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耳鸣患者应用中医护理干预对其者睡眠质量的改善分析

毛启碧 曾艳 王敏( 通讯作者)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 646000

摘要: 目的:探讨耳鸣患者采取中医护理,对患者睡眠质量改善效果和影响。方法:取60例耳鸣患者为研究对象,抽签分2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中医护理。结果:两组相比,观察组睡眠质量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护理干预可改善睡眠障碍,缓解症状,消除负面情绪,促进疗效,提升依从性和配合度,值得推广。
关键词: 睡眠质量;耳鸣;中医护理;满意度
DOI:10.12721/ccn.2021.157080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耳鸣为临床耳鼻喉科常见的一种疾病,是指患者听觉系统出现多种疾病且病理变化不同,临床表现为听力下降、耳鸣等症状,长期患病会对患者日常生活造成影响,从而引起焦虑、烦躁等负面情绪,影响依从性和疗效,所以需给予有效护理措施,改善不良情绪[1]。本文选择中医护理模式进行干预,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资料时间:2019年-2020年;取60例耳鸣患者为研究对象,抽签分2组,各30例。对照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40~70岁,平均(63.81±4.42)岁;观察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42~73岁,平均(63.95±4.45)岁;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可对比。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内容:给予患者常规心理、精神、健康教育、饮食等护理措施,监测体征水平,观察睡眠情况,遵医嘱用药,发现异常及时报备。

观察组:采取中医护理,内容:(1)按摩:取患者坐位,平稳呼吸,将掌心贴在两侧耳道口,让外耳道处于封闭状态;将双手放在枕部,食指折叠在中指上方,下滑紧扣在后枕部位,交换双手,实施叩击,先叩击24次,再用双手同时叩击48次;用热水泡脚,按压涌泉穴15分钟;按压耳屏20下,摩擦耳轮10分钟。(2)情志:主动与患者交流,了解内心想法,耐心倾听真实感受,给予针对性心理疏导和鼓励,消除负面情绪,缓解不安感,播放音乐转移注意力,保持积极乐观心态面对治疗。(3)生活指导:秋冬季注意保暖,特别是背部;夏季实施日光浴,不可吹空调;合理运动,增强抵抗力,如散步、慢跑等。(4)辩证食疗:了解患者饮食习惯,制定计划,多食用羊肉、牛肉等温阳食物,不可食用生冷食物,少喝绿茶;气血瘀滞者食用桃仁拌木耳;气血两虚者食用红枣桂圆粥。

1.3 观察指标

(1)评估两组患者睡眠质量情况,采取PSOI评估量表,测评睡眠效率、入睡时间、睡眠质量、日间功能、睡眠时间[2]

(2)统计护理满意度;总满意率=[(很满意例数+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

用SPSS20.0分析数据,计量资料(x̄±s)、计数资料行t检验、x2检验对比。P<0.05为差异显著。

2 结果

2.1 睡眠质量

两组相比,观察组睡眠质量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两组睡眠质量评分对比(x̄±s,分)image.png

2.2护理满意度

两组相比,观察组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n(%)]image.png

3 讨论

耳鸣发病率较高,大部分患者都伴有睡眠障碍,影响耳鸣症状康复,延长患病时长,增加负面情绪,出现恶性循环[3]。目前并未出现耳鸣有效疗法,而是对伴有睡眠障碍者给予基础护理改善不良现象,但常规护理需要提高。

中医护理师从患者角度分析耳鸣与睡眠障碍原由,通过辩证食疗改善患者睡眠障碍,再加以情志护理,改善患者负面情绪,促进早日康复[4]。本文研究表明,观察组满意度、睡眠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中医护理干预可改善睡眠障碍,缓解症状,消除负面情绪,促进疗效,提升依从性和配合度,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蔡红艳. 整体护理干预在耳鸣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探讨[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9, 13(10):228-229.

[2]赵敔辛, 刘琳, 邓芙蓉. 中医护理对耳鸣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分析[J]. 养生保健指南, 2019(11):263.

[3]卢玉冰. 耳鸣患者应用中医护理干预对改善患者睡眠质量改善情况的影响[J]. 名医, 2020(1):209-209.

[4]王涛, 苏群. 中医综合护理对耳鸣患者的负性情绪及临床症状的改善作用探讨[J]. 中国保健营养, 2020,30(21):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