患者总有效率。若为治愈,表明患者肛周脓肿症状表现、体征表现彻底消失,切口愈合良好;若为有效,表明患者肛周脓肿症状表现、体征表现出现好转,切口范围减小;若为无效,表明患者各项指标未达到上述标准。②对比患者疼痛消失时间及创面愈合时间[4]。
1.4 统计学方法
通过统计学软件SPSS 22.0,对本课题数据进行处理。总有效率等计数资料用%表示,组间数据以检验;疼痛消失时间、创面愈合时间等计量资料用表示,组间数据以检验。P<0.05证明数据比较有意义。
2、结果
2.1 对比患者总有效率
常规组总有效率为78.38%,中医组为94.74%,数据比较有意义(P<0.05),见表1。
表1对比患者总有效率[n、%]2.2 对比患者疼痛消失时间及创面愈合时间
中医组疼痛消失时间、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常规组,数据比较有意义(P<0.05),见表2。
表2对比患者疼痛消失时间及创面愈合时间[n、x̄±s]3、讨论
中医理念中,认为湿热之泄内生是导致肛周那种的关键,金元时期治疗是以“清热燥湿、祛毒、凉血散结、散瘀”等为主导,特别是在配合中药坐浴熏洗的前提下,能够促进气血循环,排除脓溃毒,达到解毒消肿和去腐生肌的功效。以肛周脓肿术后患者为例,倡导中医特色护理干预,能够从用药、饮食、排便等诸多层面护理干预,改善患者躯体状况,加快组织修复,缩短创口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呈现恢复效果佳、经济压力小的优势[5]。本课题可知,常规组总有效率为78.38%,中医组为94.74%,数据比较有意义(P<0.05)。中医组疼痛消失时间、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常规组,数据比较有意义(P<0.05)。
综上,针对肛周脓肿患者,于手术切除的基础上联合中医特色护理模式,既可提高总有效率,还可缩短疼痛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可推广。
参考文献:
[1]孙宏伟.中医护理在肛周脓肿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和VAS评分评价[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0,18(02):130-132.
[2]许秀华,艾丽荣.中医护理干预对肛周脓肿合并糖尿病预后影响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9,22(11):111-112.
[3]白锦,李玲,王蕊,张月姣,佟艳嫱.肛周脓肿合并糖尿病的围术期中医护理方法及效果研究[J].糖尿病新世界,2019,22(09):142-143.
[4]廖力君,吴素冰.中医护理方案在肛周脓肿Ⅰ期根治术配合中药化腐生肌治疗中效果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8,22(36):5183-5184.
[5]马红霞.分析中医护理干预对肛周脓肿术后疼痛的应用效果[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47):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