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引入乡土史内容,能够增强学生对家乡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桂林地区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地域文化资源,为乡土史教学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一、乡土史教学的重要性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乡土史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这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容易产生共鸣。初中历史教学中引入乡土史,能让学生从熟悉的事物出发去理解历史事件和人物。学生对家乡有着天然的情感连接,当他们了解到家乡的历史文化时,这种情感会进一步加深。通过学习乡土史,学生可以看到历史并不是遥远而抽象的,而是与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这样的学习方式能打破学生对历史的陌生感,激发他们主动探索历史的兴趣。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乡土史资源,引导学生从身边的历史遗迹、传统习俗等方面入手,让学生在了解家乡历史的过程中,逐渐培养对历史学科的热爱,提高学习积极性。
(二)培养学生家国情怀
乡土史作为国家历史的一部分,承载着家乡的发展历程和文化传统。学生通过学习乡土史,能够深入了解家乡的过去,感受家乡人民在历史进程中的奋斗与拼搏。这种对家乡的深入了解会转化为对家乡的热爱,进而增强对国家的认同感。乡土史教学能够让学生明白,家乡的发展是国家发展的一个缩影,国家的繁荣离不开每一个地区的努力。同时,家乡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也能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够体会到中华民族的伟大智慧和创造力,从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深厚的家国情怀。
(三)提高学生综合素养
乡土史教学对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具有重要意义。在历史学科素养方面,学生通过学习乡土史,能够更全面地了解历史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丰富历史知识储备。此外,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和调查研究等活动,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学生在实地观察中学会留意细节,发现历史的痕迹,从而提高对事物的观察力。分析能力也在这个过程中得到锻炼,学生需要对考察和调查中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分析、整理,从中提取有价值的内容,这有助于他们提高逻辑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则体现在学生参与实地考察、撰写调查报告等活动中,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提高综合素质。
二、地域文化视角下初中历史乡土史教学的创新实践
(一)教学内容的整合与拓展
教学内容的整合与拓展是乡土史教学创新的重要方面。从理论上讲,将乡土史资源融入历史教学,可以使历史知识更加丰富、立体。乡土史作为学生身边的历史,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的多样性和复杂性。通过对乡土史的学习,学生可以看到历史不仅仅是书本上的宏大叙事,更是与自己生活息息相关的具体事件。
例如,在讲述中国古代商业发展时,可以引入本地的古商道、古镇等资源,让学生了解古代商业在本地区的发展情况。以桂林地区为例,在讲述中国古代水利工程时,可以引入灵渠。灵渠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运河之一,有着重要的历史价值。灵渠的修建连接了湘江和漓江,促进了地区间的经济交流和文化传播。可以组织学生实地参观灵渠,让他们观察灵渠的结构和设计,了解古人的智慧和创造力。在参观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灵渠的修建对桂林地区乃至整个中国南方地区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二)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创新
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理论上,采用实地考察、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方法,可以让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实地考察可以让学生亲身体验历史的氛围,增强对历史的感性认识;角色扮演可以让学生深入理解历史人物的思想和行为;小组讨论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例如,在讲述桂林地区的抗战历史时,可以精心组织学生进行一次意义深远的实地考察,前往八路军桂林办事处旧址等抗战遗址。在参观过程中,教师可以生动地为学生讲解抗战时期桂林所具有的重要地位和发挥的关键作用。让学生了解到桂林作为抗战文化名城,汇聚了众多爱国志士,他们在这里积极开展抗日宣传活动,为抗战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也让学生知晓桂林人民在抗战中的英勇事迹,如踊跃参军、支援前线、保护抗战遗址等。回到课堂后,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热烈的小组讨论。让他们分享自己在参观过程中的深刻感受,探讨抗战精神的内涵和意义。学生们可以从不同角度发表自己的见解,有的可能会谈到坚韧不拔的意志,有的会提到团结一心的力量。还可以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抗战时期的历史场景,如八路军与日军的激烈战斗、群众的抗日活动等。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抗战历史,仿佛置身于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深刻体会到抗战的艰难与伟大,进一步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和历史责任感。
(三)教学评价的多元化构建
多元化的教学评价体系能够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理论上,教学评价应该包括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既要评价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也要评价学生的能力和素养。评价方式可以采用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小组互评等多种方式相结合。
例如,在进行桂林地区乡土史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完成一份关于桂林历史文化的调查报告。在评价学生的调查报告时,可以从报告的内容、结构、语言表达等方面进行评价,同时也可以考虑学生在调查过程中的表现,如是否积极参与、是否具有合作精神等。还可以让学生进行自评和小组互评,让学生在评价他人的同时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提高自我认知和评价能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地域文化视角下的初中历史乡土史教学,是一种创新的教学模式。通过整合桂林地区的乡土史资源,突出地域文化特色,采用创新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文化自信,提高初中历史教学质量。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不断探索和创新,充分发挥乡土史教学的优势,为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唐远超.乡土历史文化资源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反思[J].东西南北:教育,2020(16):0103-0103.
[2]韩素琴.初中乡土史教学开发实践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23-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