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观察活血化瘀类中药汤剂辅治中风后遗症的临床效果

黄森仲

贵州省六盘水市第二人民医院,贵州六枝,553403

摘要: 探讨活血化瘀类中药汤剂辅治中风后遗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定本院于2017年5月到2019年8月收诊的96例中风后遗症患者,等距抽样法分为对照组(西药治疗,48例)与观察组(自拟活血化瘀类中药汤剂+西药治疗,48例)2组,比较2组中风后遗症患者的椎动脉血流量、血流速度、动态阻抗、外周阻力,特性阻抗。结果:观察组中风后遗症患者的椎动脉血流量、血流速度、动态阻抗、外周阻力,特性阻抗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自拟活血化瘀类中药汤剂后,可提升中风后遗症患者的椎动脉血流量、血流速度,改善患者的动态阻抗、外周阻力及特性阻抗(脑血管),值得使用推广。
关键词: 中风后遗症;中药汤剂;活血化瘀类
DOI:10.12721/ccn.2021.157069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前言:中风多与脑部血液供应障碍有关,发病后会对人体健康造成极大危害,虽该病患者经规范、科学的治疗后,其生命可得到延续,但遗留认知障碍、语言障碍、偏瘫等病症的几率极大[1],仍需做好后续对症治疗的工作。各大医疗机构近期以活血化瘀类中药汤剂联合西药辅助治疗中风后遗症患者居多,可化瘀开窍、通经活络,协同作用明显。为了解自拟活血化瘀类中药汤剂的确切效用,表述如下。

1 资料/方法

1.1基础资料

选定本院于2017.05.24-2019.08.20期间收诊的中风后遗症患者96例,等距抽样法分对照(西药治疗)、观察(自拟活血化瘀类中药汤剂+西药治疗)2组,各48例。入选标准:⑴均符合中风后遗症标准,已完成知情同意书的签署流程。⑵临床未缺失相关病例资料。排除标准:⑴存在抑郁症病史或罹患严重骨关节病。⑵脑出血或蛛网膜下腔出血。观察组中,18例女性,30例男性;年龄65岁-87岁,均值(73.41±5.62)岁;对照组中,17例女性,31例男性;年龄64岁-89岁,均值(73.72±5.48)岁。比较以上资料,P>0.05:组间无差异。

1.2方法

对照组,予以甲钴胺片(批准文号:H20031126;厂家:华北制药公司)、阿司匹林(批准文号:H35021527;厂家:灵源药业)行口服用药,前者日用三次,单次0.5mg;后者日用一次,单次0.1g。用药周期为一个月。

观察组,上述基础用自拟活血化瘀类中药汤剂,方法:组成包括3g蜈蚣、3g水蛭、3g全蝎、10g桂枝、15g桑寄生、15g牛膝、15g桃仁、15g红花、15g黄精、15g地龙、15g牡丹参、15g熟地黄、15g赤芍、15g川芎、15g石菖蒲、20g当归,60g黄芪。若患者并发肢体偏瘫,需加入30g鸡血藤;若患者并发语言障碍,需加入10g远志。水煎口服,日服一剂,分两次进行(早、晚各100mL)。用药周期为一个月。

1.3 观察指标

评测分析2组中风后遗症患者的椎动脉血流量、血流速度、动态阻抗、外周阻力,特性阻抗。

动态阻抗:指代患者脑血管的调节能力;外周阻力:指代患者脑血管的通畅情况;特性阻抗:指代患者脑血管的弹性。

1.4统计学处理

以SPSS 21.0软件处理,文中计量资料,两组中风后遗症患者的椎动脉血流量、血流速度、动态阻抗、外周阻力,特性阻抗用“”(t检验)显示;P<0.05:组间有差异。

2. 结果

2.1比较2组中风后遗症患者的椎动脉血流量与血流速度详情

观察组中风后遗症患者的椎动脉血流量(279.52±45.92)mL/min、血流速度(16.58±1.15)cm/s均高于对照组(P<0.05)。如下表。

表1.对比2组中风后遗症患者的椎动脉血流量与血流速度详情截图1737008517.png2.2比较2组中风后遗症患者的脑血管动态阻抗、外周阻力及特性阻抗详情

观察组中风后遗症患者的动态阻抗(571.58±43.13)Pa*s*mL-1、特性阻抗(8.78±0.62)Pa*s*mL-1均高于对照组,外周阻力(1814.90±174.37)Pa*s*mL-1低于对照组(P<0.05)。如下表。

表2.对比2组中风后遗症患者的脑血管动态阻抗、外周阻力及特性阻抗详情(Pa*s*mL-1截图1737008563.png3.讨论

临床上,导致患者发生中风的因素可能与糖尿病、食盐摄入量、肥胖、饮水水质、饮酒、吸烟、遗传及心脏病等有关[2],该病致残率高,治疗结束后易有导致患者罹患失语症、肢体偏瘫等后遗症的风险。各大医疗机构以往以甲钴胺片、阿司匹林等药物对中风后遗症患者进行治疗较多,可帮助患者避免神经细胞损伤,改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促进患者脑组织功能恢复,但整体疗效相对不高。祖国医学认为中风的病机多与脑窍雍塞、脉阻血瘀及元气亏虚有关,应以活血化瘀、通阳化气为治疗原则。故近期联合自拟活血化瘀类中药汤剂辅助诊治该病患者更多,方中蜈蚣具有消肿止痛的功效;水蛭具有活血散瘀的功效;全蝎具有通经活络、攻毒散结的功效;桂枝具有祛风通络的功效;桑寄生具有舒筋活络、养血散热的功效;牛膝具有舒筋活血的功效;桃仁具有活血散结的功效;红花具有化瘀止痛、活血痛经的功效;黄精具有补气益肾的功效;地龙具有化瘀通络的功效;丹参具有理气止痛、活血化瘀的功效;熟地黄具有补血养阴的功效;赤芍具有化瘀散结、清热凉血的功效;川芎具有祛风止痛、活血行气的功效;石菖蒲具有理气活血、开窍豁痰的功效;当归具有补血活血、通经活络的功效;黄芪具有补气升阳的功效。合用可奏化瘀开窍、行气通络之功[3],联合诊治后疗效显著提升。如表1-2,观察组中风后遗症患者的椎动脉血流量、血流速度、动态阻抗、外周阻力,特性阻抗均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得,中风后遗症患者应用自拟活血化瘀类中药汤剂,可对其脑血液循环、血液黏稠性进行改善,减轻其后遗症,推广意义明显。

【参考文献】:

[1]蒙麦侠,陈志永,陈瑞明,杨智峰,张小丽.马海治瘫胶囊治疗脑中风后遗症的作用机理研究[J].四川中医,2018,36(06):82-84.

[2]黎杰,何振雄,伍忠荣.腹针联合足底反射区按摩治疗缺血性中风后遗症临床研究[J].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18(05):102-104.

[3]刘晓枫,刘广玉,王海瑞,毕春玉,于华芸.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探析中风后遗症方剂组方规律[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5,17(10):2156-2161.