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浅析林业管理中病虫害防治工作的研究策略

孙建飞

山东省淄博市林业保护发展中心,山东淄博,255000

摘要: 加强对森林病虫害的防治,不仅使森林资源得到有效的保护,为现代林业产业的发展提供资源基础,而且还可以改善生态环境,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但在林业管理中,遇到很多病虫害问题,所以防治病虫害就成为主要的研究方向。本文主要阐述了林业管理中,如何防治病虫害问题,用科学的手段消灭有害生物,为林业管理工作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 林业管理;病虫害;防治工作
DOI:10.12721/ccn.2021.157050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林区林业建设对于调节生态平衡、发展林区经济以及维护生物多样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过去,为谋求经济的快速增长,砍伐了大量树木,造成林区生态环境逐渐恶化,林区树木种类越来越少,致使林业病虫害频繁发生。基于此,相关林业管理部门应当大力推进林业生态建设,加强林业病虫害防护,做好营林造林,促进林区植被恢复,从而保证林业自然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森林资源为我国的生产生活提供了大量的原材料与木材,促进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环境保护上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要做好林业管理工作,高质量地管理森林资源。虽然近年来我国的病虫害防治工作有了很大的进步,但仍然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很多防治手段都需进一步完善,要在保证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完成对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一、森林病虫害发生的主要原因

林木在生长过程中不可避免遭到病虫害侵蚀,近年来,森林病虫害发生率较高,探明原因对有效防治发生病虫害,保护森林资源尤为重要。

(一)气候影响

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为害虫的繁殖提供了有利条件,一些不耐寒的害虫可以安全的越冬,次年春季开始大量繁殖,危害林木。

(二)过量人工纯林的营造

为改善脆弱的生态环境,营造了过量的人工林,而且纯林面积比较大,单一的树种生态稳定性比较差,抗病害能力弱,一旦出现病虫害很容易引发大面积的蔓延。

(三)化学农药使用不规范

化学农药可以快速杀灭害虫,同时也会将害虫的天敌杀灭,而且长期使用单一的化学农药会让害虫产生抗药性,杀虫效果会大大降低,会提高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难度。

(四)有害生物防治

有的害虫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强,在恶劣的环境下依然可以繁殖生存,要想彻底根除比较困难。

二、林业管理中病虫害防治方法策略

(一)物理防治法

物理防治的方法就是利用传统的物理工具,采取机械化的防治措施,通过了解病虫害的生活习惯进行防治,最常见的方式就是阻隔、捕杀、涂白、高温、诱杀等等,这是防治病虫害最为安全有效的方法。其中,隔离是通过树胶环、捆毒绳等工具对树干与外界进行一定的隔离,将病虫害阻隔在树干之外,防止其危害树木生长。比如在春季幼虫上树前,在树干上涂上驱虫药剂或者制作捆毒绳消灭幼虫,也可以利用高温环境对有害生物进行消杀,高温操作常见的就是将树木的种子放在烈日下暴晒。诱杀主要是利用病虫害的习性进行诱导消灭,主要操作包括诱杀灯、毒饵等形式,针对不同的病虫害习性设置不同的诱杀方式,比如针对老虎幼虫的捕杀,可以在苗圃中放置彩页进行诱导,用食物引诱幼虫来吃,在食物中加入杀虫剂即可,也可以将诱饵涂抹在树干上,诱杀已经上树的幼虫。对于趋光性较强的害虫可以利用灯光诱杀法,利用火焰的亮度引诱成虫,使其自行飞入火中。涂白主要发生在冬季与夏季,就是将食盐与石灰水按照比例制作成药剂,涂抹在树干的底部,在消灭病虫害的同时可以为树干提供一层保护,保护树干在寒冷天气下不被冻伤,在夏季不被太阳灼伤。对于驱味性的病虫害,可以放置糖醋液进行诱杀。捕杀就是通过防治陷阱进行人工捕杀。

(二)生物防治法

生物防治法主要包括天敌昆虫防治、微生物防治、益鸟防治和生物药剂防治,天敌昆虫防治就是利用自然界的天敌规律,将病虫害的天敌引进林木管理中。鸟类是大部分病虫害的天敌,很多鸟类都是将害虫作为食物,开展益鸟防治工作可以大量节省人力、物力、财力,在选择鸟类饲养中,多数会选择啄木鸟。所以,想要进一步保护林业资源,就要保护这些益鸟的巢穴,可以适当地促进鸟类繁殖,减少病虫害的数量。微生物防治主要是利用细菌和真菌等分泌出来的抗生素进行防治,真菌可以直接寄生在害虫的身体中,对于常见的天牛和马尾松毛虫都有有效的抑制作用。生物药剂防治就是通过植物制作出天然的杀虫剂,常用的生物药剂有抗生素类杀虫剂、昆虫激素类杀虫剂和卫生制剂等,其中绿色威雷、线清乳油的使用率较高。

(三)化学防治法

化学防治法就是利用化学农药对病虫害进行消杀,是林业管理中最为常见的病虫害控制方式,对于化学农药的使用,要根据树木的侵蚀情况合理使用化学农药的剂量。我国常用的杀虫药剂有锐进特、艾弗丁、呲虫啉等等,常用的杀菌剂有托布津、多菌灵,大部分的防治人员都会采用喷雾、放烟、化学拌种等施药方法。但农药的使用会对生态造成一定的破坏,对空气和土壤都会产生污染,所以在使用中要考虑用法用量,合理地喷洒农药。

(四)设置隔离带

森林病虫害一旦发生,如果不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就会在短时间内大面积蔓延。因为多数的害虫是飞虫,具有迁飞和扩散的能力,尤其是在一些风多、风大的地区,借助风力,虫害蔓延更快,加上一些害虫的繁殖速度较快,在短期内就会危害林木。因此,在单一树种较多的区域、珍贵树种造林区要设置隔离带,阻止病虫害的蔓延。隔离带的设置可以将虫害控制在某一区域内,防止其快速蔓延,为护林人员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争取时间。尤其是一些林区的虫害是借助花粉或树叶传播蔓延的,传播速度快,更要设置好隔离带。有些害虫的繁殖能力强,要尽量在其幼虫阶段进行消灭,同时,可以建立网状的隔离带,缩小害虫危害的区域,降低虫害对其它林区的不良影响。

三、结论

森林资源为林业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资源基础,但森林的质量受病虫害影响比较大,一旦发生病虫害,如果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就可能会使森林资源遭受破坏。因此,在森林资源培育过程中,对于森林病虫害的防治要在绿色生态理念下,采用物理防治法、生物防治法、化学防治法、设置隔离带等加强森林病虫害预防预报工作,有利于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提高森林质量。

参考文献:

[1] 赵晓育.积极做好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工作[J].新农业,2020(22):29.

[2] 王丽敏.生态模式下林业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途径[J].乡村科技,2020,11(30):79-80.

[3] 王大晶,李淑仿,孙大赛.林业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及管理措施[J].乡村科技,2020,11(29):7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