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双减”背景下初中历史课堂练习与作业设计的策略探索

季春燕

陕西省汉中市勉县武侯中学,724200

摘要: “双减”政策的核心旨在减轻初中生的课业负担,缓解初中生的课业学习压力,在提升课堂教学效果的同时,优化课后作业的设计。在“减负”政策背景下,历史教师设计历史练习与作业要更加讲究技巧。下面,我就怎样设计初中历史课堂练习、历史作业谈谈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 “双减”;初中历史;作业设计;策略
DOI:10.12721/ccn.2024.157090
基金资助:陕西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双减”背景下初中历史作业设计及应用研究 》课题编号:SGH23Y1696
文章地址:

历史科不同于其他科目,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有许多需要背诵的内容,更有许多需要理解、拓展的知识。这就需要我们教师优化作业设计,让学生有时间、有兴趣地去探索历史问题,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一、“双减”背景下初中历史作业设计的策略

(一)作业布置要有针对性

大范围的布置作业,表面上是在引导学生进行全面学习,而实际上却是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化特点。故教师要更多地提高作业的综合质量,减少作业的总量和时长。

(二)作业布置要结合学情

教师布置作业要更多地结合实际学情,学生的学习情况是设置作业的参考标准,如果学生对于课堂学习内容掌握较好,那么教师就可以多倾向于布置探究类作业,这样就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思考、辨析能力。

(三)作业内容要能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

教师应该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对历史问题进行自主分析,自我探索。布置作业要形式多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精神。如,讲到《百家争鸣》时,老师为学生们讲解了许多春秋战国时期的名人思想,并利用历史事件进行补充教学。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依旧不是很高,所以就给学生们布置了相关作业,让学生回到家后,将孔子、老子、墨子、孟子、韩非等思想家的主张与观点进行综合整理,并上网寻找相关资料,第二天来学校展示自己的整理成果。老师还布置了一项非常有趣的作业,就是让学生模仿这些思想家进行“名言录音”,这项作业需要学生去搜集自己喜欢的思想家的言论,并感悟其思想,这样他们才能够在朗读录音中加入自己的真实思想情感。同时,让同学们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的录音作业,让他们互相欣赏、评价。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不但积累、了解了名人思想家的主张与学说,而且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

二、“双减”背景下初中历史作业设计的具体措施

(一)布置作业要“少”而“精”

1、预习练习设计

(1)预习练习宜“浅”不宜“深”。在历史课堂上,我的预习练习一般在课堂上完成(15分钟左右),题型主要有是填空题、改错题,还有师生互动表格。填空题是最基本的,目的是要学生掌握历史的线索,对历史事件有初步了解。

(2)预习练习实行“分层”设计,不搞“一刀切”。比如辨析改错题,辨别改错题要求历史成绩比较好的学生完成,一般是围绕课本的重、难点出题。

(3)预习练习宜“双向”不宜“单向”。设计时可设计一个表格让学生把预习后不懂的知识点写下来,教师在课上讲解答疑,师生互动。

预习练习分成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填空题预习,培养学生时空观念,每个学生都要完成;第二层次是判断改错,让成绩好的学生完成,培养优生的自学能力,使教师上课更有针对性;第三层次是学生预习留言,让学生写一下预习后疑问,这一层次可让学生选做。

2、巩固性练习的设计

我的历史课巩固性练习一般分为知识点巩固练习和新课巩固练习,主要有以下类型:

(1)、模仿与再现类:这类练习考察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重现,是历史考题中最基础的题目。

例3:中美正式建交于(   )年。

A.1955      B.1971      C.1972      D.1979

(2)拓展与延伸类:拓展与延伸类巩固练习是一种思维训练,这种练习比较灵活、开放,考察学生对知识的分析、归纳和迁移等能力。如:

例4:镐京与商丘的关系是   (    )

A. 王都与郡府               B.都是封国都邑  

B. 王都和封国都邑              D.均为郡府

(二)、作业布置要分层设计

作业设计应该依据课程标准,充分考虑不同学生的个性特征和能力,设计内容、数量、要求和形式各不相同的作业,满足不同学力的学生需求,从而使每一个学生的个性都能得到发展。

例如,学习完《盛唐气象》这课之后,我依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学习能力设计了分层作业:基础性作业(必做题 )、拓展性作业(选做题)和实践创新性作业(选做题)三个层次。基础性作业:主要是巩固本课的基础知识,要求在课堂上用十分钟时间完成;拓展性作业:设计了两道题,1、假设你是一名居住在唐都长安城的唐人,请简单介绍一下你一天的生活。2、绘制《盛唐气象》历史知识思维导图。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做一道,目的是使学生构建史实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表述历史史实的能力 ;实践创新性作业:让学生在网络上搜集并在社团活动中观看纪录片《中国通史》——世界都会长安,目的是创设情境让学生沉浸其中,了解唐朝前期的经济繁荣、民族交往交融情况和开放的社会风气,增强学生对中华文明的认同感,从而树立文化自信,培养爱国情怀。

(三)、布置作业要“活”,形式多样,吸引学生

1.学生感兴趣的开放型作业。如,写名胜古迹的游记,访问革命老人,制作口述历史的视频、参观考察历史博物馆和历史遗址等。这些作业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大部分学生都喜欢。

2.适合学生个性的作业。有些学生对电脑比较感兴趣,我们可以布置“设计历史课件”的作业;对旅游感兴趣的,我们可以布置“写名胜古迹的游记的”作业,等等。让学生发挥自己的专长和个性,允许他们表达不同的见解,例如,访问老人、口述历史类型的作业,可以允许学生写上自己对事件的看法,这有利于启发学生的思维。

3.知识性与体验性相结合:在各类历史作业中,历史故事表演是属于这一类型。我校每周的“课堂展示”活动就是知识性与体验性相结合的活动。这种活动让学生既学习了历史知识,又让学生体验了历史事件的过程,对历史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历史作业的设计必须要符合学情,结合课程内容进行精简、创新。应该让学生通过历史作业,更多的看到历史实践的本质。为了更好地落实“双减”政策,教师要精心设计作业内容,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减负增效,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夏仁贵--《优化作业设计,落实“双减”政策--以历史学科为例》

(2)吴松钦--《“双减”背景下的初中历史单元作业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